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4-03-12 09:24聂红梅喻春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肌壁初潮肌瘤

张 阳 聂红梅 喻春霞

子宫肌瘤(UM)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疼痛、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UM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临床通常认为其与性激素水平紊乱、妇科炎症、干细胞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2]。手术是临床治疗UM的首选措施,以UM切除术最为常见,该术式能够保留女性生育功能,保持盆底结构的完整性。但受患者自身因素、肌瘤生长特性及诱发因素的影响,术后存在高复发风险[3]。UM一旦复发,患者身体会再度处于较虚弱的状态,且往往需行二次手术治疗,增加患者痛苦。针对此,临床需明晰影响UM切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预防复发,维护患者健康[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UM切除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防控措施,旨在减少术后复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UM切除术92例患者临床资料。92例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37.16±5.20)岁;肌瘤直径1~15 cm,平均肌瘤直径(7.93±2.04)cm;手术方式:开腹式44例,腹腔镜39例,经阴道9例;体质量指数18.7~29.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29±1.15)kg/m2。纳入标准:①具有UM切除术指征,且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UM;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术后均接受定期复查和随访;④精神良好,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子宫腺肌瘤者;②既往有UM切除史者;③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宫腔、宫颈病变者。

1.2 方法

①残留复发:术后3个月行超声检查,以发现UM为残留;术后6个月行超声检查,以发现UM为复发。②临床资料: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包括年龄(<35岁、≥35岁)、肌瘤数目(<4个、≥4个)、最大肌瘤直径(<5 cm、≥5 cm)、体质量指数(<24 kg/m2、≥24 kg/m2)、手术方式(开腹式、腹腔镜、经阴道)、术后药物治疗(有、无)、肌壁间肌瘤(是、否)、月经初潮年龄(<13岁、≥13岁)、UM家族史(有、无)、术后妊娠(有、无)、术前孕产史(有、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差异的因素展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情况。②分析影响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情况

92例患者术后经超声检查发现18例患者出现残留复发,残留复发率为19.57%(18/92)。

2.2 影响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肌瘤数目、体质量指数、术后药物治疗、肌壁间肌瘤、月经初潮年龄与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最大肌瘤直径、手术方式、UM家族史、术后妊娠、术前孕产史与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无关(P>0.05)。见表1。

表1 影响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影响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肌瘤数目≥4个、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无药物治疗、肌壁间肌瘤、月经初潮年龄<13岁是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3。

表2 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UM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以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下腹部不适为常见表现,对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构成不利影响[5]。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而全子宫切除术虽能够避免术后残留复发,但术后患者器官缺乏完整性,不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6-7]。UM切除术在切除肌瘤病灶的同时,能保留患者器官,但同时也增加了术后残留复发的风险[8]。因此,明晰肌瘤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关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92例患者术后经超声检查发现18例患者出现残留复发,残留复发率为19.57%(18/92)。原因在于UM切除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病灶,术中可能遗留较小肌瘤病灶,加之受肌瘤生长特性、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术后可能出现残留复发。本研究结果还显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肌瘤数目≥4个、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无药物治疗、肌壁间肌瘤、月经初潮年龄<13岁是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分析原因在于:①年龄≥35岁: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其子宫受激素作用的累积时间延长,会促进肌瘤的生长及术后肌瘤复发,增加UM切除术后复发风险[9-10]。②肌瘤数目≥4个:当患者肌瘤数量较多时,术中易遗留较小病灶,导致残留复发。同时当肌瘤数目≥4个时,表明患者子宫肌层本身增生处肌瘤的风险较高,该类患者即时切除肌瘤,但肌瘤旁肌层组织的面积较大,术后出现残留复发的风险随之增加。③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肌瘤复发与患者体质量指数密切相关。

体质量指数≥24 kg/m2患者体内脂肪过多,会促进雌雄激素转换,且肝脏产生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减少,导致该类患者体内雌激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刺激肌瘤发生和生长,故其术后残留复发风险高。因此,临床针对体质量指数≥24 kg/m2者,需告知其脂肪过多的危害,指导其健康饮食,并叮嘱其术后规律性运动,每日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活动30 min[11]。④术后无药物治疗:孕激素能够刺激UM进行有丝分裂,促进UM生长,而术后采用孕激素拮抗剂能够降低肌瘤对激素的生长依赖,有效抑制复发,且还能够缩小肌瘤体积,故术后无药物治疗者肌瘤残留复发风险高于行药物治疗者[12]。针对此,术后需依据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孕激素拮抗药物,服药后能够拮抗患者机体孕激素,抑制肌瘤对激素的生长依赖,以降低术后残留复发风险[13-14]。⑤肌壁间肌瘤:肌壁间肌瘤所处位置较深且常被肌层所包围,手术切除较为困难,且微小的UM不易被观察到,病灶容易残留[15]。因此,临床需对术者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术者操作熟练度和技术水平,减小UM切除术创伤,并确保术中无残留。⑥月经初潮年龄<13岁:月经初潮年龄较小者初潮前发育水平较高,女性成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过早启动,导致性激素水平上升,患者机体持续受较高性激素水平影响和激素累积,导致肌瘤复发风险升高。

综上所述,年龄≥35岁、肌瘤数目≥4个、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后无药物治疗、肌壁间肌瘤、月经初潮年龄<13岁是UM切除术后患者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此临床需依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关防控措施,以期预防术后残留复发,减轻患者痛苦。

猜你喜欢
肌壁初潮肌瘤
告诉青春期女孩:初潮是你长大的标志
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一家初创的卫生巾公司,靠广告“初潮派对”走红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滋养细胞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