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主要鳞翅目害虫灯诱动态监测分析

2024-03-18 09:19唐仕浩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鳞翅目诱虫肥城市

唐仕浩 李 玲 宋 谕

(肥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肥城 271600)

肥城市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基础好,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73 333 hm2,年粮食总产在5 亿kg 以上,被评为全国粮食大县、山东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历史上就有“自古闻名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近几年肥城市委、 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扩种大豆油料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近2 年年均种植面积3 333 hm2左右,在山东省内各县市区位居前列。 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严重制约当地大豆和玉米产量,而鳞翅目害虫以其危害大、品种多,已成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 当前对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鳞翅目害虫的发生规律未见有研究,当地农户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造成防治效果差、盲目用药多、管理成本高的现象,亟需摸清鳞翅目害虫的发生情况。 灯光诱杀是当前比较成熟且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害虫监测与防治技术, 对监测害虫的发生规律、发生程度,以及防治害虫等方面均起到较好的作用[1]。 山东省内灯诱昆虫监测结果表明,鳞翅目昆虫是灯诱昆虫中数量最多的昆虫[2]。 因此,利用灯诱技术监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内鳞翅目害虫的发生动态规律是可行的。 本研究分别于2022 年和2023 年对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开展了灯光诱虫调查,旨在摸清当地复合种植区鳞翅目害虫的发生种类及种群的发生动态, 以期为当地复合种植区害虫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位于肥城市南部产粮大镇安驾庄镇,当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大、管理水平好、长势均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虫情测报灯所在的地块,在大豆、玉米全生育期中共开展化学防治病虫草害8~10 次。

1.2 调查方法

诱虫工具为河南省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虫情测报灯,测报灯使用20 W 黑光灯进行夜间诱虫。灯下接有8 个接虫袋,每24 h 自动转换1 个接虫袋,诱集虫体按天分别储存,光电控制灯具开关。本研究诱蛾时间设定为7 月1 日至9 月30 日,19:00开灯,次日7:00 关灯,雨夜期间闭灯不工作。 诱集的样本1 周采集1 次,带回实验室分类整理、统计分析。

1.3 种类鉴定

所诱害虫的分类鉴定参照丁建云等编著的 《北京灯下蛾类图谱》[3]、张巍巍等编著的《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4]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蛾类图鉴(IV)[5],并统计所诱害虫的数量。 相关调查数据均采用Excel 2010 进行处理并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月度诱虫量

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7-9 月灯诱的鳞翅目昆虫数量分别是3 386 头、5 118 头和3 214 头,分别占当月总诱虫数量的49.7%、81.9%、92.7%;2023 年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7-9 月灯诱的鳞翅目昆虫数量分别是2 236 头、3 258 头和3 787 头,分别占当月总诱虫数的54.7%、73.3%、94.7%。 从鳞翅目害虫月度诱虫量占比情况来看,除2022 年7 月鳞翅目害虫占比接近50%外,其余时间鳞翅目害虫占比均高于50%,这说明鳞翅目害虫在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内发生较为普遍,是复合种植区的主要害虫种类。 另外,2022 年和2023 年鳞翅目害虫在灯诱昆虫中的占比均呈现出随月份发展而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鳞翅目害虫在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内为害持续时间长,属于优势害虫,需要重点关注。

2.2 害虫种类

2022-2023 年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灯诱鳞翅目害虫共分7 科19 种,其中夜蛾科的种类最多,占鳞翅目害虫总种类的42.1%,其次是草螟科占15.8%、天蛾科占15.8%、灯蛾科占10.5%、尺蛾科占5.3%、刺蛾科占5.3%和毒蛾科占5.3%(表1)。 天蛾科占比较高, 推测与测报灯周边农田种植的防护林有关。 从7-9 月害虫发生总数来看,2022 年和2023 年草螟科中的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数量均最高,在鳞翅目害虫中的占比均属第一,说明玉米螟在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内群体数量较大。 从表1 可以看出,2022 年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二点委夜蛾 (Athetis lepigone)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鳞翅目害虫数量占比前5 位的害虫种类,而2023 年鳞翅目害虫数量占比前5 位的则是玉米螟、 二点委夜蛾、 桃蛀螟、棉铃虫和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说明不同年度间害虫群体发生数量略有差异, 同时也可以看出以上6 种害虫是当前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的主要害虫, 当地农户在开展复合种植时应重点防治。

表1 复合种植区灯诱鳞翅目害虫种类及占比情况(单位:%)

2.3 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二点委夜蛾、 甜菜夜蛾和大造桥虫是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中发生较重的6 种主要害虫,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重点分析了以上6 种害虫的周发生动态规律。

2.3.1 玉米螟 2022 年玉米螟出现了4 个虫峰,分别是7 月第4 周、8 月第2 周和第4 周、9 月第2 周,其中以9 月第2 周诱虫数量最多,达541 头;2023 年则连续出现了2 个虫峰,即9 月第1 周和第2 周,其中以9 月第2 周诱虫数量最多,达553 头。 从近2 年的动态图(图1)可以看出,9 月中旬是玉米螟成虫的高峰期,推测与其钻蛀类害虫为害难以防治有关。

图1 玉米螟周发生动态

2.3.2 棉铃虫 2022 年棉铃虫出现了3 个虫峰,分别是7 月第3 周、8 月第2 周和9 月第2 周, 其中以8 月第2 周诱虫数量最多,达534 头;2023 年同样出现了3 个虫峰, 即7 月第3 周、8 月第3 周和9 月第3 周,其中以7 月第3 周诱虫数量最多,达210 头。从近2 年的动态图(图2)可以看出,7 月中下旬和8 月中旬棉铃虫成虫发生量较大,推测与田间玉米、大豆生育期有关。

图2 棉铃虫周发生动态

2.3.3 桃蛀螟 2022 年桃蛀螟出现了2 个虫峰,分别为8 月第3 周和9 月第2 周, 其中以9 月第2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 达698 头; 2023 年桃蛀螟出现了1 个虫峰,即9 月第2 周,诱虫数量为354 头。 从近2 年的动态(图3)可以看出,进入9 月后,桃蛀螟的成虫数量骤然上升,9 月上中旬是桃蛀螟成虫发生的高峰期。

图3 桃蛀螟周发生动态

2.3.4 二点委夜蛾 2022 年二点委夜蛾出现了2 个虫峰,分别为7 月第4 周和8 月第2 周,其中以7 月第4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为197 头;2023 年二点委夜蛾出现了2 个虫峰, 即7 月第3 周和8 月第3 周,其中以7 月第3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 诱虫数量为259 头。从近2 年的动态图(图4)可以看出,7 月中下旬是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的高峰期。

图4 二点委夜蛾周发生动态

2.3.5 甜菜夜蛾 2022 年甜菜夜蛾出现了3 个虫峰,分别为7 月第4 周、8 月第4 周和9 月第2 周,其中以8 月第4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达245 头;2023 年甜菜夜蛾出现了4 个虫峰, 分别为7 月第3 周、8 月第2 周和第4 周、9 月第3 周, 其中同样是以8 月第4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诱虫数量为126 头。 从近2 年的动态图(图5)可以看出,8 月下旬和9 月上中旬是甜菜夜蛾成虫发生的高峰期。

图5 甜菜夜蛾周发生动态

2.3.6 大造桥虫 2022 年大造桥虫出现了2 个虫峰,分别为7 月第3 周和8 月第2 周,其中以8 月第2 周的诱虫数量最多,达148 头;2023 年大造桥虫出现了1 个虫峰,即8 月第2 周,诱虫数量为124 头。从近2 年的动态图(图6)可以看出,8 月中旬是大造桥虫成虫发生的高峰期。

图6 大造桥虫周发生动态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通过灯光诱杀成虫的方式对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内鳞翅目害虫的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常发鳞翅目害虫共有7 科19 种,其中夜蛾科的种类最多。 通过成虫占比情况分析发现,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和大造桥虫是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中发生较重的6 种主要害虫, 并进一步分析了以上6 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周发生动态规律。 从近2 年的动态图上可以看出, 7 月中下旬和8 月中旬是棉铃虫成虫发生的高峰期,9 月上中旬是玉米螟、 桃蛀螟成虫发生的高峰期, 这3 种害虫的发生动态规律与王亚黎对河北省玉米穗虫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一致[6]。 关秀敏等[7]在2013 年通过小波函数分析发现肥城市二点委夜蛾2 代盛期是7 月17 日至8 月1 日,杨超[8]也认为泰安地区二点委夜蛾的2 代盛期是在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2 人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得出的7 月中下旬是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结论一致。 推测二点委夜蛾成虫高发期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期有关, 苗期幼虫取食方便、 存活率高。 王强和田有国(2014)认为[9]二点委夜蛾种群动态与湿度有很大关系, 通常多雨高湿的田间环境极利于二点委夜蛾幼虫存活,成虫数量较多,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 气象资料显示,2022 年6 月的降雨量明显高于2023 年6 月降雨量, 但2023 年7 月诱虫数高于2022 年同期,推测与2022 年7 月降雨天数多、测报灯关机时间长, 造成诱虫数偏差有关。 周丽花的研究发现[10],8 月上旬至9 月下旬是甜菜夜蛾灯诱高峰期,与本研究得出的8 月下旬和9 月上中旬是甜菜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有一定的差异, 推测与测报灯对甜菜夜蛾的诱集效果有关。 周丽花发现测报灯对于甜菜夜蛾的诱集效果差, 诱虫数据不能清晰地反映昆虫动态规律,即使在甜菜夜蛾大发生期也无法做到[10]。 有关大造桥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报道较少,孙嵬[11]等人在研究吉林省中西部大豆蛾类害虫时发现8 月是大造桥虫发生的高峰期,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来看, 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在7 月中下旬时应加强对棉铃虫和二点委夜蛾成虫的防治, 在8 月中下旬至9 月上中旬期间应加强对大造桥虫、甜菜夜蛾、桃蛀螟、玉米螟成虫的防治,对棉铃虫的防治应贯穿全生育期。 可通过性诱、食诱、灯光诱杀等方式在上述时间点防治相关害虫成虫,并适当前移防治节点, 在害虫低龄幼虫时期开展化学防治,降低虫口基数。 由于灯诱技术的局限性无法全面掌握日行性昆虫的发生动态,如点蜂缘蝽、烟粉虱等, 所以本研究尚不能完全反映肥城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所有害虫种类及发生动态,此外,降雨天气造成闭灯、 虫体损坏造成辨识困难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研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后期研究应增加监测年份,同时增设性诱及田间调查的方式,全面准确探索害虫的发生规律。

猜你喜欢
鳞翅目诱虫肥城市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小鹿和泥塘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爱是什么
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及蝶类多样性分析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数据库的构建
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
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