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

2024-03-14 10:56陈睿杨佳蕾
贵州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顽固性白蛋白

陈睿 杨佳蕾

(1.碑林区中医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00;2.延安宝塔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延安 716000)

中风是造成国内外人群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共卫生疾病[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镇静止吐药、行为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但是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导致治疗预后存在差异[6]。甲氧氯普胺为一种止吐药物,也为多巴胺D2受体拮抗药,可加速胃内容物的排空,减少对膈肌的兴奋性冲动[7-8]。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以明确甲氧氯普胺的作用效果与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年龄40~80岁;无严重的造血功能异常。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存在消化系统病变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先天性营养不良者;怀孕或者哺乳期妇女。根据随机1∶1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甲氧氯普胺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瑞匹坦治疗,每次口服阿瑞匹坦(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8212)50 mg,1次/天。甲氧氯普胺组: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每次口服阿瑞匹坦(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278)10 mg,1次/天。两组都治疗观察7 d。

1.3 观察指标(1)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愈:呃逆症状完全消失;好转:呃逆症状明显减轻、频率减少;无效:呃逆程度无明显减轻或频率无明显减少甚或加重。(治愈+好转)/组内例数×100.0%=总有效率。(2)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呃逆症状评分,0分:无呃逆;3分:每天呃逆发作少于或等于5次但不影响进食为3分;6分:每天呃逆发作次数达在6次到10次之间:9分:每天呃逆发作次数超出10次。(3)观察与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口干舌燥、心悸、心率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4)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4 mL,2 000 rpm/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0℃冰箱。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型)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含量。

2 结 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n(%),N=47)

2.2 呃逆症状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呃逆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变化对比分,n=47]

2.3 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变化对比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甲氧氯普胺组治疗期间的口干舌燥、心悸、心率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47)

3 讨 论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当前在临床比较常见,发病机制是中风直接/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发膈肌痉挛,引起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打嗝不止,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长时间呃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加重脑缺氧,也会损害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并危及患者的生命[9]。有学者为此将中风后呃逆的发生多为元气衰败、胃气将绝的征象,也是病情加重的征兆[10]。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呃逆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促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前白蛋白还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比如长链脂肪酸、类固醇激素、胆红素可通过与前白蛋白结合而被运输。当机体短期内蛋白质摄入不足时,机体通过肌肉分解释放氨基酸,供肝脏合成前白蛋白。但是当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时,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会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氧氯普胺组治疗期间的口干舌燥、心悸、心率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提高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由于经费问题,调查的人数有待增加,没有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综上,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促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延安宝塔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甲氧氯普胺顽固性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甲氧氯普胺对脑梗死鼻饲患者卒中后肺炎的临床疗效
托烷司琼针、甲氧氯普胺针独用及合用对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评价
足三里注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増液促动汤治疗顽固性便秘8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