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024-03-14 10:56平胜王彦军
贵州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癌栓脉管组织学

平胜 王彦军

(1.西电集团医院普外科,陕西 西安 710082;2.渭南市第二医院病理科,陕西 渭南 714000)

胃癌(GC)是当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1]。研究表明,胃癌患者的病情不仅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也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全身免疫炎性指数(SII)是一种基于血小板计数、外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炎症指标,可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2-3]。本文主要探讨胃癌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胃癌患者,纳入标准:术前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术前未行放、化疗等相关治疗者;择期进行手术患者;年龄30~75岁;接受手术治疗且具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乏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影响治疗者;妊娠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计算:所有患者在术前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左右,采用枸橼酸钠抗凝30 min,采用3 000 rpm/min离心5 min。采用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计算公式: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2)病理特征调查:统计所有患者的病理特征,包括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同时调查与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等指标。

2 结 果

2.1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60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4.62±0.58)×109/L,淋巴细胞计数(1.68±0.21)×109/L,血小板计数(266.05±10.38)×109/L,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为695.09。取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最佳截取值为3 111.49,其中SII低值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3 111.49)45例,SII高值组(SII>3 111.49)15例。

2.2 一般资料对比SII高值组的性别、收缩压、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舒张压等与SII低值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3 病理特征对比SII高值组的病理分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II高值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与SII低值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理特征对比(n)

2.4 相关性分析在60例患者中,Spearsman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都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胃癌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n=60)

2.5 影响因素分析在60例患者中,以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作为自变量,以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作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胃癌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影响因素是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P<0.05)。见表4。

表4 影响胃癌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60)

3 讨 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能够反映机体全身或局部的炎性状态,可通过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来调节肿瘤细胞的炎性微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增殖等[4-6]。血小板与各种炎症过程密切相关,也可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抗原递呈作用[7]。

本研究显示在60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4.62±0.58)×109/L,淋巴细胞计数(1.68±0.21)×109/L,血小板计数(266.05±10.38)×109/L,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为695.09。当前有研究显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可作为多种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高低与腹部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8]。比如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增高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可诱导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可使得肿瘤细胞产生免疫逃避,可促使肿瘤细胞迁移。胃癌的演进是一个由良性到恶性逐步演变的过程,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早期检出胃癌与判定病情已成为了可能。本研究显示SII高值组的病理分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II高值组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等与SII低值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胃癌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影响因素是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P<0.05)。

总之,胃癌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相比病理学检查,全身免疫炎症指数是一种更加方便、敏感预测胃癌患者病情的指标。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文通过西电集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癌栓脉管组织学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六种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共享数据库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