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创新林长制机制 做活林草文章

2024-03-12 07:42肖仕杰
国土绿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林长林长制六盘水市

肖仕杰

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林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逐步形成了“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分片包保”的林草资源保护修复责任组织体系;建立了林长、执法人员、护林员、林业技术员、森林防灭火应急队员“一长四员”分区负责的创新管护体系,持续强化林长巡林工作,加大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力度,打好林草火灾和病虫害防控攻坚战,全面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林长制机制创新,让“凉都”六盘水大地更绿,管理机制更畅,人民群众更富。

全面推行林长制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让“凉都”大地绿起来

六盘水市立足国土绿化实际,以打造“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科学提升绿色总量和质量,让绿色成为六盘水最亮丽的底色。

全市高质量开展造林绿化,以做大绿色总量为目标,抢抓冬春造林有利时机,统筹抓好城乡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和国省干道两侧绿化,确保树苗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不断拓展绿色空间。自2021年以来,市级林长召集联席会议7 次,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61.07 万亩。在六盘水,各级林长带头在春节上班第一天义务植树已形成常态。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义务植树400 余万株。

全市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有效提升森林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市级林长专题听取项目建设汇报2 次,全市共谋划国家储备林项目7 个,建设规模94.7 万亩,项目总投资69.8 亿元。2021年以来,项目放款8.43 亿元,新增林地流转19.99 万亩,林木收储10.62 万亩。

六盘水市高质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级总林长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将绿色网络建设和各项指标体系建设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新建、改造各类城市公园和休闲绿地。全市森林面积922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2%,建成各类公园47 个,创建森林乡镇19 个、森林村寨70 个、森林人家567 个,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森林城市。

全面推行林长制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管理机制“畅”起来

2022年6月18日,第六个“贵州生态日”之际,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六盘水市林业局、普古乡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普古乡厂上村共同揭牌成立六盘水盘州市生态修复(公益诉讼)异地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探索专业化行政执法+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模式。

全市坚持以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机制为引领,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审判长”协作机制,做深做实林长制各项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林长办在认真研学中央、省有关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六盘水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等为骨架的各级林长组织体系。目前,全市有市级林长15 名,区(县)级林长58 名,乡级林长415 名,村级林长1229 名。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制定《六盘水市市级林长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六盘水市林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试行)》《六盘水市林长制信息工作制度(试行)》《六盘水市林长“巡林巡查”制度(试行)》《六盘水市林长制工作日常监督制度(试行)》等五项配套制度,明确了林长职责,压实各级责任,为林长制全面推进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各市(特区、区)及市级林长制责任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配合市级各责任单位开展巡林工作,主动协助对接落实各林长制责任区域巡林相关事宜。2021年以来,市级林长每年开展巡林工作,县(区)级林长开展巡林975 人次,乡级林长巡林2094 人次,村级林长巡林9130 人次,解决问题200 余个。

环城林带

全面推行林长制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让人民群众富起来

2021年以来,六盘水市林长办组织召开了3 场林业产业观摩会议,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林长制实施筑牢绿色经济根基。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六盘水市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推广“林药、 林菌、 林蜂、 林菜、林禽”等种植和养殖模式,大力推进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花德河林场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积极探索和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林菌产业,在林间种植了茶树菇、榆黄菇、黑鸡枞、猪肚菇、香菇、平菇等,不但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也让林业释放的生态红利惠及当地群众。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28.7 万亩,产值达44.24 亿元,带动农户1641 户1.4 万余人增收。

统筹推进刺梨产业“千斤园”建设。每年8月—10月,在野钟乡发射村的刺梨收购点,每天一大早就有不少村民将新采摘的刺梨果运送过来。2023年刺梨丰收,村民们收益良好。六盘水市以刺梨“千斤园”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山地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稳定现有刺梨产业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刺梨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2021年以来,全市建成刺梨“千斤园”18 万亩,年平均产量5.02 万吨。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稳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六盘水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19.6℃,有“中国凉都”之称。2023年7月,《2023 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在76 个候选城市中,六盘水夺得当年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第一名。凉爽的气候条件、秀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便捷的交通网络等,吸引着大批“候鸟老人”前来六盘水避暑康养。全市充分利用独特的森林景观资源,积极打造“凉都”生态名片,依托3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 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等资源,打造林长制主题公园2个,建成森林康养基地6家,提升打造森林康养步道80 公里,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2023年接待游客387.47万人次。

围绕“加快推进营造林任务、持续强化林草资源保护、扎实推进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狠抓森林草原防火、抓牢林业产业发展”五项内容,六盘水市将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林长制”,让山更青、水更绿、“凉都”大地更美丽。

猜你喜欢
林长林长制六盘水市
绵阳市率先建成“智慧林长”管理系统着力提升林长制工作运行效率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岚县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
达川区
甘肃省举行全面推行林长制情况新闻发布会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山的国度
长汀推行三级“林长制”
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
六盘水市新版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