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民众:抗战时期广西学生军的报刊活动

2024-03-17 23:06李时新张佩琪
传媒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油印日刊曙光

李时新 张佩琪

广西学生军系新桂系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半军事的抗日救亡团体,目的在于“培训抗日干部,宣传民众,组织群众,配合正规军作战”[1],前后共有三届。第一届成立于1936年,存续仅月余;第二届于1937年10月组建,奔赴湖北和安徽等地配合第五战区作战,1940年结束;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后对广西形成威胁,新桂系又于11月组织第三届学生军,动员民众保卫广西,时称“广西学生军”。第三届学生军组建之初先后成立了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以及女生队(后分配到三个团),于1939年1月开赴桂林集训。2月初,由于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军训提前一月结束,分派到桂东、桂东南各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春,第一、二团疏散到隆安下颜整编,建立学生军团;7月整编结束,分派到左右江前线和敌后工作,1941年8月解散。本文主要探析第三届学生军(团)的办报活动以及如何抵近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

一、广西学生军的工作区域与办报活动

广西学生军从桂林集训到下颜整编直至最终解散,办报是其工作的重要方面。广西学生军工作的区域和移动的轨迹也就是其办报活动的范围。为了有效地完成“宣传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的任务,广西学生军被分配到其来源地工作。具体来说,第一团团部设在平乐,其工作区包括怀集、信都、钟山、贺县、八部、富川、蒙山、荔浦;第二团团部设在桂平,其工作区包括梧州、岑溪、容县、北流、郁林、陆川、博白、兴业、平南、贵县;第三团团部设在宾阳,其工作区包括南宁、来宾、迁江、横县、永淳、武鸣、扶南、绥渌。[2]

据相关研究,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在1940年有85种,每期发行24252份。[3]1941年上半年总共有87种,其中日报11种,三日刊26种,五日刊8种,周刊21种,旬刊11种,半月刊10种,每期达三万多份。这些报刊分布在桂东和桂南的25个县,包括贵县、平乐、蒙山、贺县、钟山、怀集、梧州、藤县、苍梧、玉林、兴业、陆川、平南、信都、桂平、博白、岑溪、宾阳、邕宁、横县、永淳、隆安、北流、武鸣、上思等,占学生军到达并活动的55个县的45.5%,占当时广西全省99个县市的四分之一。[4]办报单位从学生军司令部到各团、各大队和女生队,每级单位都办有一种或数种报刊。[5]学生军的抗日工作推动了报刊的广泛的地域分布。

同样以1941年的统计数字来看,这些报刊,一类是以学生军为对象的内部报刊,约占30%;一类完全面向社会,占25%;还有一类内外兼顾,占45%。[6]也就是说,接近一半以上的报刊以社会各阶层人士为读者对象,这无疑促进了报刊的下沉和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

由上可知,广西学生军特别重视且善于运用报刊这种现代传播媒介,报刊的数量和发行量不断推升,在广袤的桂东、桂南农村以及战地广泛分布,走向民众。

二、凸显地方性与加强读者黏性

据《桂政纪实》记载:“广西新闻事业,在文化建设中,发展较迟。在抗战以前,除省会所在地有一规模较大、设备较良之日报外,省内各重要城市,为柳州、梧州、龙州等,所出日报,大都因陋就简;其他各县,更无论矣。”[7]如在怀集乡村,除了来自外县的一份三日刊《平民》外,“其余根本就看不见广大的工作者,因而民众也得不到适当的精神粮食”[8]。不仅报纸稀缺,即便有报,投寄时间也是严重滞后。如桂平县的浔旺乡离县城几十里,消息较为闭塞,《桂平日报》从县城寄到当地一般要二三天,桂林和重庆的报纸所用时间更长。[9]学生军创办的报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作地区缺报或少报的状况,乡民也能接触报刊,了解抗战形势,汲取各类知识。至1940年,有的报纸已出版三百多期,有的达百余期,有的有十期或者几十期,有的仅五期左右,各报存续时间不同,但累计“已有成百多万份的报刊散布在城市、乡村、战场、敌后去了”[10]。

(一)编辑方针贴合地方和民众

一是注重地方性。报纸的地方性或曰地方报纸不发达,“大部分乡村民众不知道世界大事,不知抗战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政府的命令也无由下达,无由使民众彻底了解,少数不良官吏可以任意曲解政令,作出与抗战不利的事情”。[11]因此,“一个地方报纸,只要不失其地方性,总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的”。[12]学生军报刊总是将地方新闻安排在第一版。社论也以讨论地方问题为主,在批评地方问题时不是消极指摘而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13]如信都的《火把》五日刊和《迎击队》三日刊以及怀集的《大众报》三日刊和《怀集日报》都刊有本地当天的新闻,社论等文章也具体针对读者生活上的需要,因而颇能吸引读者。《曙光报》自迁至左右江地区也相当重视本地新闻,博得读者的欢迎。

二是适应读者的文化程度和阅读兴趣。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将本战区战讯、地方新闻或一些与民众关系密切的突发事件放在重要的版面;同时,对电讯采取精编主义,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综合或删减;最后,副刊注意反映民众的生活和其他切身问题,指导广大的读者练习写作,成为报道本地新闻的投稿者或通讯员。[14]如,鉴于市面缺少适合大众口味的刊物,驻梧州的学生军除了出版免费订阅的油印《大众小报》,还创办铅印的《好好睇》半月刊,“使大众普遍得到精神粮食”[15]。而第一团第三大队的《大众报》“内容方面比较特色的有‘好好睇’一栏,专为一般劳苦大众而设,特用广东俗语写作”[16]。驻平南县大安镇的第二团第一大队学生军出版的油印《大安报》三日刊主要针对穷苦的群众读者,“内容和形式均远胜于《平南报》”[17]。有的专请名医开辟“医药顾问”专栏,为病友服务。[18]

三是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一点也是针对当地民众文化程度低、识字不多的实际情况。如,编辑电讯转换成易于接受的白话或方言,发表的评论也力求通俗、简洁、精练。如《火把》注意用广东俗语写文章,还开辟“老百姓”专栏,用浅近的语言解释与农民的生活有关的法令;《曙光报》 则提倡写篇幅短小的文章,“在内容上努力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要”[19]。

(二)建立稳固的编读关系

为了加强对本地情况的报道,更好地服务读者,同时提升报纸的订阅量,学生军报刊十分注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怀集日报》认为“编者与读者的联系非常重要”,因而特别重视读者来信,尽量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一方面报纸能够贴近本地实际,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性,“本报对地方上任何突发事件都加以详细的分析与提供意见……因为它能针对某一地方大的事件尽了舆论的责任,所以甚能引起读者之注意”;另一方面也受到读者的爱护和支持。“我们每当发报之后,随时都可看到许多读者在街头巷尾详细的阅读。”当报纸遭遇财力困难时,有读者慨然相助。如中洲乡一位读者就向报社捐助桂钞十元,还热心地请乡参议员在参议会上提议为报纸拨款。旅居外县的怀集人也经常写信询问报社的情况,并提供改进的意见。由于编读联系紧密,“我们各乡的投稿者,都是尽义务的,然而他们仍是不间断的投稿”。[20]

如果说民众主动投稿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通讯网,那么许多报纸则有计划地铺设自己的通讯网。《怀集日报》的办法是在每个乡都聘请一位通讯员,这样组成一个覆盖全县的网络,也因此“我们的地方新闻,并不见得怎样缺乏”[21]。同样,《火把》 也比较注重组建通讯网,“由深入每一个山脚的工作小组的手里,报道出农村最底层的生活来”[22]。

(三)扩大发行量和读报人数

学生军创办报刊主要在于交流工作经验和宣传抗战,发挥动员和组织民众的作用。因此,提高发行量不在营利而在益智,而前提就是保证报纸质量。由学生军第二团办的《曙光日报》(后改为两日刊)因其内容丰富精彩,“握三区(即浔州、玉林和梧州)新型报的牛耳,也就是青年们所最热爱的”,成为“西南新型油印报的模范”,每天销量都在1000份以上。学生军报刊扩大发行量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赠阅或张贴,二是售卖。《曙光报》创刊后在附近各乡村张贴,应学生军、驻地附近的乡村政府、学校、民众和临近驻军的要求,免费赠阅;后来需要者越来越多,乃改为正式订阅,对外发行,仅收取成本费。桂平县的生活书店成为《曙光报》的寄售处,每天销售数十份。[23]1940年五六月间,《曙光报》随军转移到下颜继续出版,发行至左右江沿岸以至宾阳、武鸣一带十多个县。[24]据统计,《曙光报》在油印阶段最高发行量达四千余份,在南宁改为铅印日报后保持在四五千份。“一个地方小报,当时能够达到这样的销售量,是很少的。”[25]

在七七事变爆发二周年纪念之际(即1939年),信都的《火把》发动义卖献金运动,三天之中在九乡一镇共售出七百多份,收得五百多元的献款[26];容县的《容县日报》、博白的《大家看》三日刊、陆川的《大众之友》三日刊、郁林的《好百姓》三日刊和《玉林青年》也发起义卖,平均收入在四五百元[27],既支持了抗战,又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和发行渠道。

三、克服业务、物质和技术问题

广西学生军大多来自大学和中学等单位,并无多少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日军封锁和地理阻隔,纸张、蜡纸、油墨等印刷所需物资匮乏。在“青记”襄助以及自身勉力之下,广西学生军克服了办报中的难关。

(一)“青记”和国新社帮助提升业务水平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和以“青记”骨干为基础组建的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是中共领导下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和通讯社,由范长江、陈同生、孟秋江等创办。由于新桂系对中共保持友善合作的态度,两个组织于1938年先后迁到桂林办公。学生军由新桂系组建,但有不少中共党员参加,他们在学生军中发挥领导作用。“青记”和国新社为学生军报刊培养骨干力量提供了许多支持。学生军在桂林集训、分派到各地之前,国新社挑选一部分学生担任通讯员。这些学生在每个星期日前往国新社听社长范长江讲授新闻报道与写作知识,范长江建议大家订阅《新华日报》和《救亡日报》,提高业务水平。这两种报纸也支持各大队的报刊。不少大队的报刊的电讯和稿件都剪辑或转载于这两份报纸。“青记”还在桂林举办战时新闻干部培训班,为学生军培训新闻干部五十余人。[28]“青记”还指导成立曙光报分社,由中共地下党员负责,发展和培养了一些年轻有才能的记者和编辑人员。[29]范长江和陈同生等得知《曙光报》工作人员编报艰辛,寄来热情的慰问信,一期不落地寄送他们主办的国际新闻社的稿件,表示支持。[30]

(二)就地取材,自产油墨和纸张

由于学生军工作任务的关系,学生军报刊大多创办于崇山峻岭、竹木幽深的县城墟镇,这里尚处于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状态,通往外界的道路时通时阻,各类物质匮乏,文化闭塞,办报困难重重。“因材料的困难,也就有许多(报刊)夭折了”[31];但报刊工作人员肩负抗战宣传的使命,工作热情高昂,想方设法维持和巩固报刊的出版。

在岑溪,学生军积极推动,再加上当地机关赞助和合作,创办了《岑溪日报》。学生军接着创办《号角》旬刊和《哨兵》三日刊,但由于材料贫乏,几乎都停刊了,“但他们并不因此而灰心,他们还在困苦中奋斗着”[32]。

在桂东南地区,以前办报使用的纸张和油墨等都从香港经陆路运输,广州失陷后改由广州湾(今北部湾)运入,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成本猛增,如80张一刀的纸张涨至国币6元。感于经费捉襟见肘,报刊工作人员将一部分伙食费和饷项(按百分之几列支)充作办报经费(许多绅士也自动捐助)。他们又就地取材,发明了用土材料配置的油墨,改用土纸。[33]

在平南县大安镇,学生军依靠每人每月节省的3元膳余,加上一小笔捐款和区公所提供的刻写钢板,办起了一份刊物——《大安》,主要赠送给各机关团体,打破了大安无报的历史。后来,他们获得广西银行大安办事处负责人10元桂钞的支持,将刊物改为《大安报》三日刊。他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和经费。由于印刷工具和技术不好,几次险些停刊;他们修理一个废弃的皮辘替换使用才渡过难关。洋纸、蜡纸、油墨价格飞涨,每月不到40元的办报经费非常窘迫;同时,膳余透支,伙食要靠赊账才能维持。由于资金短缺,每期只能发行一百多份。即便如此,每逢纪念日,报纸都要加印两版,并配上木刻漫画。如何纾解经费窘迫问题?一是征求订户,每月每份2角,获得二十多个订户;二是募捐,经过动员,银行以及区长、稽征局局长、邮政局局长、商会会长、平南县副县长和社会人士都参与捐款,总计有70多元。庆群剧社在“七七”二周年公演,将所得120元款项一半作为献金,一半捐给《大安报》。[34]

(三)改进蜡纸刻写和油印技术

由于条件所限,铅字和印刷机不易获得,再加上队伍经常移动,学生军报刊大多采用油印的方式,“将近90%都是只凭一筒蜡纸、一块钢板、几枝椎子或留声机的废唱针和一些粗劣的纸张及油墨而办起来”[35]。虽然油印报纸轻便,便于随时迁移,但因小而简陋,如何刻写清晰、多量印刷就成为一个技术难题。也因此,初办的报纸因缺乏经验,编排和印刷往往不甚美观醒目,影响报纸的外观、质量和传播效果。

《大众报》是“平乐区首创的较优秀的油印报”。工作人员因陋就简,用留声机的唱针在四号蜡纸上刻写,“字体仿宋,颇秀丽整齐”;他们还别出心裁,用桐油或茶油与佛青按三比一的比例调制,自创油墨,将牛胶溶化铸成印刷滚筒。[36]

表现较为突出的当属《曙光报》。《曙光报》从总编辑到一般编辑记者都参加了稿件的编写、刻印工作。他们在蜡纸上刻写的蝇头小字,如五号字大小,端正整齐,一次印数从起初的几百份达到一两千份,版面美观大方,有时还使用套红,曾以优良的编印技术在全国进步油印报评比中获得好评。[37]一个叫吴素馨的小姑娘,刻苦练习刻写技术,“不仅字写得端正秀丽,而且每张蜡纸能油印两千多份”[38]。有人说:“看了你们的油印技术,即使不喜欢看报的人,也不能不拿起来贵报看一看。”[39]1940年底,《曙光报》随学生军团迁到南宁,改为铅印《曙光日报》,日发行量五六千份,最高达一万余份,发行范围覆盖大半个广西,时有“北有救亡(指《救亡日报》),南有曙光”之说。[40]

四、广西学生军报刊活动的影响

广西学生军的报刊活动,一是进行政治教育,宣传抗日救亡;二是抵近民众,推动农村地区文化的开展。以前者而言,怀集的《大众报》一创办很快就成为乡村街长小学校和成人班师生、士绅和农民的核心,“它组织了他们,推动督促训练了他们”[41]。陆川的学生军创办有《大众之友》三日刊,有时学生军把报纸当作课本,教育民众。[42]而《曙光报》散布到左右江每个偏僻的角落,报纸的社论和号召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关注。[43]

以后者而言,在抗战初期就有人提出“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抱着书本的我们,既然没有弃书从戈,但是能袖手旁观吗?救国不尽是拿枪杆的人干的,从事一点宣传的工作,干一个‘跑到农村去’的一员,也等(于)是救国责任之一”[44]。然而,尽管有人身体力行,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在军队和乡村中“仍是看不到文章的影儿”,许多县连一份报纸都看不到,如第一团经过的兴业、贵县、宾阳、上林、隆山、那马、果德各县(除了贵县有大后方的报纸)就是如此。学生军到来则焕然一新,很多乡村和前线不但出现了壁报和新旧书籍、杂志,还出现了适应当地的普遍刊行的几十种油印报,“促进了各地文化事业的发展”[45]。

郁林五县原有《郁林日报》《陆川日报》、北流《建国日报》和一个三日刊共四家报纸,学生军又创办了四家油印报(如《好百姓》三日刊等),筹备出版《博白日报》。“铅印的印刷工场,由四个而增到八个,可见郁林文化工作的进步。”[46]桂东南的信都和怀集两个县地处广西边陲,文化落后。“以文化而言,农村里几乎可说完全是未经垦荒的处女地,他们过的差不多是原始社会的自供自给的经济生活。”三个中队的学生军创办了《大众报》和《火把》等报刊,“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生活”[47]。

1939年广西省政府发起和推行“成人教育年”,学生军配合省政府办起了大批各种形式的成人扫盲班和青年学习班,计有男女成人班2460个,共173640人;高级成人班31个,共1268人,还有读书会升中补习班等。“这些学生和广大农村知识分子,无疑地也就是学生军的报刊的读者和支持者。通过他们,不仅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还把大批新文化种子撒到了这一带广大农村。”[48]

总之,广西学生军分派到各县,深入乡村和前线,各大队和不少的中队以及军民合作站出版油印小报、编印学习资料,对推动学习、宣传抗战、报道工作、交流经验等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学生军编印的这些报刊在文化下乡和文化上前线等工作中“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9];同时,通过办报活动锻炼出一批新闻工作者、编辑和文艺工作者。

猜你喜欢
油印日刊曙光
油印产生原因及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曙光
封三
杨曙光作品
曙光
郭沫若为《“抗敌”三日刊》题词
充电桩行业扭亏曙光初现?
英国画报中的晚清
《修辞学发凡》油印本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国立北京大学体育研究——以《北京大学日刊》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