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降解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解酒防醉功效评价

2024-03-18 09:19林欣梅陈雪娇王婷婷彭永振
中国酿造 2024年2期
关键词:胆盐延迟时间球菌

宋 佳,余 萍*,林欣梅,陈雪娇,王婷婷,彭永振

(1.江西仁仁健康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樟树 331200;2.仁仁微生物科技研究(沈阳)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70)

过量饮酒或饮酒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死于过量饮酒,占所有死亡人数的5.3%[1-3]。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中吸收[4],随后穿过生物膜并分布到全身,在几乎所有组织中进入柠檬酸循环[5]。大脑、心脏、胃肠道和肝脏等多个器官的200多种疾病都与习惯性饮酒有关[6]。在这些酒精损伤的器官中,肝脏是体内酒精代谢的主要部位,因此更易受到损伤。因乙醇造成的肝组织疾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等[7-8]。

人们对如何解酒的探讨也是长盛不衰,目前,有关解酒的研究主要围绕中草药、果蔬、粮油类、畜产类等原料及其制品进行[9-13],如解酒功能成分分析(主要为多糖、多肽、黄酮、酶等)及解酒酵素、复方制剂、保健凉茶的研制等[12-13]。其解酒原理主要集中在影响乙醇代谢或抑制乙醇吸收方向,如基于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参与的氧化代谢途径,通过加强乙醇的首过效应而达到解酒的目的[14];或者基于保肝护肝的原理,通过代谢增强肝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活性,改善肝细胞的通透性等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15];或者减少、减慢胃和十二指肠对乙醇的吸收来实现解酒功能等[16]。这些醒酒方式虽具有一定解酒、醒酒功效,但也会伴随着不同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不利。对此,微生物制剂以能够直接降解乙醇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刘威良等[17]筛选得到1株乙醇耐受性强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其在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条件下培养24 h后,乙醇含量降为10%左右;在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条件下培养24 h后,乙醇含量降为15%左右。杨小柏[18]从黄水和窖泥中筛选得到1株降解乙醇能力较强的菌株,其降解乙醇速度达1.45mL/d。

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解酒功能的益生菌,本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乙醇降解能力的测定筛选具有降解乙醇功能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对其安全性及耐受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小鼠试验研究该菌株对体内防醉和解酒的功效,为其解酒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株与动物

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样品: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三河回族乡,无菌操作取样寄送至实验室,并于-20 ℃条件保存备用。

60只健康昆明小鼠,年龄6周,体质量25~30 g,雌雄各1/2,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许可SCXK(辽)2020-0001。动物在抵达后用标准饮食喂养一周后进行试验。环境温度维持在25 ℃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50%左右,光暗12 h循环。

1.1.2 培养基

MRS液体培养基[19]:酵母蛋白胨10 g/L,牛肉粉3 g/L,酵母浸出物4 g/L,磷酸二氢钾2 g/L,一水柠檬酸2 g/L,乙酸钠5 g/L,无水葡萄糖20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吐温-80 0.6 g/L,番茄汁10 mL/L,调pH至6.5,115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MRS固体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中添加2%琼脂。

改良的MRS固体培养基[19]:酵母蛋白胨10 g/L,牛肉粉3 g/L,酵母浸出物4 g/L,磷酸二氢钾2 g/L,一水柠檬酸2 g/L,乙酸钠5 g/L,无水葡萄糖20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吐温-80 0.6 g/L,碳酸钙10 g/L,中性红0.05 g/L,番茄汁10 mL/L,琼脂粉20 g/L,调pH至5.5,115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基础培养基: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浸出物5 g/L,无水葡萄糖20 g/L,一水柠檬酸2 g/L,L-苹果酸3 g/L,乙酸钠5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0.5 g/L,硫酸锰0.01 g/L,pH 6.60。115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优化培养基: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浸出物30 g/L,无水葡萄糖30 g/L,一水柠檬酸2 g/L,L-苹果酸3 g/L,乙酸钠5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0.5 g/L,硫酸锰0.01 g/L,吐温80 0.1 g/L,氯化钙0.5 g/L,pH 6.60。115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1.1.3 试剂

无水葡萄糖、三氯乙酸、苯酚(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浓硫酸、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重铬酸钾(纯度99%):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牛胆盐(纯度99.8%):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胃蛋白酶(酶活12 000 U/g):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梅里埃21342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VITEK GP及配套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DHP-500BS恒温培养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LDZX-50KBS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SW-CJ-1D无菌操作台:上海沪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TGL-16M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EPOCH2NSC-SN酶标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UPT-II-20T纯水仪: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C20-F3E电磁炉:格兰仕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传统奶疙瘩样品中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纯化

取适量奶疙瘩样品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 ℃富集24 h。将富集后的样品混匀,采用无菌水按10倍梯度稀释,取不同梯度的稀释液涂布于改良的MRS固体培养基上,37 ℃条件下培养48 h。挑取菌落呈球状、细胞成对排列、无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分离纯化,得到纯化菌株,4 ℃保存备用。

1.3.2 高效降解乙醇功能菌株的筛选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接种至5 mL MRS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0 h后,取5 mL菌液接种至100 mL MRS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17 h,作为种子液。

将分离菌株的种子液按5%的接种量接种于乙醇体积分数为1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以乙醇体积分数为10%的MRS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37 ℃培养24 h。取培养好的菌液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利用重铬酸钾-硫酸法测定乙醇含量,并计算乙醇降解率,分析各菌株的乙醇降解能力。乙醇降解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0为空白对照中乙醇的体积分数,%;C为试验组中乙醇的体积分数,%。

1.3.3 筛选菌株的乙醇耐受性分析

将分离菌株的种子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于不同乙醇体积分数(4%、6%、8%、10%、12%)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 ℃进行乙醇胁迫12 h,同时以不含乙醇的MRS液体培养基培养组作为阴性对照,胁迫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20 nm处测定OD620nm值,比较其生长状况,并计算存活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为含乙醇的MRS培养基培养12 h后的OD620nm值;A0为不含乙醇的MRS培养基培养12 h后的OD620nm值。

1.3.4 筛选菌株的鉴定

形态学观察:将筛选菌株接种至MRS固体培养基,37 ℃培养48 h,观察菌株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生理生化鉴定:利用梅里埃21342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VITEK GP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筛选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参照文献[20]对筛选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1.3.5 筛选菌株的安全性评价

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CLSI M45-A3《不常见或苛养菌药敏方法》(2015)标准执行。

溶血试验:参照文献[21]进行。

1.3.6 筛选菌株的耐酸及耐胆盐试验

耐酸及耐胆盐试验:将筛选菌株的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不同pH(2.0、3.0、6.5)及不同胆盐含量(0、0.3%、0.5%、1.0%和1.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于培养0 h、1 h、2 h和4 h取样,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倍梯度稀释后,取适宜稀释度的菌液1 mL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37 ℃静置培养36 h后进行菌落计数[22]。

耐酸及耐胆盐延迟时间测定:将筛选菌株的种子液按10%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不同pH(2.0、3.0、6.5)及不同胆盐含量(0、0.3%、0.5%、1.0%和1.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其中耐酸延迟时间试验在培养2 h后,按照10%的接种量转接在pH 6.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耐胆盐延迟时间试验不进行转接。每隔30 min取样测定OD620nm值,直到OD620nm值增长0.3个单位时,停止测定。计算菌株在酸性/含胆盐培养基中与在pH6.5/胆盐含量0%的培养基中OD620nm值增加0.3个单位所需的时间,二者之差被称为延迟时间[22]。

1.3.7 筛选菌株耐胃液试验

人工模拟胃液的配制[22]:取稀盐酸16.4 mL,加蒸馏水800mL,加入胃蛋白酶10g,摇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至2.0,0.22 μm有机滤膜过滤除菌。

取菌悬液10 mL离心(5 000×g,10 min,4 ℃)获得菌泥,用PBS冲洗2次,获得的菌泥重悬于10 mL人工模拟胃液中,37 ℃条件下消化3 h,分别于0 h、3 h取样,用灭菌的生理盐水进行10倍梯度稀释,取适宜稀释度的菌液1 mL涂布于MRS固体培养基,37 ℃静置培养36 h后,进行菌落计数。

1.3.8 筛选菌株防醉和醒酒能力体内试验

按照10%的接种量将冻存管中复苏的菌体转接到10mL基础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17 h,获得菌悬液。将该菌悬液转接到100 mL基础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17 h。然后将该菌悬液以3%的接种量接种到200 mL优化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17 h。培养结束后将其稀释为活菌数分别为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参考文献[23],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解酒试验和防醉试验各5组,每组6只,雌雄各占50%。根据常见市售白酒的酒精度,本试验小鼠在禁食12 h后,各组灌胃10 mL/kg体质量(body mass,bm)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以建立醉酒模型。乙醇灌胃30 min前(防醉试验)及5 min后(解酒试验),阴性对照组(NC)灌胃10 mL/kg bm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PC)灌胃10 mL/kg bw美他多辛(约500 mg/kg bm),低(L)、中(M)、高(H)剂量组灌胃10 mL/kg bm菌悬液,活菌数分别为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记录5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的标准为小鼠仰卧保持30 s,否则认为翻正反射恢复。计算醉酒潜伏期(灌酒到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醒酒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到翻正反射恢复时间)。

1.3.9 数据处理

每个试验重复3次平行测定,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利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的分离及高效降解乙醇菌株的筛选结果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奶疙瘩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2株疑似乳酸菌菌株,其乙醇降解能力见图1。

图1 分离菌株的乙醇降解能力Fig.1 Ethanol degradation abilities of isolated strains

由图1A可知,所有菌株均具有乙醇降解能力,乙醇降解率为1.15%~13.38%,其中,菌株RH2712的乙醇降解率最高为13.38%。因此,将菌株RH2712作为高效降解乙醇的目标菌株。

2.2 菌株RH2712的乙醇耐受性

菌株RH2712的乙醇耐受性试验结果见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菌株RH2712存活率逐渐下降,当乙醇体积分数为10%时,菌株RH2712的存活率为45.34%;当乙醇体积分数为12%时,菌株RH2712的存活率仍可达34.20%,说明菌株RH2712具有较好的乙醇耐受性,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2%的乙醇。

图2 菌株RH2712的乙醇耐受性Fig.2 Ethanol tolerance of strain RH2712

2.3 菌株RH2712的鉴定

2.3.1 形态观察

菌株RH2712的菌落及细胞形态见图3。由图3可知,菌株RH2712的菌落为白色,圆形,表面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细胞呈球状,直径为0.7~1.0 μm,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图3 菌株RH2712的菌落(A)及细胞(B)形态Fig.3 Colony (A) and cell (B) morphology of strain RH2712

2.3.2 生理生化鉴定

菌株RH2712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D-苦杏仁甙、β-半乳糖苷酶、水杨素、磷脂酰酯酶C、α-葡糖苷酶、支链淀粉等29项结果呈阴性,亮氨酸芳胺酶、L-脯氨酸芳胺酶、丙氨酸芳胺酶、L-乳酸盐碱化、杆菌肽耐受等14项结果呈阳性。根据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中的GP结果,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sp.)。

表1 菌株RH2712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tests of strain RH2712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构建菌株RH2712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菌株RH2712与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DSM 20284T在一个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最终鉴定菌株RH2712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图4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菌株RH2712的系统发育树Fig.4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RH2712 based 16S rDNA gene sequences

2.4 乳酸片球菌RH2712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乳酸片球菌RH2712耐药性实验结果见表2,溶血试验结果见图5。

表2 乳酸片球菌RH2712最小抑菌浓度值及药敏性Table 2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RH2712

图5 乳酸片球菌RH2712的溶血性实验的结果Fig.5 Hemolysis test results of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RH2712

由表2可知,乳酸片球菌RH2712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分别为2 μg/mL、1 μg/mL、0.125 μg/mL和4 μg/mL。由图5可知,阳性对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ICC 10473出现明显的透明圈,表现为溶血,乳酸片球菌RH2712与阴性对照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eria innocua)CICC 10417结果一致,均无透明圈,说明乳酸片球菌RH2712溶血性安全,可作为安全益生菌使用。

2.5 乳酸片球菌RH2712耐逆性试验结果

乳酸片球菌RH2712的耐逆性试验结果见图6。

图6 乳酸片球菌RH2712耐逆性试验结果Fig.6 Stress tolerance test results of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RH2712

由图6A和6B可知,乳酸片球菌RH2712在pH 6.5的条件下活菌数对数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pH 3.0的条件下活菌数对数值无明显变化,延迟时间为2 h;在pH 2.0的条件下活菌数对数值降低,延迟时间为2.15 h。由图6C可知,在不同胆盐含量条件下,活菌对数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3%、0.5%和1.0%胆盐含量下延迟时间均为0 h。即使胆盐含量达到1.5%,培养4 h后活菌对数值也达到8.72,延迟时间也只有0.5 h。由图6D可知,乳酸片球菌RH2712在人工模拟胃液条件下,0 h的活菌对数值为9.19,经3 h处理后活菌对数值也达到7.14。

通常情况下人在空腹状态时的胃酸pH约在0.9~1.5,饭后胃液被稀释,pH也在3.5左右[24]。当益生菌进入人体后,胃酸会导致其活力下降[25],而乳酸片球菌RH2712在模拟胃液条件下经3 h处理后活菌数对数值仍能达到7.14,表明其能顺利通过胃进入肠道。乙醇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小肠中胆盐含量一般在0.03%~0.30%之间,高含量的胆盐会抑制益生菌的生长和定植[26-28],本研究中即使胆盐含量达到1.5%时培养4 h后活菌对数值也能达到8.72,表明乳酸片球菌RH2712能够顺利进入并定植于小肠中。延迟时间代表菌株在逆环境下受到影响的大小,乳酸片球菌RH2712无论在酸还是胆盐的胁迫下延迟时间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菌株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满足益生菌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要求。

2.6 乳酸片球菌RH2712防醉和醒酒能力体内实验结果

通过灌胃乙醇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进一步验证乳酸片球菌RH2712的解酒防醉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有组小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醉酒症状,且无雌雄差异。乳酸片球菌RH2712对小鼠醉酒潜伏期和醒酒时间的影响见图7。由图7可知,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他组小鼠醉酒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醒酒时间显著降低(P<0.05)。

图7 乳酸片球菌RH2712对小鼠醉酒潜伏期(A)和醒酒时间(B)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RH2712 on drunken latency(A) and sober up time (B) in mice

由图7A可知,在解酒试验中,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组的醉酒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低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组的醉酒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在防醉试验中,高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组的醉酒潜伏期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图7B可知,在解酒试验中,高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组醒酒时间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在防醉试验中阳性对照组效果最佳。此外,无论是从醉酒潜伏期还是醒酒时间来看,乳酸片球菌RH2712的解酒能力显著强于防醉能力(P<0.05)。

本研究所用的阳性对照美他多辛(哆醇L-2-吡咯烷酮-5-羧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解酒药,能够增加细胞中乙醇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快血浆中乙醇和乙醛的消除[29]。与美他多辛相比,中、高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的解酒功能更强,低剂量时效果也与之相似。而在防醉试验中,只有高剂量乳酸片球菌RH2712醉酒潜伏期达到美他多辛的效果。说明该菌株更适合在饮酒后立即服用,这可能是因为饮酒后胃酸被稀释,使胃中pH升高,从而更适合菌株的生长。

3 结论

本研究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乙醇降解率为13.38%、可耐受体积分数12%乙醇的菌株RH271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该菌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MIC值分别为2 μg/mL、1 μg/mL、0.125 μg/mL和4 μg/mL,溶血性安全,可作为安全益生菌使用。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在pH 3.0的条件下活菌对数值几乎不变,延迟时间为2 h;在1.5%胆盐含量下培养4 h后活菌对数值达到8.72,延迟时间仅为0.5 h;在人工模拟胃液条件下处理3 h后活菌对数值仍能达到7.14。乳酸片球菌RH2712在小鼠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防醉解酒的功效,且活菌数为1×108~1×109CFU/mL时解酒功能强于美他多辛。本研究为益生菌在急性酒精中毒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胆盐延迟时间球菌
LiaX 家族表面蛋白LPL9_0968 在副干酪乳杆菌L9 胆盐胁迫应激中的作用
胆盐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LTE 系统下行链路FDRX 节能机制研究
基于分层COX模型的跟驰反应延迟时间生存分析
提高乳酸菌耐胆盐能力的研究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延迟时间对气辅注射成型气体穿透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