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仙草新品种对比试验

2024-03-18 09:19林文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武平县武平仙草

林文明

(福建省武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福建武平 364300)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仙人冻、黑豆腐草、薪草等[1-5],为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清暑解渴、凉血解暑及利尿之功效[6],民间常用作暑天清凉饮料。

武平县是我国仙草的主要产地,据统计2022 年全县种植仙草达1 267 hm2、 产量1.14 万t、 产值6 846 万元,是王老吉、加多宝等饮料企业重要的原料产地。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该县部分种植户从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引种了部分种苗,试种后筛选优良单株扩繁成苗,为了解其栽培成活率、植物学性状、抗病虫表现、产量及内含物等情况,2021 年在武平县中山镇老城村开展了武平仙草新品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武平县中山镇老城村, 地理坐标25°1′28"N、116°1′26"E, 海拔273 m, 灰壤土, 肥力中等。

1.2 试验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4 个,其中武平仙草A(暂定名)从台湾引种品种中筛选优良单株扩繁而来,武平仙草B(暂定名) 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引种品种中筛选优良单株扩繁而来,武平仙草C(暂定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引种品种中筛选优良单株扩繁而来, 武平仙草D(暂定名)从印度尼西亚引种品种中筛选优良单株扩繁而来;对照品种(CK)为当地主栽品种闽选仙草1 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 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 个处理。 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10.0 m、畦面宽1.5 m、沟宽40.0 cm,面积19.0 m2,四周设保护行。

1.4 栽培管理

1.4.1 施足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适量施用化肥,试验地清除表杂物后,将谷壳灰、腐熟羊粪、硫酸钾、钙镁磷按10∶4∶1∶1 的比例拌匀后于起垄前全田撒施,每小区用量为22.4 kg。

1.4.2 整地盖膜 用起垄机按畦面宽1.5 m、 畦高30.0 cm、沟宽40.0 cm 的标准起垄,待降雨或沟灌湿润畦面后盖上黑地膜待植。

1.4.3 移栽 移栽时间4 月15 日,苗高约18.5 cm 的二级苗[7],每畦中间种植2 行,小行距40.0 cm、株距30.0 cm,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每小区种66 株。

1.4.4 追肥 移栽10 d 内,每天傍晚浇清水;移栽后10 d(4 月25 日),用0.2%的尿素溶液进行浇施追肥2 次、 间隔7 d, 以促进幼苗早生快发; 移栽后90 d(7 月14 日), 将地膜从畦的两侧掀起, 在距根茎约30.0 cm 处撒施平衡型硫酸钾 (N∶P∶K 为15∶15∶15)复合肥,用量为每小区0.85 kg,后再将地膜盖回原处、压好。

1.4.5 病虫害防治 试验地主要做好茎褐腐病、斜纹夜蛾等[7]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4.6 收割晾晒 收割时间为9 月15 日, 后及时晾晒。

1.5 调查测定项目

试验调查测定项目包括成活率、 株型、 株高、茎的颜色和长粗、 叶片的颜色和长宽、 茸毛等植物学性状, 以及抗病虫表现、 产量、 晒干率、 含水率、 内含物成分等。

1.6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0.0 软件及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由表1 可知,移栽后20 d(5 月5 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武平仙草C、武平仙草D 及闽选仙草1 号(CK)的成活率分别为94.95%、96.97%、11.62%、9.60%、94.44%,其中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分别比闽选仙草1 号(CK)高0.51、2.53 个百分点,武平仙草C、武平仙草D 分别比闽选仙草1 号(CK)低82.82、84.84 个百分点,说明移栽后20 d 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的成活率与闽选仙草1 号(CK)相差不大,武平仙草C、武平仙草D 因成活率太低,不参与后续其他调查测定。

表1 参试品种成活率调查

2.2 植物学性状

由表2 可知,收割时(9 月15 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闽选仙草1 号(CK)株型均为匍匐。 株高分别为55.3 cm、33.7 cm 和50.1 cm,其中武平仙草A较闽选仙草1 号(CK)高5.2 cm,武平仙草2 号较闽选仙草1 号(CK)低16.4 cm。 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闽选仙草1 号(CK)主茎颜色均为绿带紫、绿和绿带紫;主茎长分别为175.2 cm、125.6 cm 和120.8 cm,其中武平仙草A 较闽选仙草1 号(CK)长54.4 cm,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长4.8 cm;主茎粗分别为7.6 mm、6.9 mm 和4.6 cm, 其中武平仙草1 号较闽选仙草1 号(CK)粗3.0 mm,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粗2.3 mm。 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闽选仙草1 号(CK)叶长分别为13.2 cm、10.5 cm 和9.6 cm,其中武平仙草1 号较闽选仙草1 号(CK)长3.6 cm,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长0.9 cm;叶宽分别为6.1 cm、4.3 cm 和4.9 cm,其中武平仙草A 较闽选仙草1 号(CK) 宽1.2 cm, 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窄0.6 cm。 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闽选仙草1 号(CK)3 个品种中武平仙草A 茸毛多,武平仙草B 及闽选仙草1 号(CK)茸毛少。

表2 参试品种植物学性状调查

2.3 抗病虫表现

试验期间,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闽选仙草1 号(CK)病虫害以5 月中旬的茎褐腐病为主,其他病虫少有发生。由表3 可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和闽选仙草1 号 (CK) 茎褐腐病发病率分别为6.91%、8.33%和14.44%, 其中武平仙草A 较闽选仙草1 号(CK)低7.53 个百分点,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低6.11 个百分点,说明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2 个品种对茎褐腐病的抗性均优于闽选仙草1 号(CK)。

表3 参试品种茎褐腐病发病率调查(5 月18 日)

2.4 产量

由表4 可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和闽选仙草1 号(CK)每小区鲜草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6.91 kg、66.38 kg 和63.88 kg, 折亩产量分别2 699.95 kg、2 330.40 kg 和2 242.41 kg, 其中武平仙草A 较闽选仙草1 号(CK)高457.54 kg、20.40%;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高87.99 kg、3.92%,说明武平仙草A 的鲜草产量明显高于闽选仙草1 号(CK),武平仙草B 的鲜草产量与闽选仙草1 号(CK)相差不大。

表4 参试品种小区鲜草产量情况

由表5 可知,经过3 d 晾晒,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和闽选仙草1 号(CK)的晒干率分别为22.60%、25.37%和23.50%, 武平仙草A 晒干率较闽选仙草1 号(CK)低0.9 个百分点;武平仙草B 晒干率较闽选仙草1 号(CK)高1.87 个百分点。 晾晒后的仙草干品采取常压恒温干燥法进行含水率测定,由表6 可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和闽选仙草1 号(CK)的含水率分别为10.32%、9.81%和9.53%,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分别比闽选仙草1 号(CK)高0.79、0.28 个百分点,差别不大。

表5 参试品种晒干率情况

表6 参试品种干品含水率测定

由表7 可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和闽选仙草1 号(CK)每小区干草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7.38 kg、16.84 kg 和15.01 kg, 折亩产量610.19 kg、591.22 kg和526.97 kg,其中武平仙草A 比闽选仙草1 号(CK)高83.22 kg、15.79%,达显著水平;武平仙草B 较闽选仙草1 号(CK)高64.25 kg、12.19%,达显者水平,说明武平仙草A、 武平仙草B 干草的产量显著高于闽选仙草1 号(CK)。

表7 参试品种小区干草产量情况

2.5 内含物成分

内含物以多糖含量为主要指标,由表8 可知,武平仙草A、武平仙草B 和闽选仙草1 号(CK) 多糖含量分别为6.853 g/100 g、8.172 g/100 g、6.881 g/100 g,其中武平仙草B 最高、比闽选仙草1 号(CK)高1.291 g/100 g,武平仙草A 最低、比闽选仙草1 号(CK)低0.028 g/100 g,说明武平仙草B 多糖含量明显高于闽选仙草1 号(CK),武平仙草A 多糖含量与闽选仙草1 号(CK)相差不大。

表8 参试品种多糖含量测定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武平仙草A 成活率高, 株型匍匐,株高55.3 cm(比CK 高5.2 cm),主茎绿带紫、长175.2 cm(比CK 长54.4 cm)、粗7.6 mm(比CK 粗3.0 mm),叶长13.2 cm(比CK 长3.6 cm)、宽6.1 cm(比CK 宽1.2 cm),茸毛多,茎褐腐病抗性好,晒干率22.60%,干草产量610.19 kg/亩,比CK 高83.22 kg、15.79%,增产达显著水平,多糖含量与对照相差不大,在武平县具有推广价值, 同时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多糖含量的栽培措施,以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需求;武平仙草B 成活率高,株型匍匐,株高33.7 cm(比CK低16.4 cm),主茎紫、长125.6 cm(比CK 长4.8 cm)、粗6.9 mm(比CK 粗2.3 mm),叶长10.5 cm(比CK长0.9 cm)、宽4.3 cm(比CK 窄0.6 cm),茸毛少,茎褐腐病抗性好,晒干率25.37%,干草产量591.22 kg/亩,比CK 高64.25 kg、12.19%,增产达显著水平,多糖含量高,在武平县具有推广价值;武平仙草C、武平仙草D 因成活率太低,需进一步探索其适应性。

猜你喜欢
武平县武平仙草
All Is Well
ALL IS WELL
福建省武平县顺发纸业首台卫生纸机成功开机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保卫仙草大作战
Major Obstacles in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for Chinese Senior High Students
提高武平炒绿夏秋茶品质的加工技术
因祸得福
武平县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
麻辣鲜香“海底捞”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