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的策略

2024-03-15 04:26许冰倩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花灯民俗文化课文

许冰倩

新课标重视将民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将民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助力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引入生活元素,渗透民俗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通过直截了当进入主题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降低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和教材课文进行融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消化学习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各地不同的美食,体现我国的民俗文化。比如,江苏省常州市有“龙城”之美誉,常州市有许多地方传统美食——银丝面、酒酿元宵、桂花大麻糕、马蹄酥、青果虾饼,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将江南水乡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江苏省南京市这座城市的特色美食——南京大排档狮子头、盐水鸭、皮肚面、鸭油酥烧饼,非常受消费者欢迎。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民俗文化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强化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在介绍各地美食的过程中,配合相关的图片、视频,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美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阅读文本,渗透民俗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指导学生以关键词汇和句子传达民俗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在标记完自然段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辨认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用波浪线画出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写得好的原因。接下来,教师挑选课文中的个别句子进行讲解,适时渗透民俗文化,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人民过春节的时候有泡蒜的习俗,并且要将蒜泡得绿油油的,好看极了。从另一個侧面来看,作者写出了北方人在吃饺子时有吃蒜的习惯,与南方人相比,饮食习惯的差异跃然纸上。又如,“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句式是“有的……有的……有的……”,描绘了作者正月十五在街上看到的情景。这一天,到了新年的尾声,街上的店铺都开起来了,都挂起了灯笼,为了是讨一个新的好兆头。作者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北京正月十五的热闹景象。

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到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对比南方城市的春节习俗,思考北方和南方在民俗文化上的差异,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基于教材延伸,渗透民俗文化

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时,教师以“腊八粥”为主线进行教学,可以将“腊八节”和“春节”“除夕”“元旦”等节日联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怎么度过这些节日的、有哪些事情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时渗透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民俗文化融入课外实践活动的策略

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活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然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交流,谈谈自己对某个民俗文化的看法。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元宵节花灯,可以在花灯上题诗,也可以在花灯上绘制蜡笔画、水墨画。在学生制作元宵节花灯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常州“打花灯”的传统民俗文化,指导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元宵节通过文字、图画等形式在花灯上呈现,以此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民俗文化融入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还能助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花灯民俗文化课文
看花灯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挂花灯
背课文的小偷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做花灯
闹花灯
背课文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