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体位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粘小管成形术后前房积血吸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03-14 09:29朱琳玲段蕊蕊赵丹丹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床头卧位高位

朱琳玲,段蕊蕊,赵丹丹,孔 雪

(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 一病区,江苏 苏州 215000)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手术治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1]。粘小管成形术(canaloplasty,CP),是以外路Schlemm 管切开术为基础,激光引导的导光纤维进入Schlemm 管, 360°Schlemm 管切开或扩张成形术,从而增加小梁网的生理性引流,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2],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手术成功的预见因素是粘小管回血预示着小梁网滤过通道通畅,术后前房积血发生率相对较高[3]。目前关于青光眼手术及前房积血患者的体位有半卧位、侧卧位、交替卧位、头高位等,种类较多[4],患者能否积极配合,保持体位、休息制动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2021 年06 月30 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接受粘小管成形手术的患者65 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头高位组33 例,其中男19 例,女14 例,半卧位组32 例,其中男17 例,女15 例。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数据以四分位数[p50(p25,p75)]表示。由差异比较结果可知,头高位组与半卧位组间性别、年龄和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知情同意,并且通过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准号20210109。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18~75 岁;(2)房角开房结构清晰可见,视乳头和视野、神经纤维层检查符合开角型青光眼诊断;(3)符合粘小管成形术手术指正并实施手术的住院患者;(4)对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晶状体半脱位、脉络膜脱落、眼内炎等行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2)住院期间因病情变化,需采取其他被迫或被动体位,不能配合完成体位的患者。

1.3 方法

1.3.1 两组共同的实施方案 (1)床头抬高角度及床垫:床头均使用床头抬高测量标尺,精确到床头摇起的具体高度,床垫厚10 cm。(2)用药及转运:两组患者术前30 分钟均使用镇静药苯巴比妥粉针0.1 g 肌肉注射,止血药酚磺乙胺注射液2 ml,0.5 g 肌肉注射,术后有前房积血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胶囊0.25 g 口服一日三次。主刀医生为同一术者,术后转运使用的转运工具均为轮椅。(3)体位护理:制定卧位巡视卡,每2 小时巡视体位1次,时间为24小时制,执行两种体位期间,头高位及半卧位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患者可采取两边交替侧卧。

1.3.2 头高位实施方法 病人仰卧由经过培训的眼科护士根据标尺将床头摇高或用支托物垫高至30 cm,按体位巡视卡时间表巡视患者,查看卧位的依从性,床头角度的准确性,及时调整并给予卧位角度的健康教育。

1.3.3 半卧位实施方法 病人仰卧由经过培训的眼科护士根据标识,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45°,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必要时,床尾可垫一软枕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触及床尾栏杆。护士按巡视卡时间表巡视,查看患者卧位的依从性,床头角度的准确性,及时调整并给予卧位角度的健康教育。

1.4 观察指标

1.4.1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采用睡眠障碍量表( 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 SDRS)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计分方法:量表共有10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 分五级评分法,总分范围为0~40。当划界值取14.5 分时,特异度为99%,灵敏度为97.9%,误诊率为1%。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

1.4.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积血吸收情况,每日查房根据Oksala分类法进行记录,前房积血分为3级,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 为1 级;占据前房容积1/3以上,不到1/2为2级;超过前房容积的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为3级[7]。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其中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交叉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数据以四分位数[p50(p25,p75)]表示,两组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治疗前后三组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Friedman 检验。结果均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差异比较表2 显示由差异比较结果可知:组间比较,术前及出院时眼压头高位组和半卧位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一天半卧位组眼压高于头高位组(P<0.05)。组内比较,头高位组术前、术后第一天,出院时眼压差异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可知,两组术后第一天及出院日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

表2 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积血差异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积血吸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积血程度均较轻,按照Oksala 分类法半卧位组2 级前房积血1 例,其余均为1 级前房积血(积血量 ≤ 1/3)。由交叉表卡方检验结果可知:头高位组与半卧位组前房积血在出院日吸收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由差异比较结果可知,睡眠是否充分、中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醒后不适感和总分头高位组均显著低于半卧位组(P<0.05)。睡眠质量、睡眠长度、早段失眠,频度、早段失眠,程度、末段失眠,频度、末段失眠,程度头高位组与半卧位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SDRS)差异比较

3 讨论

3.1 两组体位患者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头高位组术后眼压高于半卧位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低于患者术前眼压水平,粘小管成形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这与张赟[3]的研究相一致。本研究中头高位组眼压在术后第1日高于半卧位组,这可能是由于半卧位往头高位或者平卧位改变时,下腔静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有利于静脉血回流,此时回心血量约增加30%,这使得心输出量相应增加,收缩压增高,导致眼动脉压增高,脉络膜血管床容积增加,使得眼压上升[8]。但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11~21 mmHg(1mmHg=0.133kPa),且差异较小,也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关系。国外的研究普遍认为,不管是正常人群还是高眼压症或青光眼患者,检测的仰卧位的眼压均较坐位时升高。但是,Anderson[9]在一组疑似青光眼和未经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中发现眼压无变化,对于抗青光眼手术对眼压随体位变化的影响,目前的研究结论也不统一[10],因此体位的改变是否对抗青光眼术后患者眼压是否有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 两种体位均能促进前房积血吸收前房积血可导致眼压升高,原因是红细胞阻塞小梁网或血凝块引起瞳孔阻滞可叠加房角关闭,严重的长期眼压升高可损害视神经和角膜血染[7]。目前临床上针对前房积血的治疗原则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继发出血和并发症。在体位方面包括睡眠期间采用半坐卧位较多,其目的是借重力使血液下沉,防止血液蓄积在瞳孔区促进前房积血从Schlemm’s管排出,加快积血吸收并减轻颈部及眼球静脉充血,从而减少出血和并发症[11]。本研究显示两种体位均能促进积血吸收,这可能与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积血程度较轻有关。

3.3 头高位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半卧位本研究显示,头高位患者与半卧位患者在睡眠是否充分、中段失眠,频度、中段失眠,程度和醒后不适感等方面均优于半卧位组。半卧组患者易感到疲劳,容易出现失眠和腰酸背痛等反应,部分患者易产生焦躁情绪,难以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不易配合治疗,这也是影响患者睡眠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结果与梁轩伟[7],蒋琪霞[12]研究相一致。头高位患者在睡眠中的体位更接近于正常人的睡眠习惯,尤其是针对前房轻度积血的患者,在积血得到吸收的同时,使得患者在执行卧位时有较好的舒适度与依从性。

4 结论

本研究得出粘小管成形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水平。采取半卧位及头高位均能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针对1 级前房积血患者,头高位相较于半卧位患者睡眠质量更高。选择半卧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睡眠习惯及耐受性等综合考虑。由于本研究中的病例数有限,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我们将会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两种体位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积血分级患者中的效果。

猜你喜欢
床头卧位高位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高位算起更方便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瞧,床头有颗星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