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2024-03-18 11:06韩翠萍江苏省南京市青秀城小学21003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目标素养

韩翠萍 (江苏省南京市青秀城小学 21003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变化,教师需要潜心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和特点

1.“教—学—评”一体化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并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运用,评价标准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制订和应用。教、学、评有机融合,旨在实现课程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通过评价知晓学生“会什么”的最终效果。“教—学—评”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以教导学,以评促教,始终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教—学—评”一体化特点

(1)教、学、评目标一致。“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学习、评价三者目标是相同的,具有同一性特点。将评价与课程目标联系起来,确保评价能够提供有用信息,以便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教、学、评的关系,就像一场体育比赛上的教练、选手和裁判的关系,都是为了选手在遵守规则情况下顺利到达终点。教练承担着指导任务,选手按照教练的指导发挥自己才能,而评委则关注选手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予以评价,调控教练的指导方法和选手学习方法。三者目标完全一致,只是各自所处角度不同,终极目标都是主体获胜。

(2)教、学、评过程合一。“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学习和评估三个过程相结合,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相互促进,形成有机整体。具体来说,以学生学情为起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引领,以交互为促进,以反馈为调控,将“教、学、评”融为一体,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理念下,评估不仅是教学独立环节,而且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改进。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准设计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导向“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终点站,所有教、学、评活动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1.厘清教学目标设计特点

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掌握并据此设计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问题解决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制订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要把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水平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展开教学、评估和反馈等。

其次,要明确目标指向的素养点。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以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明确目标指向的素养点,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化意识、思辨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素养目标应当与知识目标相结合,避免将它们人为分离。

最后,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包括具体的行为、条件和标准。例如,“理解课文内容”不够具体,而“能够准确概括课文的主旨大意”则更具体且可检测。目标应该能够被观察或评估,以便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目标是通过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来检测的,那么这个任务也应该是可以被观察和评估的。

2.坚持评价设计先行于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中,评价设计先行于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它强调在制订教学目标后,先行设计评价方式,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教师需要明确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或态度等。根据评价标准,要设计合适的评价任务,可以是作业、测验、观察、作品展示或其他形式。教师需要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以便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评分标准应该与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相匹配,并明确下来。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反馈和修正机制,以便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成果。

通过评价设计先行,教师可以更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成果,也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

课堂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战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方式和课堂多元评价三个要素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进行合作和探究,同时得到及时评价和反馈,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1.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指挥,也是引领者,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教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展现适当的教学行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教学行为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能够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设定明确、可达成的学习目标;教师是否能够以清晰、简洁、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是否能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如讲解、讨论、实验、互动等;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管理课堂,维护良好课堂秩序,使学生保持专注和积极参与;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营造良好师生互动氛围,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更要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如教师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价值的反馈,肯定学生优点,指出学生不足,并给出具体建议;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习惯;教师是否能够在教学实施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指导和纠正学生学习行为;课堂评价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等。

总之,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同时通过课堂评价和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教—学—评”一体化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指标。学习过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是否明确,能否在教师引导下实现这些目标;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是否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展现出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朗诵等;是否能够与同伴进行有效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主要抓住三方面:是否在学习中取得明显进步和成绩提高;是否在课程提高了学习能力,如阅读理解、思维逻辑、语言表达等;是否在课程中改变自己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等。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展和成长。

四、重视教学评价, 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新课标把教学评价纳入教学体系中,与教和学融合在一起,可见,教学评价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阶段性评价,教师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教学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和潜力。其次,关注学生能力和思维发展,包括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评价,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最后,关注学生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对学生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

2.立足过程性导向评价范式

过程性导向评价范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体验的评价方式,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进步、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学生面临的困难等。这种评价范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及时有效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好促进学生发展。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作业和作品质量、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3.立足诊疗教与学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循环过程,相当于医生给病人诊断病情,确诊之后对症下药。在进行有效教学评价后,还要进行再教学。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也需要通过调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这个过程是对症下药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教师已经评估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病”,可能是共性问题,也可能是个别问题。那么就要及时进行补救,通过再教学给学生开“药”,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学得真知,获得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评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