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3-14 10:57郭伟周艳梅
贵州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危重缝隙病情

郭伟 周艳梅

(延安市人民医院 1.120急救站 2.疼痛康复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急诊每天需要接收的患者数量较大,且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危重、紧急,通常情况下患者因检查等需求,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转运。而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来说,其病情具有一定危险性,非常容易在转运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或者是出现窒息等问题[1]。通过相关调查统计可知,大部分的急诊危重患者都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且和平常状态下相比,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更高[2]。为此,需要重点关注院内转运环节,并且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完成转运交接,以提高患者急诊抢救的成功率[3]。本研究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此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本院抽取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病患神志清晰,无意识障碍。(2)病历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者。(3)研究对象均为急诊科到病房或手术室的转运交接过程的急诊危重患者。排除标准:(1)无生命危险需立即处理的患者。(2)转运过程中死亡者。(3)不愿加入本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无缝隙护理,建立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长及护理人员。(1)需要明确实际任务,病区主任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对实际的护理措施进行严格审核;(2)转运前:转运前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高风险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并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针对意识清醒、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正常的患者,可详细向患者讲解院内转运的目的及方法,避免造成患者恐慌,引起生命体征波动。转运前妥善安置患者导管,并检查导管通畅性及衔接紧密,对于需要采用持续微泵输入的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微泵电源的充足,防止转运过程中出现电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准备好各种备用药,并对相关医疗器械的运行及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状态正常并与导线连接。安排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护士组成院内转运陪同小组,对患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携带足量的相关药物。(3)转运中:搬运患者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际情况选择搬运人数及方式,对于骨折的患者在搬运过程中需避免骨折断端活动,并合理应用夹板固定、包扎处理,同时在搬运患者时需由一人稳定患者携带的相关导管,并平稳搬运相关仪器设备。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根据患者的转运护理需求、体位合理分配陪同人员空间分布,由一位护理人员站在监护、支持设备侧,进行设备仪器相关操作,一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头偏一侧,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并维持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转运途中,护理人员需要有意识的竖起床栏,由此达到一定的约束目的,做好相应的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出现坠床、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4)转运后:成功转运至病房后,急诊科护士需要协助病房护士,一同将患者良好、稳妥的转移至病床,并完成详细地交接工作,急诊科医生主要向病房意识交接患者病情相关情况及目前采取的相关治疗措施。观察指标与研究[4]中的一致。

2 结 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干预组在护理质量评分上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对比

2.2 比较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3 比较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本身处于不平稳的状态中,加上在院内各科室间转运,很容易发生各类并发症,甚至是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5-6]。为此,在转运的过程中,应对院内转运交接实施有效管理,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8]。因院内转运具有一定风险,为此成功转运对减少危重患者致残率与致死率有重要意义,而在转运期间,医护人员应对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以提升患者生存率[9-10]。

本文研究显示,干预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和总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参照组;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无缝隙护理管理是由国外引进到我国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是指对患者的诊治过程实施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服务,以患者的需求及满意为目标,以患者为中心,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该种护理模式可对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进行准确评估,并准备好院内转运途中的相关物品,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到目的地。围绕转运前、转运中及转运后三个阶段展开无缝隙护理,从而起到良好的预防及减少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同时临床还可不断对此进行研究,为患者进行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院内转运,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利益冲突说明/Conflict of Intetests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Ethics Approval and Patient Consent

本研究通过延安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IRB-2020-019),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猜你喜欢
危重缝隙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雨的缝隙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