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预后分析

2024-03-12 09:24徐雪飞张莎莎韩大臻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冠脉血小板血管

张 娟 徐雪飞 张莎莎 韩大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发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1-2]。同时,随着肿瘤早期筛查推广与肿瘤诊疗手段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带瘤生存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有效的延长[3-4]。但放化疗等治疗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致使ACS合并恶性肿瘤在临床愈发多见[5]。近年冠脉介入术因效果确切与安全性高等优势,现已发展为临床治疗ACS的常用方式。然而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临床关于此类患者经冠脉介入术治疗后预后相关研究报道较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4例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相关因素。信息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84例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患者病历有关资料齐全;患者精神状态正常,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冠脉介入术治疗禁忌证者;合并神经疾患者;存有全身性感染者;存有视听或语言障碍,难以进行正常交流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酒精、药物依赖史者。

1.2 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行冠脉介入术治疗,于术后常规予以双链抗血小板药物: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或者180 mg替格瑞洛口服治疗。资料收集: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高血压(有、无)、体重指数(BMI)(≥25 kg/m2、<25 kg/m2)、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无)、高脂血症(有、无)、血红蛋白(HB)、肠外抗凝治疗(有、无)、糖尿病(有、无)、吸烟(有、无)、脑钠肽(BNP)水平、血小板计数(PLT)等一般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随访2年,84例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中,共14例死亡,70例生存。

2.2 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BMI、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HB、肠外抗凝治疗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无关(P>0.05);糖尿病、吸烟、BNP水平、PLT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有关(P<0.05)。见表1。

表1 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单因素分析

2.3 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吸烟、BNP水平升高、PLT减少为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ACS是因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而引发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临床发生率高,呈明显的升高趋势,且趋于年轻化[6-7]。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推广普及,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得以升高,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因此,恶性肿瘤与ACS共存的情况也愈发多见[8-9]。针对ACS患者,临床采用冠脉介入术治疗,可及时控制患者病情,但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后的预后尚未可知,临床应积极探寻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采取针对性医疗干预。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BMI、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HB、肠外抗凝治疗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无关;而糖尿病、吸烟、BNP水平、PLT与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OR=9.167,95%CI=2.311~36.360)、吸烟(OR=16.105,95%CI=3.294~78.734)、BNP水平升高(OR=19.759,95%CI=4.634~359.79)、PLT减少(OR=18.231,95%CI=3.954~230.64)为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有糖尿病:冠状动脉介入术虽可及时疏通阻塞血管,逆转ACS病理过程,而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脂质更易在血管壁沉积,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患者预后[10-11]。②吸烟:烟草内的尼古丁会对患者的动脉内皮细胞构成损害,继而导致血管内壁水肿,从而加速胆固醇的渗入、沉积,使得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促使血小板黏附性增加,术后血管极易出现再狭窄情况,进而影响预后。同时,尼古丁还能够加速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动脉痉挛,影响血流的正常供应,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加速血栓形成,继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13]。③BNP水平升高:BNP为人脑分泌的一种具备利钠的肽类物质,可促进钠从尿液中排泄,并能够起到舒张血管作用,可反映心脏功能,当BNP水平呈高表达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心衰、呼吸困难、猝死等发生风险更高。④PLT减少:血小板是发挥止血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伴有血小板下降的患者极易发生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预后较差。另外,合并恶性肿瘤本身为影响ACS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其原因为肿瘤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促使ACS发生、发展。同时在肿瘤的治疗期间,放化疗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影响脂质代谢,进而加速ACS发展,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尚存在纳入样本量较少等不足,可能会对本次试验结果的可信度构成一定的影响,后续临床还需不断的完善试验设计,扩大样本量的纳入,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影响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冠脉介入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冠脉介入术治疗后的预后较差,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如糖尿病、吸烟、BNP水平、PLT等,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尽早施行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冠脉血小板血管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血管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