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圩区“稻渔共生”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2024-03-14 07:04费小丽洪颖莹
南方自然资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圩区念念田中

◎ 费小丽,洪颖莹,施 洁

龙圩区水源丰沛、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广西南部主要粮食产地之一。近年来,龙圩区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打造“稻渔共生”生态绿色、高效循环立体农业,以点带面培育“稻+N”特色农业,走出一条具有龙圩特色的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

一、盘活撂荒耕地,打造高效农业

1.引入稻渔模式,促进农业生态化。龙圩区给予在水源充足、丢荒闲置的山沟田中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户每亩最高补助3 000 元,从而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依托“稻渔共生”种养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绿色生物链,亩均收益显著高于单一稻谷种植或水产养殖模式,为促进农业生态发展提供了示范。

2.保障项目用地,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稻渔综合种养、陆基养鱼、设施渔业等20 个渔业转型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2.71 亿元,落实土地77.33 公顷,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稻渔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稻渔生态种养助力稳粮增收

二、创新合作模式,增强民生福祉

1.强化科技示范。2018 年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广西首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稻渔种养工作站,探索稻田“一年多造、反季节养殖、冬闲田养殖”等生态共作立体高效的种养模式,深入研究稻渔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持续改良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2.联农带农发展。建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专业农机服务队,在整地、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务工报酬、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形式促进600 户农户每年增收5 000 元,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基本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三、“三产”融合,促进价值转化

1.提升“一产”。龙圩区成功申报粤桂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龙圩区“念念目望”稻渔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实现亩产干谷900 千克、田螺750 千克、禾花鱼125 千克,年亩产值达1.92 万元。

2.优化“二产”。建设粤桂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园,以生物处理中心为引领,结合禽畜动物粪便及秸秆处理需要,变废为宝,年生产20 万吨专用肥,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打造田中渔米、田中禾花鱼、田中螺等生态高端有机农产品品牌,推动产品增值溢价。

3. 拓展“三产”。打造念村“念念”系列、河步村“稻+河步鸭”、交村“稻+叶脉”等10个精品村和特色农业品牌以及“念念吾乡”农旅项目。近两年吸引游客10 万多人次,休闲农业旅游年收入达900 万元,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猜你喜欢
圩区念念田中
太湖流域圩区治理现状调查与思考
念念念念念念念念不忘
小小的世界
响铃和念念
浅谈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
山垄田中的田螺养殖技术
上海奉贤庄行地区圩区除涝能力研究
难以释怀的心结 《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