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不良

2024-03-12 04:39李晓燕张梅山车录全
陕西中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透明质红外线艾灸

李晓燕,张梅山,卢 磊,车录全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子宫复旧是指胎盘娩出后产妇除乳腺外其他器官均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个过程,这段时期也称产褥期[1]。中医学认为,女性受孕以后月经停闭,经络肺腑之血汇入胞宫以养胎,生产后气血耗损、产伤出血,易出现血虚、血瘀、气血不足等症候,若不及时益气养血则胞宫气血阻滞,破血离经而致出血、恶露不绝,影响子宫复旧[2]。因而中医治疗子宫复旧的原则在于补足气血、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腹部艾灸是一种中医外治法,是利用艾条来熏灼局部穴位,将热力温和传导至经络,可发挥扶正祛邪,调理经络气血等功效,促进盆腔微循环,纠正产后“虚瘀”状态[3]。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间的电磁波,可起到放射、穿透、共振等作用,能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相关研究指出,对剖宫产产妇给予透明质酸钠治疗,有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作用[4]。透明质酸钠是一种糖胺聚体,可调节血管壁通透性,维持纤维系统平衡,以促进切口愈合[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价值,为剖宫产术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102例剖宫产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7.35±2.81)岁;平均孕周(39.12±0.53)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28.13±2.21)kg/m2;平均产次(1.31±0.26)次;平均孕次(1.54±0.19)次;平均手术时间(45.17±4.6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9.34±40.68)ml。对照组:平均年龄(28.09±2.97)岁;平均孕周(39.04±0.51)周;BMI平均(28.04±2.19)kg/m2;平均产次(1.27±0.24)次;平均孕次(1.60±0.16)次;平均手术时间(46.02±5.1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7.95±37.54)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术诊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制定[6]:足月妊娠,存在剖宫产指征,尚未临产且无临产征象,未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时,产妇拒绝阴道分娩,产妇及家属要求以剖宫产的方式提前结束妊娠。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诊断标准;择期剖宫产术前胎心监测CST试验示无规律宫缩;术前检查示宫颈管未消失,宫颈口未扩展;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行椎管内麻醉。排除标准: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既往有盆腔手术史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严重基础疾病者;子宫畸形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既往过敏史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治疗及剖宫产手术,均由本院同组医师执行,手术、麻醉方式及用药情况等无显著性差异,并嘱咐产妇在术后12~24 h下床活动。术后使用透明质酸凝胶(批号:苏械注准20172641818)治疗,在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取2 ml涂抹于宫腔内,并在切口缝合后取透明质酸凝胶涂抹于腹腔及周围组织处。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腹部艾灸:患者取仰卧位,静息3 min后点燃一支艾灸条,距离腹部皮肤2 cm左右,待患者能感受到温暖后在少腹部做“V”型移动,从骼前上棘一侧移动至对侧为1次,每次持续约1 min,连续艾灸10次。随后按照艾灸移动路线轻揉少腹部,以患者自觉暖意为宜。于任脉自神阙至关元行移动灸,操作手法与少腹部相同,艾灸10次进行按揉。随后用床单覆盖患者腹部。艾灸主穴:神阙、关元、子宫、血海,神阙穴属任脉,为冲脉循行之脉,可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关元穴属任脉,为小肠募穴,位于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可培元固本、补中益气;子宫穴为经脉奇穴,可调经理气、固摄胞宫;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可活血化瘀、引血归经。配穴:血瘀证加石门、气海、地机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气虚证加气海、足三里、隐白、脾俞;血虚者加足三里、膈俞;气滞者加太冲、期门行气活血,采用温和灸法,以皮肤红润为度,每次治疗约30 min,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不可吹风及喝凉水,以免寒邪入体,2~3 min后可饮温水。间隔两日治疗,共使用雷火灸治疗5次。红外线局部照射:应用红外线照射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03第2260128号],将红外线治疗面板置于腹部伤口30~50 cm处,频率设置30~50 kHz,每次照射时间20~30 min,2次/d,持续照射1周。

1.3 观察指标 ①盆腔粘连:于术后4周行腹腔镜检查,确定患者盆腔粘连发生情况及粘连范围,盆腔粘连范围按照面积<1/3为1分、面积在1/3~2/3为2分、面积>2/3为4分;盆腔粘连类型按膜样为1分、膜样及致密为2分、致密为4分;月经模式按正常0分、月经过少2分、闭经4分;综合上述评分则1~4分为轻度粘连,5~8分为中度粘连,9~12分为重度粘连[7]。②粘连相关因子:于术前1 d、术后1周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应用Peteck 96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Ⅳ protein,CIV)、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试剂盒由北京东雅生物制品所提供。③观察切口换药次数、切口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首次月经恢复时间。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腔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盆腔粘连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粘连相关因子比较 见表2。两组术前FN、CIV、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N、CIV、TGF-β1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粘连相关因子比较

2.3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3。观察组切口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切口清洁时间、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4。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 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产妇对产褥期康复的要求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剖宫产术后患者往往因创伤大、盆腔粘连等因素而导致子宫复旧不良[8]。近年来中医药学进步显著,中医治疗手段因其温和、对症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等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腹部艾灸、穴位敷贴、中药内服等[9]。相关研究指出,经腹部艾灸等方式治疗,可有效减少产褥感染、补气益血,促进子宫恢复[10]。另外,红外线局部照射切口处,可直接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产生热能,促进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提高细胞再生能力[1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透明质酸钠是一种葡聚糖醛酸,其降解产物可促进创面愈合,血管再生及调节炎症[12-14]。故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宫腔内涂抹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结果显示其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FN、CIV、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剖宫产产妇给予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可减少盆腔粘连因子释放,降低盆腔粘连发生率,考虑原因为腹部艾灸采用温和灸法,利用热力刺激穴位来调理子宫气血,取主穴神阙穴,具有温中散寒、调补冲任之效,关元、子宫、血海等腧穴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具有活血化瘀、清虚化湿等功效[15]。而红外线局部照射具有热穿透力强、加热均匀的特点,局部照射于患者腹部伤口可使热力直透盆腔和子宫病灶区,促进局部组织营养代谢和微循环,软化盆腔组织,消除充血水肿,同时具有消炎镇痛作用[16]。在此基础上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可减少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减少肉芽组织形成,预防盆腔粘连发生[17]。

剖宫产术后创面早期愈合对预防宫腔粘连及促进子宫复旧至关重要[18]。既往报道指出,腹部艾灸可扶持正气,通经活络,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切口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治疗可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感染。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将热力传导至腹部经络,改善血液流通,促进炎症吸收,缓解伤口红肿热痛等症状,其中艾灸熏灼伤口处时创面周围处于无菌环境,可预防感染,且与红外线照射配合治疗可使微循环灌注量持续增加,组织营养状态改善,细胞再生能力增强,红细胞聚集减少,并能控制炎症发生发展[20-21]。同时,透明质酸可调节血管壁通透性,维持纤维系统平衡,进而可促进伤口愈合[22]。另外,透明质酸钠在盆腔中可形成网状结构,间隔手术切面,具有润滑性,可减少创面愈合期间产生的摩擦,促进切口愈合[23]。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该治疗方式能促进子宫复旧。腹部艾灸温通经脉,调节脏腑气机,关元穴为气之始,也为手太阳小肠经之募穴,刺激此穴可通调冲任督三脉,温煦肾气,继而运化水谷,健运水湿气,加以红外线照射可暖胞宫,排湿气,缩短恶露持续时间,促进子宫收缩功能恢复[24]。另外,透明质酸钠为凝胶状,黏附于宫腔壁,可调节宫腔壁通透性,不会堵塞宫腔及宫腔壁,因此不会影响产后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25]。

猜你喜欢
透明质红外线艾灸
透明质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红外线触摸屏的专利技术综述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