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成效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

2024-03-18 09:19肖晓华黄修冬杨昌洪黄秀平杨洪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防区秀山贡献率

肖晓华 黄修冬 杨昌洪 黄秀平 杨洪松

(重庆市秀山县植保植检站 重庆秀山 409900)

秀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一季中稻种植区。水稻是本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86 万hm2。水稻病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等为主,常年普遍发生,危害较重。 为确保水稻产量,在水稻生长周期一般施药3~4 次[1-3]。 水稻病虫害防控是确保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其作用更加明显。

植保贡献率是植保工作(病虫害防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量化表述,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所能挽回产量损失的数量化指标。 科学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是稳产增收的关键措施, 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果的评价, 客观评价病虫害防控成效, 是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植保工作重视和支持的必然要求。 从2022 年开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部分省(自治区)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果和植物保护贡献率评价工作[4]。 2023 年,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 按照《重庆市植物保护站关于开展2023 年度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 年秀山县组织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成效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为客观评价秀山县的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成效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秀山县清溪场镇沙南村观音阁组。 本次试验全部设置于秀山县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的水稻田内,海拔382 m 左右,经纬度大致为28°24′13″N、108°53′27″E。 试验区为一季中稻种植区域,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为水稻土,肥力中等,肥力基本一致,前茬为水稻,冬季空闲。

1.2 试验品种

2023 年,示范水稻品种为神农5 优28,属于中熟水稻组合。种植方式为直播水稻,亩用种量1.5 kg,示范区水稻连片种植。 4 月上旬直播,8 月下旬成熟。当地大面积生产上, 水稻一般4 月初播种,5 月上旬移栽,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成熟。 水稻全程常年施药3~4 次(不含除草)。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田间大区试验, 设置完全不防治区和严格防治、统防统治、农户自防区共4 个处理。 其中,完全不防治区面积1 亩,不设重复;严格防治区面积10 亩,重复3 次;统防统治区面积10 亩,重复3 次;农户自防区面积2 亩,重复3 次。

本次试验施药全部由秀山县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设计与秀山县水稻病虫害监测系统相结合,完全不防治区即为水稻病虫观测预测圃, 水稻全程不防治病虫害。 严格防治区和统防统治区以药剂及施药器械相区分。 严格防治区使用最好的施药器械(植保无人机)、最好的药剂、最少的施药次数,力求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统防统治区使用普通药剂,机动喷雾。 农户自防区安排在该合作社代耕代管的临近农户稻田内,使用普通药剂,电动喷雾器施药。

在作物收获期, 抽样实测防治处理和对照的产量, 计算不同防治情况下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和防治挽回损失,为测算防控植保贡献率收集基础数据。

1.4 危害损失率测算方法

本试验设定, 在严格防治情况下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最轻; 完全不防治情况下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最大;不同防治力度下造成的危害损失居于中间。 通过测算病虫造成的最大损失率和不同防治力度的实际损失率, 进而确定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下的挽回损失率[5-6]。 其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损失率(%)=[(严格防治处理的单产-完全不防治处理的单产)/严格防治处理的单产]×100%;

实际损失率(%)=[(严格防治处理的单产-不同防治处理的单产)/严格防治处理的单产]×100%;

挽回损失率(%)=[(不同防治处理的单产-完全不防治处理的单产)/严格防治处理的单产]×100%。

1.5 植保贡献率计算方法

完全不防治情况下的产量损失率减去防控条件下的产量损失率,即为不同处理植保贡献率,亦即挽回损失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植保贡献率(%)=最大损失率-实际损失率。

1.6 不同地域范围植保贡献率测算方法

调查明确所辖区域内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类型分布情况,明确所辖区域内病虫害的发生面积。 本试验以严格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为代表类型,统计其面积占比,测算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和植保贡献率[7-8]。

2023 年,全县严格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5%、35%、50%。

1.7 县域范围的植保贡献率测算

根据不同生态区病虫害发生程度、 分布状况和防治情况调查数据, 结合代表区域植保贡献率测算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办法测算县域植保贡献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县域植保贡献率(%)=∑[(不同防治力度处理单产-完全不防治单产)/严格防治单产×不同发生程度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指标

严格防治区水稻产量为535.01 kg/亩,比统防统治区增加40.16 kg/亩,增产8.12%,比农户自防区增加82.52 kg/亩,增产18.24%;统防统治区比农户自防区增加42.36 kg/亩,增产9.36%。 不防治区水稻产量较低,产量仅为208.65 kg/亩(表1)。

表1 秀山县2023 年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试验产量指标

2.2 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

由表2 可知,2023 年秀山县统防统治区和农户自防区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分别为53.49%和45.58%。

表2 秀山县2023 年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

从近年来秀山县水稻绿色防控试验示范数据(表3)分析,植保贡献率(试验示范数据)在20.47%~45.58%之间。 2023 年,水稻病虫总体发生偏重,特别是褐飞虱大发生,是近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造成损失较大,因此2023 年的植保贡献率最大。

表3 不同年份秀山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

2.3 县域植保贡献率

全县水稻病虫害防治,按照严格防治区、统防统治区、 农户自防区面积分别占比15%、35%、50%测算,县域植保贡献率为50.66%(表2)。 按照这个标准测算,2023 年秀山县水稻病虫害防控共计挽回产量损失6.97 万t 以上,成效十分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1)植保贡献率,与以前实施的农作物病虫防控挽回损失率的内涵一致。 目的是探讨病虫防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量化指标。 本试验以农药和试验器械区分不同防治水平。 结果表明,统防统治区和农户自防区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分别为53.49%和45.58%,在试验数据基础上,综合测算县域植保贡献率为50.66%,成效十分显著[9]。

(2)植保贡献率测算试验中,严格防治区本意是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示范融合区, 即在示范推广绿色防控产品(技术)的区域,结合统防统治,以最优化的管理、最好的施药器械、最好的防治药剂、最少的施药次数,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但试验小区设置太小,无法满足上述条件。 同时,受试验区域面积限制,试验中人为选择施药器械及药剂种类, 与大面积生产上差别较大。

(3)当前,水稻生产模式多样化,代耕代管较为普遍,代耕代管水稻施药效果好于农户自防,但低于大户集中流转自防效果。 这一部分占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在分析全县严格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面积占比时,要作充分考虑。

(4)建议简化试验设计,设置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不防治区即可,增强试验的可操作性。 植保贡献率测算在病虫害具体防治中总体上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由于病虫防治方式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为贴近生产实际,推荐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适当扩大样本数量, 例如根据水稻长势情况, 每种处理按照“好、中、差”分别调查3 块共计9 块稻田。 减少人为干扰,调查数据更贴近水稻生产实际。

(5)秀山县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 2023 年,水稻生产上前期白背飞虱、中期稻纵卷叶螟、 后期褐飞虱发生均较重, 植保贡献率超过50%,与大面积生产实际吻合。 年度间的水稻病虫害危害差异很大,不同年份的植保贡献率差别也大,植保贡献率调查分析是一项长期监管任务, 建议采取定点调查的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

猜你喜欢
防区秀山贡献率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电力电缆线路回流缆防盗报警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秀山花灯
雪花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山东县级)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捕食螨在防治制种玉米红蜘蛛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