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EPCR、Hcy水平对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4-03-12 09:24刘真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血浆血栓预测

刘真真 殷 莉

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是血液恶性肿瘤的一种,临床特征主要为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异常增殖,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出血、骨髓纤维化、血栓形成、转化为白血病的趋势[1]。其中血栓形成是导致MPN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占比为35%~70%,临床现已将其当作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2]。因此,及时准确诊断血栓形成对MPN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胱氨酸、蛋氨酸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水平较低,研究证实其水平上升可诱发血栓形成、脑卒中、冠心病等[3]。重组人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具有抗凝、抗炎作用,有文献称低水平EPCR可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4]。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37例MPN患者,通过血栓、非血栓患者2组对照,分析血浆EPCR、Hcy水平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为早期识别血栓形成高风险人群提供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04月至2022年06月我院就诊的137例MPN患者,按血栓形成与否分为血栓组(n=70)、非血栓组(n=67)。血栓组女性25例,男性45例;年龄18~76岁,平均(46.51±14.53)岁;身体质量指数18.22~29.45 kg/m2,平均(23.46±2.54)kg/m2;原发疾病:3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7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基础疾病:26例高血压,18例高血脂,11例高血糖。非血栓组女性20例,男性47例;年龄20~78岁,平均(50.38±13.71)岁;身体质量指数18.46~30.02 kg/m2,平均(24.12±2.73)kg/m2;原发疾病:28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8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基础疾病:22例高血压,16例高血脂,10例高血糖。2组原发疾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性别、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JSH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2018:I.Leukemia-4.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5]中MPN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②成年人;③依从性良好;④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②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严重感染、凝血障碍、精神疾病;③合并其他可引发血栓的疾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血液恶性疾病;⑤近3个月使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药物;⑥处于孕期/哺乳期。

1.3 方法

1.3.1 实验室指标测定 患者入院d2,抽取其3 ml空腹肘正中静脉血,加枸橼酸钠(浓度:0.108 mol/L)抗凝,抗凝剂、静脉血比例为1∶9,混合均匀,使用离心机(生产厂家:湖南赫西仪器装备有限公司,型号:TDZ6-WS)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浆,置于-80 ℃冰箱内保存待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日本日立公司,型号:7600-020)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浆EPCR水平。血浆EPCR、Hcy检测试剂盒均购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专人严格依照仪器与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血栓形成检查 由2名经验丰富B超室医师负责检查,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生产厂家:日本日立公司,型号:F37)扫描血管,若发现血管内无血流,且有异常回声(低回声或中回声)填充,则可诊断为血栓形成[6]。

1.4 观察指标

(1)比较血栓组、非血栓组血浆EPCR、Hcy水平。(2)分析血浆EPCR、Hcy水平间相关性。(3)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MPN患者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4)探讨血浆EPCR、Hcy水平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血浆EPCR、Hcy水平比较

血栓组血浆EPCR水平明显较非血栓组低,血浆Hcy水平明显较非血栓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浆EPCR、Hcy水平比较

2.2 血浆EPCR、Hcy水平间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PN患者血浆EPCR、Hcy水平呈负相关(γ=-0.712,P<0.001)。

2.3 影响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是否有血栓形成为因变量(有赋值为1,无赋值为0),将血浆EPCR、Hcy水平作为自变量,对自变量进行赋值(以137例的平均值为界:≤平均值=1,>平均值=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EPCR(≤平均值)、血浆Hcy水平(>平均值)为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2.4 血浆EPCR、Hcy水平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以非血栓患者为对照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EPCR、Hcy水平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759、0.688,敏感度为73.13%、79.10%,特异度为68.57%、57.14%,两者联合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为0.889,敏感度为82.09%,特异度为82.86%,均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见图1、表3。

图1 血浆EPCR、Hcy单一及联合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ROC曲线

表3 血浆EPCR、Hcy水平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MPN患者可合并多种类型血栓症,这在于在卧床、化疗、手术等因素作用下,凝血平衡紊乱,血细胞迅速增殖,血液黏度提高,血液轴向流动状态被打破,从而促使血栓形成[7-8]。相关文献报道,MPN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0%~50%,是MPN患者主要致残、致死原因,因此,预防、治疗血栓形成具有必要性[9]。

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血栓的“金标准”,但由于静脉血管造影属特异性检查,会损伤血管,加之费用高昂,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10-11]。随着研究深入,血浆Hcy在血栓形成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朱衡亚等[12]学者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Hcy水平较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高。本研究发现,并发血栓形成MPN患者血浆Hcy水平表达异常,且血浆Hcy水平>平均值为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Hcy可作为早期预测血栓形成的指标。分析原因可能在于Hcy水平上升可加速血小板聚集,提升凝血因子活性,激活凝血系统,增加促纤维蛋白原沉积量,造成血管内皮受损,从而诱导静脉血栓形成,同时Hcy可刺激相关致癌基因表达,加速静止细胞分裂,增加泡沫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量,形成动脉粥样硬化[13-16]。宋巍等[17]研究指出,Hcy可能通过改变血液成分、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此外,本研究发现,血浆Hcy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为0.688,敏感度为79.10%,特异度为57.14%,证实血浆Hcy对MPN患者血栓形成有一定预测价值。

EPCR是蛋白C抗凝血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血管内皮细胞中大量存在,与活化蛋白C、蛋白C亲和力强[18-19]。EPCR通过与蛋白C结合,并将蛋白C呈递给凝血酶-血栓调节蛋白,可提升活化蛋白C活性,活化蛋白C可与蛋白S组合,降低凝血因子水平,引发抗凝反应[20]。EPCR活性下降,可减少活化蛋白C生成量,导致凝血因子灭活减少、凝血酶生成量增加,提升血栓形成风险[21]。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EPCR在并发血栓形成MPN患者中呈低表达,进一步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EPCR水平≤平均值是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EPCR参与血栓形成。赵慧茹等[22]研究发现,关节置换术后血浆EPCR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这可能是术后血栓形成重要原因。可见,了解血浆EPCR水平变化能为临床诊断血栓形成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还发现,血浆EPCR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为0.759,敏感度为73.13%,特异度为68.57%,说明血浆EPCR对MPN患者血栓形成有一定预测价值。

另外,本研究中血浆EPCR、Hcy水平联合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大于各指标单一诊断,说明二者联合预测血栓形成的效能更高,提示在使用单一指标无法确诊时,可采用联合应用方法,以提升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血浆EPCR、Hcy水平为MPN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MPN患者血栓形成有较高预测价值,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浆血栓预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