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词语教学策略探析

2024-03-15 04:26李运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段学情新课标

李运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属于最活跃的因素,词语教学既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又需要有灵活机动的策略,才能在夯实词语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依据学段目标梯度教学

词语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新课标在三个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对词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为教师教学设置了不同的梯度,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词语教学。

其次在第二学段突出方法教学。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的词语学习要求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显然,“理解”词语的意义成了这一学段词语学习的梯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多种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就是对接新课标提出的词语学习要求。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句子“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中的“凌乱”,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凌乱”的景色一般是谈不上什么美感的,在课文句子中用来表达一种独特的美感——金黄的梧桐叶紧贴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带来的是一种不规则的美,自然、随意,像许多调皮的孩子争着把一双双手掌印在水泥道上,各式各样。学生理解这样的词语,仅仅看字典、词典的解释是不够的,还需要联系生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理解它的正确含义。

再次在第三学段突出品读教学。新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的词语学习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指向品读文本中词语表达效果的学习,从梯度上看以自主品读、体悟为主。如教学《杨氏之子》,课文的结束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未闻”一词,初看是“没听说”,这样的表达需要放在整个语境中品读,才能充分体现杨氏之子这样说的妙处——巧妙回复孔君平暗含的考查,还给孔君平留足了面子。

二、结合学情特点以学定教

在词语教学中,仅有理解词语的方法还不够,毕竟方法是抽象的,而学情是变化的。教师要依据学情变化,尤其是结合课堂生成资源,适当调整词语教学的方法。

首先在先学后教中适当调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预学,其中就包括对词语的自主学习,这是课堂上学生进一步学习词语的基础。教师需要指导的是学生没有理解到位或者理解上有偏差的词语。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小沙胆小“……还怕剃头”,学生在预学中理解“还”时,把“还”当成了“更”的意思;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还”在这个句子中,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有的是意外的意味,說的是让人没想到的意思。

其次在课堂生成中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学生理解词语出现“意外”的情形,需要教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有“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学生认为课文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此处“他的儿子”不如“我”简洁明快。对此,教师需要指出:此处用“他的儿子”来写,能够突出“苦心人”是父亲,体现了作者对父爱的真切感受。

总之,在小学词语教学中,教师既需要重视落实学段的不同要求,又要重视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让词语教学扎实有效。

作者简介: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段学情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