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继红:大山深处的女法官

2024-03-17 00:57
党员干部之友 2024年3期
关键词:王大爷扎根法庭

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徂徕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扎根基层法庭20 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和一名法官的为民初心。20 年来,钱继红办理案件4000 余件,所审理案件无一错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扎根基层的选调生

钱继红从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被考录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分配至地处农村山区的徂徕法庭。当地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刚到法庭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她也曾彷徨过、苦闷过,想一走了之。

可看到身边的同事常年坚守,风里来雨里去,无怨无悔;看到山区的老百姓那样朴实,有事没事就爱找法官聊一聊,她的心态又放平了下来。她感到这里的老百姓需要她,这里的工作需要她,在这里,她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山区的老百姓做点事。

与群众座谈交流

白天深入偏远的农村山区送达、到田间地头调解,晚上照顾年幼的孩子熟睡后,再继续学习或者撰写法律文书。早出晚归的基层法庭工作,一干就是20 年,钱继红从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成长为基层法庭庭长。20 年来,和她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很多都已离开了农村,走进了机关,她却继续扎根在这里,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钱继红常说,她愿做徂徕山中的一棵红杜鹃,深深地扎根在泥土之中,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画卷奉献点点丹红。

为民解忧的好法官

山里群众的法律知识相对贫乏,到法庭“要说法”的百姓,大都情绪激动。拄着拐棍的老人告儿女不孝顺、张家告李家占了宅基地、亲戚之间借钱不还闹翻了脸……钱继红每天都要面对这些“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她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司法理念,处理案件不仅仅从法律出发,更从基层特点出发,注重说理教育,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徂徕镇上庄村年过七旬的王大爷早年丧妻,之后一直未娶,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两个儿子成家后,却对王大爷不管不顾。万般无奈之下,王大爷来到法庭,起诉两个儿子索要赡养费。考虑到当地老人赡养纠纷案件较多,她在征求王大爷的意见基础上,决定对该案在当地公开审理。在村委开庭的当天,院子里挤满了附近的群众。最终,案件调解结案,王大爷的两个儿子当场给老人赔礼道歉,答应每月轮流赡养老人,按时交纳费用。案件的公开审理,有效实现了“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附近因老人赡养问题引发的几起纠纷,都在有关村委的协调下得到妥善解决。

勇往直前的女强人

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中,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赡养纠纷等案件比较多,钱继红坚持“现场必去、原因必查”,反复调查了解。她认为,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既要有春风化雨、温情细致的一面,也要有直面困难、敢于豁出去的勇气。

刘某是钱继红审理的一起雇员受害赔偿案件的原告,他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因工伤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却仍未治愈,而被告为逃避责任,转移钱款、远走他乡。钱继红看着无助的刘某及其家人,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原告拿到赔偿款。经多方查找,发现被告已将存款转移到重庆。当时,已经怀孕两个多月的钱继红,不顾家人和同事们的反对,带着书记员坐火车奔赴重庆。一路颠簸,长途跋涉,钱继红赶到重庆时双脚已经浮肿得穿不上鞋。可她顾不上这些,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最终为原告追回了16 万元的赔偿款。

钱继红说:“我们肩上挑的是责任和义务,老百姓要的是公平和正义,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公平正义送到山区百姓心里!” 她就像一棵扎根在徂徕山上的红杜鹃,年复一年地发芽、开花,映红了山崖。

猜你喜欢
王大爷扎根法庭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王大爷趣事 ③
王大爷趣事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