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石雕艺术创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4-03-16 14:51许剑腾
东方收藏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文化传承

摘要:当代石雕创作,在匠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呈现中可窥见其思想与品格,亦能看出创作者对宏观世界的理解和感悟。石雕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建立在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历史人文背景之上。唯有厘清、看懂时代的发展方向,才能掌握审美共性、把握创作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文章从石雕艺术的变迁之路、文化传承在石雕艺术中的具体展现、个人的石雕艺术观、推动石雕艺术创作的策略四个方面探析当代石雕艺术创作实践,以期给从业者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石雕艺术;文化传承;思考实践

匠心造物,汲古出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深深根植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精神血脉,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对于当代石雕艺术创作者而言,若离开传统,创造便无从谈起。前人积累的经验保留在其中,是我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重要资料。在石雕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是一代又一代石雕艺人在复古与创新中的曲折前进。

笔者从事艺术创作,对古今中外优秀的传统艺术十分着迷,曾到各地博物馆看藏品,对着它们进行现场泥塑和临摹雕刻,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有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如果没有汲取传统艺术的营养,自己的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不断探索,实现石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重组与嫁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梳理和探究石雕艺术创作之路,进而丰富石雕的表现形式,重塑石雕艺术的当代美学意义。

一、石雕艺术的变迁之路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造就了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美术。石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不同朝代的石雕艺术风格各异,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秦代石雕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短暂而又辉煌灿烂的一瞬,当时著名的石雕,据《三辅黄图》记载,有刻于咸阳横桥的古力士孟贲石像等。遗憾的是,这些遗迹早已荡然无存。汉代石雕注重细节刻画,如霍去病墓石刻群,以简洁的线条表现动物形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隋唐时期,石雕艺术进入鼎盛,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大型石窟艺术的兴起,彰显了石雕艺术的繁荣。这些石窟中的佛像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内涵。宋元时期,石雕艺术逐渐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作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及至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逐渐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作品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更加注重艺术性和创新性,在园林、寺庙等建筑中大量使用石雕进行装饰,且风格各异、技艺高超。

对于石雕艺术而言,既有独到的工艺特色,又充分体现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石雕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在不同时期,石雕艺术的类型、样式和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不同的用途需要、审美追求、社会环境等,都在制约着石雕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演变。

在当代石雕艺术创作中,如何从传统石雕艺术中汲取养分进行创新,无疑是当下的时代课题。

二、文化传承在石雕艺术中的具体展现

纵观中华文化脉络,许多艺术作品无不深刻体现出古代先民的价值观,并贯穿着中国艺術的发展脉络。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汉代石雕作品“马踏匈奴”,被公认为是中国石雕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中的战马,筋骨强健,四足如柱,昂首屹立。马腹下的敌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蜷曲,作狼狈挣扎状,零乱的须发更显得惊慌失措,带着既不甘心就缚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古代匠人使用娴熟的刀法雕刻出马匹的强壮之体,可谓形神兼备。其采用圆雕、浮雕以及线刻的综合方式,使作品显得朴实、浑厚,题材处理大胆巧妙,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概括性。

对石雕技法而言,沉淀传统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创作基石。上古先民对图腾有过描绘,到了商代青铜器大发展时期,抽象、简化的表达手法达到顶峰,为后世所周知,故给人以“博古均来自青铜器”的错觉。青铜纹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内容与形式都为笔者的石雕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它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别致的图纹构成形式美。这些纹饰巧妙地将点、线、面有机结合并进行排列,形成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的条理之美,是石雕艺术理想的参考模板,影响了无数的艺术创作者。

在石雕艺术表达中,飞禽、瑞兽、文字、云气、人物、几何形相互穿插结合,显得气势磅礴、华美壮丽。纵观艺术史,宋代美学极具视觉和精神上的美感,令无数人推崇和向往。这一时期的器物简约淡雅、纯粹透彻,其美学在石雕中亦有充分的展现。

北宋晁补之对画家描绘物象提出要求:“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现代美学家李泽厚则将其上升为“无我之境”。古人重视营造虚境,注重对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虚”不仅映衬着实,而且传达着意境,这种意境在当下寿山石雕的薄意作品中时常能够看到,薄意技法与宋画的审美意境是高度契合的。潘主兰曾说:“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薄意需要独具匠心,“匠”为传统、文化和技法;“心”为意境,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体验。寿山石雕作品中独特的巧色和留白不雕琢,承袭了宋画的写意风。绘画的目的不在于描绘对象,而在于刻画神韵。同样,石雕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物象的神韵,并传达出雕刻者的主观情趣,这与宋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传统文化的美学传承,以其独特气韵影响了无数雕刻家,审美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穿越千年,至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三、个人的石雕艺术观

中国传统审美重神似,追求一种“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力求用有限表达无限,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其思想特色是和谐之美,它对中国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寿山石雕艺术中,结合了各种雕刻艺术的精髓,主要有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浮雕等形式。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果等。传统美学中的重“意”轻“形”,对寿山石雕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寿山石雕艺术家在创作时通常不会过分拘泥于“形似”,而是在石雕“形”的基础上体现抽象的神韵,追求“以形写神”。笔者在创作石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挖掘和表现作品的深层神韵。近些年,笔者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通过各种技巧表现出物象的神韵。每块石料的纹络、色泽、形状各不相同,笔者通过相石,充分发挥石料固有的特色,因材施艺,对石料反复揣摩、推敲,力求使造型自然生动。

如石雕作品《天问》(图1),取材金冻石,以刻画屈原的《天问》为题材,哲学意味浓厚。整件作品色彩以黄、白为主,白色部分雕琢屈原的容貌神态:昂首时眼神坚毅,胡须在风中飘扬,一袭长袍儒雅自适。背后的黄色部分,笔者则构思成摊开的书简,并篆刻屈原《天问》的部分内容,这既表现了屈原渊博的知识涵养,又体现了他大胆疑古的求知精神。

融古代文化于当代石雕创作之中,亦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些年,笔者还研究了大量的佛教造像,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优秀作品“刀法简练,造型传神”的特点,并将其运用于笔者的石雕创作中。佛祖的慈悲智慧、法力无边;观音的凝睇静思、隽逸超尘;罗汉的知睿深邃、闭目思禅……佛造像以不同的形态深刻影响着笔者的石雕创作。

如石雕作品《九应直》(图2),取材青田石,整体色彩以白色和橙色为主,雕刻灵感取自《十六应真阿罗汉图》和《石涛大士百页罗汉图册》,人物线条古朴、面部神态生动,富有情趣。罗汉们两人或多人一组,置身于山谷之中,或行或坐。人物形貌有别,姿势各异,生动自然,飘逸洒脱;高处崇山峻岭,山间泉水飞流,直入深涧,迂回盘桓。这些人物造型对笔者的创作影响颇深,研究这些人物圆雕的神情和造型让人受益匪浅。

综而述之,经典佳作皆是笔者的学习母本,通过学习对石雕神韵的刻画,分解和消化每一个细节,从而达到通过细节塑造神形兼备的作品之目的。

四、推动石雕艺术创作的策略

进入新时代,石雕题材表现更为多样化,除了诸多仿古作品,还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无论是文人意味的古雅,还是哲学意味的浑厚,都颇具东方审美情趣,可谓格调高雅、风韵独特而又多姿多彩。

當下,石雕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石雕艺术而言,创作者需要夯实文化基础,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对原有的题材形式进行升级,使之既符合当代审美,又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

笔者认为,推动石雕艺术创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创新石雕艺术理念,在保持传统石雕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艺术理念和创意,使石雕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个性化。这就需要石雕艺术家不断关注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

二是拓宽石雕艺术题材,将石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相结合,拓宽创作题材的表现范围。例如,可以将石雕作品与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将石雕艺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相结合,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三是提升石雕艺术技艺,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雕刻技艺和工具,提高石雕作品的精细度和表现力。例如,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石材的加工和雕刻,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技艺,丰富石雕艺术的创作手段。

四是加强石雕艺术的推广和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加强石雕艺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石雕艺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例如,可以在博物馆、艺术展览、文化节等活动中展示石雕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欣赏。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石雕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石雕艺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五是培养石雕艺术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新一代石雕艺术家和技艺传承人。例如,可以开设石雕艺术专业课程和培训班,提高石雕艺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比赛、展览等活动,发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和技艺人才。

以上策略建议尚有不足之处,笔者希望借此可以推动石雕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使石雕作品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为石雕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结语

笔者自学艺开始,便与石为友。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笔者看来,“造化”是指大自然,是周遭一切我们可借鉴的事物;“心源”则指内心感悟,是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体悟和感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理解和继承前人伟大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是石雕创作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周华诚.造物之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杜廼松.青铜器的起源与西周青铜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02):10-16+92.

作者简介:

许剑腾,1972年出生,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伟国。现为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莆田市工艺美术师、莆田市名艺人、莆田市金牌工人、莆田市寿山石行业协会理事、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其石雕作品题材多变、独具一格,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会并获奖。

2003年,作品《钟馗》荣获上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2011年,作品《英雄儿女》荣获首届中国·莆田上塘珠宝玉石雕刻文化艺术展金奖;2014年,作品《吉祥博古》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2015年,作品《布袋弥勒》荣获中国玉·石雕刻艺术“百花奖”铜奖;2016年,作品《达摩》荣获安徽(池州)九华山佛文化用品博览会金奖;2021年,作品《如雷贯耳》获得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金奖;2023年,作品《天问》荣获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金奖,作品《九应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银奖。个人论文《先相石理,后审形色》登载于2013年第3期《海峡工艺美术》杂志。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文化传承
农村薄弱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生本之美
初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