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成品油管网线路规划建议

2024-03-13 08:35张鹏葛子铭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管输发运油库

张鹏,葛子铭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

近年来,面对国际油价宽幅震荡、新冠病毒疫情频发散发、成品油市场竞争加剧、供需矛盾持续突出等复杂局面,石油企业产业链效益不断遭受冲击,管网作为成品油运输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区域物流优化、提升产销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正式接管三大石油公司油气管网设施和生产经营工作后,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成品油管网设施由国家管网集团统一管理,西部成品油管网设施等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对推动产业链整体优化与提质增效意义显著。

本文就西部地区成品油管网发展现状、管网增输潜力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管网线路规划,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后期成品油管道融合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

1 成品油管道发展现状

1.1 中国成品油管道发展概况

截至2023年,中国成品油管道里程已突破2万千米,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原先属于三大石油公司的管线所属权全部交由国家管网集团单独管理,但主要托运客户基本不变。其中中国石油使用管线长度10795千米,占50%;中国石化使用管线长度9161千米,占43%;中国海油使用管线长度207千米,占1%;其他单位使用管线约1281千米,占6%。

目前,国家管网集团成品油管网已形成“两纵两横”骨干管网架构,建成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区域管网,在役管道2.14万千米,在建管道1573千米(锦州—郑州线)。“两纵两横”骨干管网架构如下。一纵:西部管道、兰成渝管道、西南管道(贵阳—重庆线、茂名—昆明线);二纵:抚锦线、锦郑线、兰郑长管道(郑州—长沙段)、长岭—郴州管道;一横:兰郑长管道(兰州—郑州段)、郑州-汤阴管道、鲁皖线二期(青岛—济南—邯郸);二横:云南管网、钦南柳(钦州—南宁—柳州)管道、西南管网(北海—百色—昆明、湛江—北海)、珠三角管道。

1.2 西部地区主要在役管道概况

目前,国家管网集团承接输送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的在役成品油长输管道,主要包括:北疆管网、西部管道、兰成渝管道、兰郑长管道、呼包鄂管道、银巴管道、云南管网、钦南柳管道和新管道,管道总里程达到近1万千米,管输能力达到8461万吨/年,沿线站库有64座(见表1),基本覆盖西部所有区内的省区和炼厂,构成了“北油南调、西油东送”的成品油主干线。“十三五”以来,随着云南石化投产,云南管网、钦南柳管道相继投入运行,西部地区成品油管网实现管输量稳步增长。西部管道、兰郑长管道受可进线资源逐步减少影响,管输量逐年降低;兰成渝管道则保持高负荷稳定运行。

1.2.1 西北地区成品油管道

西北地区成品油管道主要包括西部管道、呼包鄂管道和银巴管道。

西部管道于2006年7月建成投产,起点位于乌鲁木齐市王家沟油库,途经新疆、甘肃两省共21个市(县),终点位于兰州北滩油库,全长1841千米,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其中首站注入能力850万吨/年,玉门注入能力150万吨/年。管道沿线共设6座分输计量站和2条注入支线,管输油源来自乌鲁木齐石化、克拉玛依石化、独山子石化和玉门炼油厂,2021年管输量为467万吨。

呼包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管道起点位于呼和浩特石化,终点位于内蒙古东胜油库,干线管道全长277千米,设计输量200万吨/年,管输油源全部来自呼和浩特石化,2020年管输量为3万吨。

银巴(银川—巴彦淖尔)管道起点位于宁夏石化,终点位于内蒙古临河油库,干线全长369千米,设计输量为191万吨/年,管输油源全部来自宁夏石化。管道投产后仅输油两次,共计4.4万吨。

1.2.2 西南地区成品油管道

西南地区成品油管道主要包括兰成渝管道、云南管网和钦南柳管道。

兰成渝管道于2002年建成投产,起点位于兰州北滩油库,途经甘肃、四川、重庆3个省市的40个县(市/区),终点位于重庆伏牛溪末站。管线全长1427千米,原设计输量为500万吨/年,2011年改造后提升至700万吨/年;2014年彭州注入支线投用,设计输量100万吨/年;目前兰成渝管道总体设计输量800万吨/年。管道沿线共设19座工艺站场,14条分输支线。管输油源来自兰州石化、西部管道及四川石化,2021年管输量为718万吨。

云南管网由“三干一支”组成,分别为安宁—保山、安宁—曲靖和安宁—蒙自3条干线,昆明支线与安宁—曲靖干线连接。线路全长949.7千米,共设置工艺站场11座,阀室38座,管输能力为721万吨/年,2021年管输量405万吨。

钦南柳管道分为钦州—南宁和南宁—柳州两个部分,管道起点位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终点位于柳州市南部,全长363千米,管道总设计输油能力为500万吨/年,其中钦州—南宁管道全长170千米,设计年输油能力为200万吨,南宁—柳州管道全长193千米,设计年输油能力为300万吨,2021年管输量89万吨。

1.2.3 华中地区成品油管道

华中地区成品油管道主要是兰郑长管道。该管道于2009年3月建成投产,起点位于兰州北滩油库,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9个县(市),终点位于长沙管道末站。管道干线全长3031千米,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其中兰咸段500万吨/年、咸郑段1000万吨/年;沿线共设16座工艺站场,有15条支线,其中2条注入支线和13条分输支线。管输油源来自西部管道(西部管道末站为兰郑长管道首站)、兰州石化、庆阳石化和长庆石化,2021年管输量为202万吨。

2 管网增输潜力分析

2.1 西部地区成品油运输格局

受资源与市场分布格局影响,中国成品油管输流向呈现“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沿海内送、周边辐射”的特点。近年来,中国炼化能力稳步提升,但汽、柴油市场需求增速缓慢,资源整体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预计到2025年,中国成品油产量和需求差将超过7000万吨/年。华北、华中、西南是主要的成品油调入区域。沿海地区富余资源将主要流向华中和西南,与西北、东北外运成品油形成激烈竞争。

西部地区成品油运输通过管道、公路、铁路、水路4种方式。长输管道基本覆盖西部地区各省区和13家炼化企业,是油品配送的主要方式,管输最远里程4300余千米。新疆地区成品油资源除供应当地市场外,出疆资源基本全部通过管道外输。兰州、玉门、庆阳资源除供应当地市场外,剩余资源大部分进线管输,少量铁路外运主要是补充供应西南地区资源缺口。长庆资源除供应当地市场外,铁路发运主要是补充西南地区的资源缺口,少量组分汽油进线管输。宁夏、呼和浩特石化管道沿线需求低迷,资源大量富余,为保障炼厂后路,主要通过铁路外运至西南、湖北、湖南和山西等地区。云南石化建成后,除昆明属地资源由公路发运外,剩余省内资源基本通过管输辐射。

2.2 管网增输潜力分析

在现有供需格局和公路运价不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基础上,成品油管道增输潜力就是将目前由铁路发运的油品向管输转变。2022年,西部地区成品油通过铁路发运2045万吨,铁路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兰州、银川、呼和浩特,以及广西、川渝、云南。

在广西、川渝、云南等地区,管网铺设规模成熟,且中国石化公司作为该区域主要托运人,西南地区管网增输潜力体现在国家管网统筹协调下,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互联互通、合作并网层面,铁路替换作用不明显。考虑到西北区域成品油管线规划较早且以铁路运行为主,该区域管网增输潜力体现在管网延伸建设层面,可考虑以管网延伸替换铁路发运。在内蒙古地区,呼和浩特石化资源除属地供应外,主要通过铁路向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地区发运;宁夏石化资源除属地供应外,主要通过铁路向甘肃、青海及西南地区发运;兰州地区资源除属地供应与管输进线外,主要通过铁路向青海、西藏地区发运。在这其中,兰州地区颖川堡216万吨、永登21万吨,银川南225万吨,呼和浩特沙良166万吨,总计628万吨油品的铁路运输量通过成品油管网线路优化互通后,可转为管道运输量(见表2)。

表2 2022年西部地区铁路发运成品油情况

3 管网线路规划研究

近年来,国家管网集团大力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建设,打通跨区域调运通道,管道干线及其附属油库将成为公共资源向社会各方开放使用,成品油管网运营模式将由国有企业附属模式加快向市场化演变。在此背景下,西部成品油管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整体行业来看,管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缩减成本支出,用于加大品牌优势、仓储优势、营销优势,为积极做好拓市扩销,促进物流整体优化奠定良好基础。结合管网增输潜力中对西部地区运输格局的分析,西部成品油管网线路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思路:一是重点结合西北地区铁路远距离发运路线,依托现有成品油管道,开展管道延伸思路研究;二是在国家管网集团承接输送中国石化成品油管道的基础上,由国家管网集团牵头组织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两大重点客户开展物流优化合作,推动管网、油库互联互通。

3.1 管道延伸研究

3.1.1 宁蒙地区

目前西北地区成品油管道主干线包括西部管道、银巴管道、呼包鄂管道及新管道。针对目前宁夏、内蒙古地区(以下简称宁蒙地区)属地市场需求不足,大部分资源需要远距离外调至甘肃、青海、西藏地区的情况,可研究将宁蒙地区成品油管道联通,进而将铁路发运量向管输量转换。

结合宁夏、内蒙古炼厂资源通过铁路向甘肃、青海地区发运的实际,依托目前呼包鄂、银巴管道开展延伸(见图1),建设呼和浩特—银川—兰州成品油管道,依托现有呼包鄂管道线路,将管道周边新贤诚油库与管道末站鄂尔多斯区域的东胜油库联通,以新贤城油库为节点联通临河油库;通过临河油库向南联通银巴管道末站乌海油库,打通银巴管道反输工艺,成品油资源同时在宁夏地区汇聚,拓展宁夏—中宁—白银—北滩管线,自此将宁蒙地区资源通过管道向兰州地区集结,替换现有铁路向甘青地区发运成品油。

图1 宁蒙地区成品油管道输送现状及延伸思路

按照当前呼和浩特及宁夏石化铁路发运呼银兰管道沿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地区铁路量测算,管道年进线量可达到165万吨,若管输费按照0.18元/吨·千米计算,与铁路发运相比,年均节约物流成本1.1亿元(见表3)。

表3 宁蒙地区铁路及管道运输成本

3.1.2 青藏地区

针对目前青藏地区,特别是西藏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兰州地区铁路发运满足,结合近年来青藏铁路通货能力受限,以新管道新线建设为契机,可研究建设兰州—西宁—格尔木成品油管道(见图2),依托中国石油现有青海海东地区曹家堡油库为管道首站,将管道向青海海西地区延伸至中国石油德令哈油库,并联通德令哈油库与格尔木油库,将资源在新管道首站101油库集结,替换原先兰州地区铁路向青海、西藏发运,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降低整体运行成本。

图2 青藏地区成品油管道输送现状及延伸思路

按照当前兰州地区铁路发运兰西格拉管道沿线铁路量测算,兰州地区管道年进线量可达到100万吨,按照管输费0.18元/吨·千米计算,与铁路发运相比,年均节约物流成本1亿元(见表4)。

表4 青藏地区铁路及管道运输成本

3.2 互联互通研究

目前西南地区成品油长输管道及管道沿线站库具备互联互通、并网运行条件,国家管网集团接管管道运营,将加速推进西南成品油管网互联互通不断深入开展。后期分三阶段(即库站联通、支线建设、组网运行)逐步推动国家管网集团西南和华南地区兰成渝管道、云南管网、钦南柳管道与大西南成品油管道并网运行,逐步形成西南地区成品油管网,推动区域物流优化。2022年西南地区成品油长输管道分输量见表5。

表5 2022年西南地区成品油长输管道分输量单位:万吨

1)库站联通。结合当前管道沿线库站分布,开展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两家公司库站联通研究工作,包括联通广西地区中国石油油库、中国石化油库及国家管网南宁油库;联通云南管网首站至中国石油安宁油库短管输工艺;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玉溪油库;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蒙自油库等。

2)支线建设。结合管网干线走向,稳步推进管道沿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站库支线建设,推进管网互联互通,包括铺设国家管网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辐射中国石油柳州、桂林、河池、久长、改貌、遵义及伏牛溪油库支线;铺设国家管网西南成品油管道南线辐射中国石油百色油库支线等措施。

3)组网运行。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沿线站库为联通节点,推动西南地区成品油管道互联互通,实现并网运营,包括以清华洞油库为节点,将云南管网向北延伸至攀枝花、凉山地区;以桂林油库为节点,将钦南柳管道、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延伸至长沙地区等措施,最终实现西南成品油“一张网”运行。

3.2.1 贵州地区

管道沿线共有3座中国石油油库,总库容15.4万立方米(见表6),目前均具备与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互联互通条件,后期通过管道可接收中国石化华南炼化企业管输来油。昆明—贵阳线反输工艺打通后,中国石化盘州、晴隆、安顺油库具备条件通过管道接收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来油。贵州地区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见图3。

图3 贵州地区成品油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

表6 贵州地区油库库容单位:万立方米

3.2.2 广西地区

管道沿线共有6座中国石油油库,总库容37.2万立方米(见表7),其中南宁、百色油库具备与西南成品油管道南线互联互通条件;柳江、柳州、河池、桂林油库具备与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互联互通条件。昆明—南宁反输工艺打通后,中国石化三雷油库、中国石油百色油库具备通过管道接收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来油的条件。广西地区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见图4。

图4 广西地区成品油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

表7 广西地区油库库容单位:万立方米

3.2.3 云南地区

云南地区成品油管道包括云南管网、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线及南线。考虑到云南管网与西南成品油管道走向基本重合,在沿线油库互联互通并打通西南成品油管道昆明—贵阳段、昆明—百色段反输工艺后,云南地区成品油管道具备汽柴油双线并网运行能力。云南地区成品油库见表8,成品油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见图5。

图5 云南地区管道输送互联互通示意

表8 云南地区成品油库

4 思考与建议

考虑到管网整体规划建设工作受各地区政策部署、资源结构、物流渠道、市场份额、价格变化、储运布局、运输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文研判分析后形成以下建议供参考。

第一,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成品油管道仓储布局,使之更加合理优化,建议由国家管网集团总部牵头,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团以及外部市场化资源地共同成立成品油管网线路规划项目组,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开展规划研究,编制完善全国成品油管网规划建设与互联互通方案,努力形成全国一张网运行布局,为国家成品油储、运、销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实行标签化管理。标签化管理是将不同来源、不同牌号的油品分别储存、分别输送,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批次内油品的质量指标和物性参数的稳定。但此模式需要管道首末站、注入站、分输站库等拥有充足的多种油品储存能力,需要足够数量和容量的储罐,同时还需要拥有完备的混油接收和处理设施,具备充足条件才能确保多渠道资源集输后管道运行平稳,满足各类用户需求,保障油品质量合格。

第三,随着成品油管道运营模式的加速变革,石油企业需要和国家管网集团共同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网运营协同协作机制。国家管网集团应实施管道运输的专业化运营管理,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的管输服务,推进双方在管道运行支持与服务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同时管网集团应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数据系统,客户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管道运行各类实时数据,准确掌握批次界面、油品质量、站场库存等关键信息,满足成品油管道运输需求。

猜你喜欢
管输发运油库
油库爆炸
多套提单如何确定发运日
仪长管输原油加工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试验研究
党建红 油库绿 和谐美
席海宏:管输+营销“双冠王”
管输天然气泄露模型定量分析应用
植物油库消防系统设计简介
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动车组发运
我国天然气管输定价机制研究
基于ETAP的海外油库发电机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