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卓越工程师 攻克城轨核心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专访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4-03-18 03:45余超婧丨本刊编辑部
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2期
关键词:城轨运维广州

文:余超婧丨本刊编辑部

2024 年1 月19 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大会上50 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荣获便是获奖团队之一。

近日,《城市轨道交通》杂志对研究中心团队进行了专访,以了解研究中心的发展脉络、成果和愿景。

《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工程师奖”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的实力来源于哪里?

研究中心:此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是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荣获这一荣誉,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州地铁32 年来深耕轨道交通,克服重重工程困难,攻克和掌握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核心技术,研制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装备和核心系统,并广泛应用在广州超大轨道线网的建设和运营中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是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运营工程师的崇高褒奖。

广州地铁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999 年开通的地铁1 号线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应用和掌握了一批城轨交通建设与运营关键技术,高标准高质量引起全国和行业关注;广州地铁从2 号线开始,实现了高水平的国产化创新,依托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站台门系统、直线电机、刚性接触网等多项全国首创的技术成果研发和工程应用,有力降低了地铁工程造价,引领了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及装备的发展,广州地铁2 号线也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八大”以来,广州地铁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创新平台,坚持以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为出发点,聚焦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及装备制造中的核心技术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攻克了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复合地层盾构成套技术、面向典型行业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和泛在接入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全国首套全系统自主可控的MTC-I型CBTC 信号系统,首创了轨道交通一体化智慧平台- 穗腾OS,建立了全新的城轨交通工业控制系统架构体系。工程技术成果应用及产业带动效益显著,有力提升了城轨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品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贡献突出。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立足于“安全与运维”主线,近年来做了哪些工作?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研究中心:中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牵头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60 余项,先后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百余项。实现多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突破,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成套技术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果突出:

一是掌握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了列车在在途监测和预警关键技术,实现列车状态的在途监测诊断、信息车地传输及地面综合分析决策,开创了我国列车运行状态在途监测、健康诊断及故障预警的先河。实现了对列车及环境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安全评估,有效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模式从局部向全局、由被动向主动、由事件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与经济运行。

二是研发国内首套全系统自主可控的MTC-I型CBTC 信号系统,成功攻克列车自动防护、全自动驾驶、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等10 余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MTC- Ⅰ型CBTC 信号系统,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GoA4 最高等级的全自动运行。该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广州“十三五”新建线路中,并推广至重庆、长沙等国内多条线路,工程造价显著降低。

三是牵头国家5G 典型行业应用重点研发,实现5G 智慧车站、5G 车地通信、5G 数字化隧道等多个场景化应用,基于5G 泛在综合通信网,实现了通信、安检、票务、智能运维等多业务的便捷入网,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进一步简化跨专业信息互通方式,提高了地铁客运组织、调度等生产运作效率,提高乘客服务响应效率,为乘客带来更舒适、安全和愉悦的地铁出行体验。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上,该项目获得了GSMA 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创新奖,获得了业界认可。

四是研发首个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智慧操作系统(穗腾OS),2019 年,广州地铁与深圳腾讯公司成立“穗腾联合实验室”,探索将互联网技术与轨道交通专业经验相融合,携手研发了可迭代升级的轨道交通智慧操作系统——穗腾OS,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基于穗腾OS建设的18、22 号线全面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各专业的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实现了全息感知的车站管理、体系迭代的智能运维、灵活便捷的乘客服务、集成一体的安防应急、绿色环保的节能控制等业务功能,有力提升了轨道交通运维水平和效率。穗腾OS 研发成果先后获得“2023 数博会优秀科技成果”“2022 年度城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接下来,穗腾OS 系统将逐步在广州地铁全线网铺开应用。

穗腾OS 2.0 正式发布

五是探索复合地层盾构工程成套技术,广州地铁率先开展复合底层盾构技术自主化探索,从21 号线的上软下硬地层到8 号线北延段岩溶地层、从18 号线深厚软土地层到7 号线二期的球状风化地层,提出和定义了复合地层、泥饼、喷涌、滞排、有效推力等一系列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大大拓宽了隧道和地下空间掘进机的地质适应性,保障工程安全和顺利,推动和引领国家盾构装备及工程技术全面走在世界前列。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众多成果如群星璀璨,出版了《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衡盾泥辅助盾构施工技术》等20 余本专著,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二等奖1 项。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唯一由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单位牵头的研究中心,工作成果被行业和国家高度评价的根基是否也源于对行业需解决问题的切实掌握?

研究中心:用户是自主创新的发动机,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以地铁建设、运营单位为依托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根植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轨道上的大湾区”国家战略,是全方位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技术支撑需求和行业内轨道交通先进技术的强有力纽带。具备从设计、建设、运营乃至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资源和数据优势,具备服务城轨交通领域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技术的试验研发与应用检测验证平台,具备以数据创需求、以创新带产业及实景示范验证能力。

中心扎根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工作一线,深刻理解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

中心主要研究成果应用覆盖广州地铁已运营的16 条653 公里地铁线路,未来还将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在建的22 条638 公里轨道交通线路,成果工程应用及产业带动效益显著,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作出支撑贡献。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前身是“国家工程实验室”,从立项到建成到“转制”,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里程碑事件?

研究中心: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展、建设和运作的历程中,有三个里程碑事件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个里程碑是2016 年3 月,广州地铁集团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首个牵头成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企业,这代表国家和行业对广州地铁科技创新基础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充分肯定。广州地铁从“十二五”牵头国家“863 计划”开始,每个五年周期都牵头实施城轨安全领域的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有力提升了城轨安全运营和运维保障能力。广州地铁客流强度常年全国领先,在世界地铁协会(CoMET)运营安全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前列,受到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充分肯定。正是由于广州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领域的基础和能力,国家工程实验室最终才能花落广州地铁。

第二个里程碑是2019 年1 月,经过三年的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功通过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形成六大类建设成果,是国家发改委2016 年批复建设的同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中,首家提前2 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的实验室。广州地铁集团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广州地铁设计院等7 家单位,建成了基于地铁运营现场实景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并涵盖城轨行业多系统、多专业的一个新型工程实验室,形成了运营列车典型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等6 大实验能力,突破了一系列城轨安全与运维领域的关键技术。专家组验收意见认为:实验室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所形成的技术研究平台和研发成果,为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第三个里程碑是2021 年12 月,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优化整合评价,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这一轮优化整合评价是根据我国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整体部署,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全国350 家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全面且严格的评价,最终通过191 家,通过率不足55%。此次优化整合,实验室组织对国家政策和评价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省、市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取得支持,从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的层面,充分总结好中心的贡献和成果,完善对中心未来研究发展方向的规划,最终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价。

在此过程中,也要特别感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挥的战略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城轨7 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对战略目标、定位与使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组织向国家发改委系统汇报,为顺利通过优化整合评价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目前有哪些推进中的课题/项目?

研究中心:目前中心围绕“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这一核心领域,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重大风险防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城市轨道交通质量保证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国家级科技项目共13 项,《车辆基地TOD 上盖环境影响预测、控制及评价研究项目》、《复杂环境下的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等省市科技项目33 项。

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程技术事业的高度重视,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让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民、创造未来,全力打造绿智融合、引领未来的轨道交通。

中心将以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为契机,加快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健全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和激励机制,推行专业技术带头人制度,为工程技术人员搭建出头出彩、建功立业的更广阔舞台。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聚焦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及装备制造,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为“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城轨运维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
漫说城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