渭南高新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

2024-03-11 06:20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渭南高新区营商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1988 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承载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渭南高新区应运而生。36 年来,渭南高新区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从起步之初3.5平方公里的阡陌郊区,扩容到现在201 平方公里发展版图,在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接续奋斗中蝶变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绘就了一幅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3 年以来,渭南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工作安排,主动对标“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持续抓改革、谋发展、促投资、重创新、优环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后劲勃发。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

市场经济可谓“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渭南高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升,不断完善区内水、电、气、热、讯等基础设施,提升金融、保险、商住、会展、中介等服务功能,扩大优质教育医疗及职业技术人才资源供给。

尤其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牢固树立“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理念,着眼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厚植市场主体成长沃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搭建中创高科云谷、中创CBD 金融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区中园”“园中园”产业新载体,全力改善投资“硬环境”。创新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企业驿站和政务服务“楼小二”、建立政企“早餐会”制度、推行涉企检查“备案+一次告知”制度、强化银企联动实现“信用+金融”双向赋能等持续提升服务“软环境”,做到围墙内的事企业做主、围墙外的事保姆式帮办代办。

企业发展哪里有问题,创新服务就到哪里。2023 年以来,渭南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将为民理念贯穿政务服务便利化全过程,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堵点,用足用活“容缺审批+承诺制+并联审批”模式,以清单方式列明可容缺事项,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提速项目落地实施,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提速增效。2023 年10月25 日,在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由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的渭南高新区首宗工业用地“标准地+带方案”出让网上拍卖竞拍成功。推行这一模式后,企业拿地即可同步申请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大大缩减审批时间,节约企业成本。

此外,高新区还设立“企业服务110”热线、推行“政企早餐会”制度、建立“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督考问效”机制、搭建政企沟通服务“直通车”……在迭代优化营商环境的全新赛道上,渭南高新区立足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用“放大镜”扫描服务环节,用“绣花针”织补漏洞缺口,用真情常态化入企服务,向各企业传递政策利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实现精准对接重点或规上企业,为企业拓展市场搭台,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投资兴业沃土,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强磁场”。

构筑创新高地,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创新是高新区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牢记习总书记来陕考察“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殷殷嘱托,科学谋划发展方向,精准把握产业布局,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沃土”上深耕细作,培育形成“以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其他新兴产业为支撑”的“4+N”现代产业矩阵。

借势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高新区突出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全力打造秦创原开放型区域创新示范区,铸就智能制造装备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3D 打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等一张张“金名片”,吸引人才、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集聚融合,成为渭南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为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全面培育提升创新主体,渭南高新区积极发挥西安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加快提升渭南高新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基础,先后建设了中创高科云谷、云乾萌豆芽众创空间、白禾朵双创基地等四家特色平台和载体,逐步健全完善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到瞪羚企业、再到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链条,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型企业群体拔节生长。

辛勤耕耘获佳绩,创新驱动结硕果。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渭南高新区多家企业踊跃参赛并获奖项。陕西岳达天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申报的“功能分子材料创新研制与应用”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相关产品畅销国内外;陕西秦云农产品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内连续在国际SCI 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相关成果转化后每年可为企业带来千余万元收益;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印刷机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欧美发达国家。

加速工业步伐,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是园区的命脉,产业发展是园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新型工业化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渭南高新区始终坚持以链式思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工业技术攻关、重点新产品开发、新场景推广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多角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先后出台《渭南高新区支持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采取“腾笼换鸟”模式盘活区内低效闲置用地,推动定制厂房、标准厂房建设,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高新区紧抓国家产业振兴和省市布局产业链发展机遇,依托机构改革后区域发展空间更加均衡、产业集群更加凸显、创新要素更加丰富的优势,引领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打造食品医药产业品牌标杆,抢跑电子信息产业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引领优势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

好风凭借力,乘势劲扬帆。未来,渭南高新区将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接续奋斗,持续优化提升全区营商环境,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探索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讲好创新创业发展“高新故事”,着力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打造近悦远来“强磁场”、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猜你喜欢
渭南高新区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三国渭南之战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