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凝药物,警惕血栓和出血事件

2024-03-13 07:14作者林琦李亚静李思齐韩艳颖董淑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抗凝栓塞血栓

作者:林琦,李亚静,李思齐,韩艳颖,董淑杰*

绘图:李思齐,韩艳颖

单位: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191;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福州 350001;3 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石家庄 050000;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北京 100191

患有血栓性疾病如房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易栓症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血液中血栓的形成,这类药物统称为抗凝药物。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艾多沙班片、阿哌沙班片),以及皮下注射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那曲肝素钙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

■ 抗凝不充分时会怎么样

抗凝药物可通过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过程,起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作用[1]。当抗凝不充分时,无法发挥最佳的抗凝效果,会导致血栓新发或进展。这些血栓可能会堵塞血管,也可能会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造成身体其他部位梗死(图1),引发不良后果。当血栓流到脑部时,会引起脑梗死,其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嘴角歪斜、言语不清、走路不稳、视物模糊等;当血栓流到肺部时,会引起肺栓塞,其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当血栓流到下肢时,会引起下肢栓塞,其症状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等。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是否发生以上栓塞症状。

图1 身体不同部位常见的血栓栓塞症状

■ 如何预防栓塞事件发生

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①遵医嘱,确保服用正确的用药剂量,不擅自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且剂量过少也无法防止血栓的形成。②尽量保证每日用药时间相同,避免漏服药物。③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如每日散步30min。④避免久坐,尽量每1~2h站起来,并走一走;避免坐着时交叉双腿,以免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对于卧床患者,可做膝关节及踝关节的弯曲/伸直活动、脚趾活动。⑤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经常活动手脚,尽量每1~2h伸展一下腿部,条件允许最好可以起身走一走。⑥穿弹力袜或加压袜,以改善腿部血流,减少下肢血栓的发生风险[2]。⑦戒烟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 抗凝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抗凝药物会使得血液不易凝固,一旦血管受损,将不易形成血凝块封堵出血部位,因此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较普通人更易发生出血。出血是抗凝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有的出血较轻微(如皮下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伤口不易止血等)(图2),压迫止血后可继续用药,并观察后续有无出血及出血量。有的出血较为严重,一旦发生严重出血需要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进行相应处理。严重出血包括脑出血(表现为突然的头痛、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呼吸道出血(表现为咯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等),泌尿系统出血(表现为血尿等)(图3)。

图2 抗凝药物致轻微出血症状

图3 抗凝药物致严重出血症状

■ 如何预防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事件

使用抗凝药物易发生出血事件,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3]:①可以使用软毛的牙刷、电动剃须刀;注意动作轻缓,不要过猛,避免跌倒、碰撞以及可引起身体伤害的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使用锋利工具时带手套,以免割伤出血。②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品种,例如各类西药、中成药、中草药、维生素等,不擅自服用保健品或以保健品替代药品,这可能会影响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或增加出血风险。③如漏服药物,在当天想起时及时补服,如果当天错过,第2天服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在第2天服用双倍剂量,否则会导致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增加出血风险。④定期监测凝血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等,以便了解是否需要增减或停用抗凝药物。如长期未进行监测,可能肝肾功能已发生异常而不知,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或有隐匿性出血未发觉而导致病情加重。⑤每次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抗凝药物,尽量避免使用与抗凝药物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若需手术,需要和医生确认是否需停用抗凝药物以及停用时间,若不停药,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若停药过早,可能导致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⑥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要均衡饮食,尤其是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有些食物会减弱华法林的作用,有些食物会增强华法林的作用,若饮食波动较大,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增加出血风险。⑦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降低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酒精会增加某些抗凝药物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1瓶啤酒(250ml)或1杯葡萄酒(100ml)或1小杯白酒(30ml)[3]。

■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使用抗凝药物就像在“走钢丝”,只有出血和血栓之间达到平衡才能走得平稳、走得安全。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建议患者定期去医院复诊,平时也应注意身体的各项变化。对于轻微出血,如果患者出血量小且未继续增加,可以暂时观察,继续用药。但如果患者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①如果出血量持续增加,或者范围扩大,需及时就医以明确是否需减量或停药。②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晕厥、咯血、呕血或呕出咖啡渣样内容物、大便呈红色或柏油样(发黑发亮)、尿液呈深红色或棕色、皮肤大面积瘀斑、出血量多或出血不止时,请立即停药并就医。③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言语不清、走路不稳、视物模糊、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肢体疼痛、肿胀等,请立即就医。

■ 用药小贴士

抗凝药物是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4],在使用时需认识到这类药物自身的特殊性,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品种,用药时也需密切关注自身的变化,警惕发生血栓和出血事件。

猜你喜欢
抗凝栓塞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