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三亚西岛旅游体验优化对策研究

2024-03-11 06:20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西岛高频词词汇

刘 欢 宋 玲

(沈阳城市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1 研究意义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南省拥有独特的海岛生态系统,是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海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2025 年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000 亿元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三亚西岛作为海南省第二大岛,拥有“一港两岛”的独特空间构成,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但经过多年建设,西岛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的发展路径仍有待探索[1]。2023 年11 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 年)》,其中明确了“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等为未来旅游业发展主要任务,由此可见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旅游体验深度将成为未来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中之重。西岛旅游体验的整体提升有助于打造海南省海岛旅游金字招牌,推动海南省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2]。

2 研究对象

西岛总面积2.68 平方公里,为海南省第二大岛屿,位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是距离三亚最近的离岛。西岛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绮丽,人文气息浓厚,红色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北部低平,拥有大量珊瑚、砂粒及贝壳,中部草林坡地居多,为渔村所在地,南部以山麓地为主,由北向南,地势逐渐抬高。西岛海洋文化旅游区于2001 年建设完成,并于2011 年通过国家A 级景区评定,成为国家级4A 级旅游景区。目前,西岛正在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提升全岛服务品质,争创5A旅游景区。2024 年元旦假期,西岛接待旅游者2.49 万人次,同比增长81.59%,发展势头良好,深受旅游者喜爱[3]。

3 研究结果

本文应用八爪鱼采集器在国内最大OTA 平台携程旅行网以西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抓取2023 年初至 2024 年初网络评论文本内容共2525 条,剔除重复内容,共保留2395 条,约94938 字的网络评论作为原始数据。应用ROST CM6.0对处理后的网络文本进行高频词、语义网络及情感分析等,以此为基础了解西岛游客旅游体验现状。

3.1 高频词分析

首先,将部分自定义词汇添加到ROST CM 6.0 自定义分词表中,重新加载分词表,对含义相似词汇进行合并整理,并且去除副词、代词等无实际意义词汇,保留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词性词汇,经处理后选取出现频率排名前50 的高频词进行分析。

如表1 所示,西岛相关高频词中,“金牛岭”“渔村”“珊瑚墙”等高频出现,是西岛的主要旅游资源聚集地,是游客主要打卡景点,而“海上书屋”“老屋”等评价较少,未体现在高频词中。旅游资源方面,“风景”“景色”“海水”“沙滩”“日落”“漂亮”“清澈”等高频词体现西岛自然风光对游客的吸引力。西岛历史悠久,除了绝佳的自然景观外,还拥有浓厚的人文气息,高频词中“生活”“原住民”“岛民”等词体现出游客对于西岛人文环境的体验,但西岛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及丰富的海洋文化知识等相关内容在评价中鲜有提及,反映出岛内对于此类文化体验产品开发比较欠缺。娱乐项目方面,“赶海”“海上项目”“拍照”“打卡”频次较高,体现出游客对于各种可参与性的娱乐体验项目关注度较高。“电瓶车”“电动车”“码头”“坐船”等高频词体现出游客比较注重岛内外交通便利性,在差评当中,关于交通不便的评价较为集中,需进一步关注。“便宜”“性价比”“物价”等高频词反映出游客对于西岛消费水平的评价情况,在与海南其他海岛的比较中可见,游客对于西岛的性价比认可度较高,成为了西岛的竞争优势之一。“排队”“时间”“服务”“订票”等高频词体现了配套服务对于游客体验有一定直接影响,在差评中也有较多提及。“蜈支洲岛”作为海南省内西岛的主要竞争海岛,游客经常从游览体验、自然风光、物价消费等方面将两岛进行对比,因此,“蜈支洲岛”出现频率较高。在形容词统计方面,正面评价多于负面评价,“方便”“好玩”“开心”“干净”等高频词体现出了游客的主要评价方向趋于正向评价。

表1 西岛游客评论高频词汇表

3.2 语义网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高频词之间的联系,本文针对主要词汇进行了“社会网络和网络语义”分析,图1 中以“西岛”为核心词汇,“牛王岭”“电瓶车”“海水”“拍照”“打卡”“体验”等词汇组成高频词核心圈层,“赶海”“渔村”“适合”“排队”“日落”等词汇形成了次级圈层,“孩子”“景色”“性价比”“沙滩”“环境”等其他词汇位于外围圈层。其中“金牛岭”作为西岛主要打卡景点,与“电瓶车”“赶海”“风景”“日落”等主要词汇联系紧密,“海水”是西岛主要旅游资源,与“拍照”“沙滩”“清澈”等词汇互相关联。“孩子”一词多次与“赶海”同时出现,体现出了西岛的亲子游的主要活动内容。

图1 西岛评论语义网络分析图

3.3 情感分析

利用ROST CM6.0 软件对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将网络文本内容划分为“积极情感”“中性情感”“消极情感”三种类型,如表2 所示,其中积极情绪占比达到73.58%,整体评价比较正向,中性情绪占比13.47%,消极情绪占比12.95%。提取消极文本相关评价,进行归纳梳理,分析游客消极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消极评价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1)服务与管理体验不佳。包括排队、订票、餐饮服务等方面均存在负面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问题比较集中,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2)资源开发深度不足。西岛目前拍照、打卡等浅层体验项目较多,娱乐及深度游览项目比较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在开发过程中,未激发游客参与性,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对西岛地方性感知不够深入全面。(3)配套设施建设不全。西岛面积较大,地势复杂,在内外部交通设计,游客中心建设,安全救援设施配置等方面有待提升。

表2 西岛游客评论情感分析表

4 对策建议

4.1 规范岛内秩序管理,提升人员服务品质

西岛负面评论中,部分游客提出西岛排队秩序混乱,等待时间过长,服务人员态度恶劣,服务缺失等问题。因此,提升西岛管理水平,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增强服务品质,是形成良好旅游体验的关键。西岛可拓展智慧平台服务功能,增强游客调研,形成游客画像,了解游客需求,如亲子游游客、老年游客、中青年游客在游览、娱乐、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同需求,应将管理与服务细化,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应规范岛内管理秩序,门船票预定、排队管理、餐饮管理等应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服务,完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提升服务意识。制定统一的价格体系与管理规范,监督整顿岛内乱收费、乱定价问题,注重社区参与的同时,对岛内居民行为进行规范,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4.2 加强文化特色开发,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西岛独特之处主要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蕴。西岛拥有400 年的悠久的历史,但目前游客活动仍处于赶海、吃小吃等基本活动,对于西岛的文化底蕴感知不足。游客在西岛除了能够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融入岛内居民生活,深入体验渔村文化,感受西岛闲适安逸的生活氛围,在不破坏渔村人文环境的前提下,打造游客与居民共赢式的体验环境。西岛应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文旅融合,如针对渔村开展渔民生活深度体验、趣味赶海、出海垂钓、美食制作等体验活动,深入感受渔村风情。针对西岛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可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增强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教育意义,推动西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可开发西岛系列文创产品,将西岛文化IP 化,增加游客消费选择性。通过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延长游客在岛时间,带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打造西岛良好的市场口碑。

4.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注重海岛人文关怀

西岛应更加注重内外部交通、指示标牌、安全保障、游步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西岛的可进入性,保障游客游玩舒适度与安全性。可加强西岛码头建设,增加渡轮数量,扩大轮渡容量,分散游客下岛时间,增加岛内交通类型,规范化管理电动车租赁。同时,应考虑不同游客的设施需求,如对于有徒步环岛旅游偏好的游客,应建设完善便利的游步道设施,明确的指示标牌、卫生间及充足的休息设施。安全保障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岛内安保系统建设,海上活动受海洋环境及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应配备充足的安全保障人员及救援设施,营造安全舒适的海边游览环境等。通过良好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体现海岛人文关怀,切实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猜你喜欢
西岛高频词词汇
美丽的西岛
西岛渔村旅游文化创意开发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
3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省级两会上的高频词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西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