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寄宿制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4-03-18 11:06达瓦卓玛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850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寄宿制公约委员

达瓦卓玛 (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 85000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高中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情绪不够稳定、思想还不成熟,给班级管理带来诸多挑战。良好班级氛围与健康的管理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本身都在呼唤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这为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全寄宿制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应当从“以学生为本”理念出发,将班级管理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班级作为“最小单位”和“最理想场所”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引导每位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全寄宿制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要求,自主发展被明确定义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寄宿制学校的班级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真正激发主体能动性与积极性。与普通走读制相比,全寄宿制学校对班主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包括学业和班级管理,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作息。

基于长期的观察和摸索,笔者提出了一种自主管理模式,即以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为引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集体引导的方式构建全新的班级管理体系,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呵护,增强班级归属感,从而自主参与到班级价值创造中。班级管理涉及的事务复杂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以及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方式,从个别点到整体,实现班级的协调统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同时,结合群体动力学理论观点,关注班级建设中的无形力量,把握科学评价的调整和民主多元评价体系,推动每位学生从内部向外部发展,并逐步渗透到整体群体建设中,凝练核心力。

二、全寄宿制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实践应用

1.构建民主高效的自主管理组织

在全寄宿制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框架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机构成为负责班级自主活动的核心,也是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首先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以每位学生的成长为目标,将班级活动细化为学习自主管理、组织自主管理与活动自主管理三个方面。然后,组织学生建立全员共同参与的逐层递进式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班级管理实践活动,可以将集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自主管理机构,即班级职责小组,作为班级管理的前台部门。基于此,又设定了基于三个管理内容的5个小组,因此被称为“5+1”管理模式。为明确具体职责,设置了不同的班级委员,并将班级委员共同组成班级委员会,任期为半学期,可根据平日表现和表决进行更换。此外,还在班级中设立了常务班长岗位,任期为一周。所设定的5个岗位各自担负不同的管理内容和任务。

(1)负责班级学习自主管理。学习委员:关注班级课堂学习的日常习惯、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前准备活动等,自主组建相应的互助小队,组织学习经验分享活动,并协助科任教师。

(2)负责班级组织自主管理。①常务班长:负责维持自习课的学习纪律、课堂纪律管理、午睡和晚睡纪律管理,执行检查与反馈制度。②卫生委员:负责宿舍内务活动督促、学生仪表仪容检查、生活作息习惯管理、班级公共卫生活动管理。③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课准备和安排、监督课间操纪律、组织参与学校体育比赛。

(3)负责班级活动自主管理。①宣传委员:主要负责黑板报和班级宣传栏的更新工作,管理班级公共图书的借阅,以及每学期校报、校刊的作品收集。②文艺委员:协助音乐和美术教师,监督特长班的学生,并组织参与学校文娱活动或比赛。

通过“5+1”管理模式,我们旨在建立一个全面且有效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2.形成自主和谐的班级公约

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班级自主管理不仅仅是采用一般的班级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更需要从班风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确保班级各项活动能够更好地展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学年初就制订了一套完整的班级制度,并在第一次班级会议上为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强调班级公约的制订应基于学生自主意识,以确保班级活动的有序进行。鉴于高中阶段学生经验有限,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全班进行积极的讨论,促使学生对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规划,明确管理学习、课间、宿舍、两操、文明、卫生等九大要点。然后,以职责小组为单位展开班级公约的主题讨论,让学生在大框架下制订更为细化的规章制度。在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等基本规则制度,随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最终,确立了《班级自主管理班级公约》,包括自主学习、自主卫生、自主课间、自主两操、自主宿舍等九大要点。同时,也明确了集体检讨的具体要点,以应对违反班级公约的情况。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能够清晰了解班级公约的要点以及违反公约可能带来的后果,使得班级公约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定,更是激励学生将其内化为行为准则的重要工具。

3.开展丰富多样的自主化班级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广泛,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传统的班级活动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自主班级管理期间,作为教师不能将班级管理局限于传统的范围,应该着眼于更广阔的高中发展。班主任可以鼓励艺术小组积极参与,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化班级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促使理念与行动相结合,更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主任可以基于学校活动基础上,引导艺术组每学期组织开展3~5次班级自主活动,秘书组从旁协助完成策划、布置、记录,并总结自主活动成果。通过这些自主化班级活动,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组织交往能力,将班级形象树立得更加鲜明。

例如,以“信任向后倒”为主题,教师向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讲解基本规则后,鼓励他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时下高中话题自行组织策划主题活动。通过多次反复的讨论,学生在班级中使用现有设备完成了游戏现场布置,而教师则负责日常拍照记录和安全维护。全员分成4个小组,每组约有9~10人,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先后顺序。一人开始准备,其他组员需要共同协作,以手臂托住后倒的学生。为确保安全,体育委员提议安排体育教师参与,并搭设了防护垫。经过两轮游戏活动后,各小组的整体协作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其他小组也在积极学习和商讨应对策略。又如,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组织学习委员和常务班长以“语文要素”为主题,设计了“语文要素大合集”。接着,在该框架下进行了知识竞赛活动,采用抢答按铃的方式,在班级内部展开小组竞赛。这样的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复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搭配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发了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浓厚的自学兴趣。

4.定期反馈,保障班级工作落地

班级规章制度的落地是班级管理切实执行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自身的自控力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全寄宿制学校,家长普遍期望通过寄宿制度来帮助学生增强自控力。因此,在班级自主管理期间,为了确保班级工作真正得到落实,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班级制度的执行情况。

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时,教师设置了学习委员,其主要工作是进行制度的检查与反馈。同时,设定的常务班长的作用也得以显现。在班级中,还设置了“班级自主管理班务日志”,每周对班长日志进行检查,主要根据班级公约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分,而监督组则主要监督轮岗班长的执行情况。在每日晚自习结束前的最后10 分钟,由常务班长对当日的表现行为进行总结。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可以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做出最终决定;如果没有异议,则由常务班长按照制度执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班级公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能够在思想和行为上为学生建立起自我约束的防线,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公约执行的重要性。如此一来,班级内部问题可以逐步得到优化。

三、结语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全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再扮演班级管理的“主角”,而更像是“导演”。班主任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学生自主管理期间,班主任应该适度地给予点拨、引导和调控,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此时,班主任的角色更像是学生成长的“拐杖”。通过放手,班主任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促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成长。班主任的任务不再是直接干预和支配,而是以更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通过参与管理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寄宿制公约委员
图片报道
图书借阅公约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寻找最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