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民族艺术的创新表达策略
——以舞蹈类综艺节目《舞千年》为例

2024-03-17 23:06郑宇彤吴光恒
传媒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古典舞语境舞蹈

郑宇彤 吴光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1]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之下,河南卫视锐意进取,深耕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文化,联合哔哩哔哩打造出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舞”与“五”相对,《舞千年》以“舞蹈”为载体,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把散落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古典舞重新带回观众的视野,传播了中国古典舞文化,让流淌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也随之舞动起来。《舞千年》一经播出,就在B站获得了9.9分的站内最高评分,播放量现已突破1.3亿。除了深受中国观众喜爱外,节目还得到了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大力推荐,不少外国网友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表达对节目的称赞和对中国古典舞刚柔并济之美的惊叹。《舞千年》真正让古典舞“舞”出国门,展现了中国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表达创新:依托影视剧情,尽显舞蹈魅力

(一)跨文化传播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在文化价值维度研究方面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语境文化是指信息传播较多依赖环境的文化,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低语境文化是信息传播较少依赖环境的文化,大量的信息被置于清晰的编码中。由于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2],中国一般被认为属于“高语境文化”,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则处于“低语境文化”环境。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在中国本土制作的综艺节目中,应该更多地运用非语言符号来编码,从而清晰地向海外观众传达节目的主题和细节,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去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减少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出现的文化折扣问题。《舞千年》选择中国古典舞作为展现传统文化的切口,节目多运用舞蹈符号,配以服饰符号、音乐符号来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带领观众在一个个舞蹈中体味古典意趣。

(二)多元化表达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书法、绘画均涉及对文字符号的运用,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方能表达出来,而舞蹈艺术的展现则可以完全交付予人,只需将主观感受“物化”为可视化的形象,即舞蹈演员通过身体的律动便可以完成情感的抒发。俄国舞剧编导家罗·扎哈喀夫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3],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当今,仍然有不少观众会将舞蹈作为音乐的陪衬,特别是中国古典舞,曾一度被称作“戏曲舞蹈”,此外,由于不理解舞蹈动作表达的意义而无法把握一个舞蹈的内涵的问题也的确存在。虽然舞蹈有着很强的情绪感染力,但是在讲述故事方面却稍显逊色。

面对上述问题,为了帮助观众更清晰地理解古典舞的内涵,《舞千年》创新开拓“综艺+舞蹈+影视”的表达方式,根据史料考证为每一个舞蹈设计独特的情节,再借助故事,逐层递进,从而引出精妙绝伦的舞蹈作品。将传统文化与舞蹈艺术融入影视剧情当中,既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又能够深化舞蹈的意蕴。例如,在《铜雀宴舞荐群臣》这一章中,舞段《相和歌》将汉魏风格的舞蹈与古老诗歌《诗经·子衿》相融,展现了少女阿雯对恋人的相思萦怀之情。伴随着音乐声的缓缓响起,少女们从天而降,来到市集中央的舞台开始表演《相和歌》。在古筝与编钟协奏的乐曲下,少女们轻轻挥动衣袖,踏鼓而舞,给人以轻盈洒脱之感,汉魏舞蹈的风格特征便在女孩们的一颦一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至此,《相和歌》舞段便以完满的结局收尾,故事进展曲折、情感内涵丰满、舞蹈演绎至真至美,给观众留下无限的遐想。

《舞千年》将舞蹈与影视剧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中国古典舞完成了传播到世界各地,雅俗共赏的深刻转变,让古典舞“飞入寻常百姓家”,消解了大众对于舞蹈表达的含义所产生的认知偏差。

二、内容创新:展现历史文化,拓展内容深度

(一)舞台场景搭建

从《舞千年》的舞台场景来说,节目正片共分为“东汉盛会”“大唐盛会”“风雅大宋”“风华正茂”四大部分,为保证观众更真切地体会盛世风貌,节目组探索出“舞台”与“历史”重合的场景构建,分别打造了铜雀台、上阳宫、陈季常家以及月台的沉浸式历史场景,由荐舞官们所扮演的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饮酒作诗、练舞评舞,默默浸润着每一位爱舞之人的心。除了匠心搭建主线故事的历史场景舞台外,为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每一支古典舞的美感,节目组还依据不同舞蹈的调性,克服了重重困难,奔走全国各地寻找实景进行拍摄。如第三章《婉平争舞献明堂》中,《越女凌风》一舞潇洒快意,剑舞婉若游龙,成为当期节目中一大亮点。节目组将拍摄地点选定在贵州省兴义市,以竹林和峡谷作为舞蹈的背景,执剑的女子于青石上缓缓起身,于木桥上挥剑舞动,山间的草木和溪流仿佛已与女子融为一体,尽显浩然之气。在女子舞动的过程中,云贵地区特有的风貌也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刚柔并济的舞姿与美轮美奂的景色相辅相成,完美地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的身法和韵律。真实场景的运用,一方面使得古典舞的观赏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节目的画面更具有质感,增添了舞蹈的感染力和节目整体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解读

在解读传统文化方面,《舞千年》也可谓是别具巧思。在《词风舞韵映朱唇》一章中,荐舞官们穿越到风雅的宋代,苏轼、秦观、王闰之围坐在一起,品茶焚香,一同荐舞。推荐舞蹈前,由华宵一饰演的王闰之为观众们展现了“宋代四雅”之一的“焚香”,将文化与艺术巧妙相合。宋代经济发展繁荣,宋人也十分推崇香道,在与好友小聚、家中小憩时,他们都会在炉中焚香,以达到添趣修身之用。节目对王闰之焚香的过程进行了完整地记录,松香灰、埋炭、压香灰……婉转的古筝声悠悠响起,文人荐舞有香为伴,便平添几分雅趣,而在这不徐不疾的动作中,观众们也可以静下心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疗愈。

三、形式创新:巧用数字技术,创新沉浸体验

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赋能已经成为当下电视媒体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自2021年春晚成功引发广泛关注以来,河南卫视就在不断进行多元丰富的探索,加强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舞千年》完美延续了“中国节日”节目的展演形式,助力实现民族艺术的世界化表达。节目运用了“5G+AR”影像技术、电影规格的360°超高清摄影、“子弹时间”动作捕捉技术,使得观众能够多角度地观赏古典舞,从而获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节选自舞剧《孔子》中的《书简》一舞,便运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制作出虚拟背景和景物,加强古典舞的视觉效果。舞者们在罗盘造型的舞台上婆娑起舞,伴随着他们转动的身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以小篆的样式出现在舞台上,舞者手捧书简前行,字迹也缓缓移动,恰似悬浮在空中,给人以徜徉在书卷学海中的观感。而舞台上的古树、溪流、罗盘等意象,也暗示着孔子与其弟子们寄情山水,致力于为世人传道受业解惑的远大抱负,凸显了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表达出来,打破时空壁垒,实现融古通今,叠加虚拟与现实,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四、传播创新:注重台网联动,扩大影响范围

(一)台网联动实现“破次元”传播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4]网络媒介因其独特的移动性、即时性等优点,受到各年龄层用户的喜爱。由此可见,通过新媒体平台观看各类视频,已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河南卫视与B站联手推出《舞千年》,实现台网联动,覆盖多年龄层、多地域观众,使得中国古典舞“破次元”传播,扩大了民族艺术的辐射半径。自《舞千年》开播以来,节目便于每周六晚在河南卫视和B站同步更新。“弹幕”作为B站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互动方式,让受众可以一边观看节目,一边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热心网友充当起了“宣传大使”,利用弹幕向观众们科普知识。例如,在《相和歌》舞段,屏幕上就出现了“铜雀献艺,此乃七星盘鼓舞”“她们穿的是曲裾”等弹幕,语句虽然简短,却能够一针见血地道出玄机,帮助更多观众了解相关文化、艺术知识,增强了节目的文化传播效果,满足了受众的观赏需求。

(二)双向互动模式助推节目全球化传播

除了运用独具特色的“弹幕”技术开拓观众的互动场域以外,B站还在节目播出后举办了“国风奇妙纪——舞千年”等一系列的短视频大赛,提供完整的视频素材和丰厚的奖品,鼓励不同分区的UP主参与到对于《舞千年》的二次创作中来,以此打造更为立体多元的节目形象。一部分舞蹈分区的UP主对于节目中的经典舞段进行了翻跳,配以自己的解读和改编,获得不少观众的连连称赞;而历史分区的UP主则会对古典舞所涉及的传统礼仪、服装饰品等进行讲解,呈现出丰富的样态。除此之外,B站内还涌现了一大批来自外国的UP主自发拍摄、制作的视频,他们声情并茂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中国古典舞身法气韵之美的震撼之情,助推《舞千年》的国际化传播。而河南卫视自身也十分注重与B站UP主、用户的双向互动,为节目持续加热。例如,在挪威男孩顾思达发布的《挪威人看中国古典舞》的Reaction视频中,河南卫视的官方账号便评论道“舞蹈无国界,一起舞千年!”,配以幽默可爱的表情包,让观众们感受到节目组的满满诚意,增强观众的黏性,扩大了民族艺术的影响范围。

五、结语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舞千年》作为文化剧情舞蹈类节目,让中国古典舞这一民族艺术在文化上深深扎根并结出丰硕果实。节目以舞蹈讲述中国故事、以舞蹈映射传统文化、以舞蹈表达真挚情感。内容上,用古典舞演绎串联起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独具文化内涵;形式上,用数字媒体技术赋能民族艺术的新潮表达,极具观赏美感。在各类娱乐信息喧嚣的时代,《舞千年》 能够真正做到守正创新,静心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方净土,为观众呈现出中国古典舞恢宏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气质,唤起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共鸣。未来,电视节目的文艺创新仍然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根基,塑造出更多能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以艺通心,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

猜你喜欢
古典舞语境舞蹈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我和舞蹈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