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研究

2024-03-18 11:06周应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2252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情境游戏

周应美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25200)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不仅能更好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意义

1.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将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创造更富有吸引力、互动性和参与度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他们通过参与游戏化的学习活动,如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竞争与挑战等,来探索和掌握知识。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学习效果和成果。游戏元素如积分、徽章、排行榜等,能够给予学生即时反馈和奖励,激发他们竞争精神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动力和专注度。

游戏化教学模式通常采用多媒体和互动技术,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和动作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加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游戏化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它通过融合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理念,创造更加互动、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2.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如得分、奖励等,学生能在游戏中感受学习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化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游戏中的挑战和难题,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游戏化教学模式还能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游戏化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一来,能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1.基于游戏情境的数学量感体验

教师可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游戏中让他们感知数学量感。首先,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量感。例如,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时,设计游戏,要求学生用实物或标尺测量教室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样的游戏情境,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直观感受到不同形状物体之间的差异,培养对长度的感知能力。其次,设计一些问题解决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量感。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设计游戏,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空间中摆放不同形状的图案,使其填满整个区域。这样的游戏情境,学生需要在操作中思考,计算不同形状的面积,并合理摆放图案,体验到数学量感的重要性和应用。另外,还可以利用虚拟游戏平台或数学电子游戏,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数学量感体验。通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数据变化,并通过推理和分析来感知数学量感。例如,在教授时间概念时,利用虚拟游戏平台,设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计时和调度,从而培养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

2.融入量感的挑战性游戏任务

融入量感的挑战性游戏任务,不仅可以丰富游戏化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挑战性游戏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他们水平的任务中找到挑战,而不至于感到过于困难或太容易。这种差异化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量感,他们将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积累经验。挑战性任务应该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提供模糊或多样性的问题陈述来实现,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游戏任务应包含即时反馈,以便学生可以了解他们的表现并及时调整策略,帮助他们改进量感,逐渐提高数学直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教师拿一个纸箱,里面放入很多白色和黄色的乒乓球,并标记从1~10的数字,一次可以取出1个球,每个同学只能取2次,第一次取出的颜色决定是加法或者减法,白色表示减法,黄色表示加法,减法遵循大减小的原则。每个同学只能进行一次上台游戏机会,最快说出答案的,则为最佳胜出者,胜出者将会有神秘小礼物相送。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具有挑战性,还能激发学生参与和兴趣。通过个性化、开放性的任务设计,即时反馈和实际情境应用,学生将能够更好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逐渐发展数学直觉。这将为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数学基础。

3.引导以量感解决问题的游戏过程

教师应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游戏任务,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运用数学量感来分析和解决。例如,在一个数学迷宫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选择正确的路径,这就需要他们准确把握数学概念,以便做出判断。其次,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在一个购物游戏中,学生需要根据预算和商品价格计算总花费,这就需要他们灵活运用数学量感进行实际计算。教师可以提供实时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并鼓励他们进行实际操作。此外,游戏化教学中,可以引入竞赛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欲望。例如,设置数学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这种竞赛性质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运用数学量感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量感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同学生在数学量感培养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实际操作,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思维训练。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个性化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4.多种游戏形式结合的趣味学习

在小学数学量感培养中,结合多种游戏形式,可以极大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显身手。举例来说,设计数学冒险游戏,让学生扮演数学探险家,他们需要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来解锁宝藏或者通过数学难题来前进。这不仅让学生享受到探险的刺激,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动力。教师也可以组织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解决数学难题,激发求胜心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专注于数学学习,同时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效果

1.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更愿意融入数学学习。因为他们将数学问题与娱乐相结合,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提升是游戏化教学的一个显著优势,有助于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和享受数学学习过程。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可以成为教育的有效工具。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挑战和任务,这种互动性能够让他们更专注和投入学习。此外,游戏中通常存在竞争要素,学生可以与同学比拼,从而激发竞争意识和学习欲望。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增加学习愉悦感。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会因为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对他们学习动力是很有帮助的。他们会更愿意克服困难,因为他们知道成功会带来奖励和认可。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数学难题。此外,游戏化教学还可以个性化地满足学生需求。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不同的水平和兴趣。游戏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难度和内容的游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2.加强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化教学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分析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寻找方法并克服难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技能,如分析、综合、评价等,以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增加数学概念的理解

游戏化教学在增强数学概念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具体的情境或角色,游戏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更具象化和直观的形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深入理解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在游戏化教学中运用具体的情境和角色,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和有趣,学生理解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情境游戏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