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2024-03-20 06:31陈琦邹志军谭庆收羊婷
教育研讨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陈琦?邹志军?谭庆收?羊婷

摘 要|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并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以期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自新課程改革以来,中学物理课堂有了更多的活力与弹性,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我国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又修订出版了《义务教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更加强调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1],这意味着物理教学不再仅仅只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更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能够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为了充分贯彻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第四节“流通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2.1 精心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要精心钻研物理教材,明确物理学习的主题,把握教材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3],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基础上,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需要,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确保课堂内容紧贴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中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导入、实验探究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2.2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4],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要明确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条件,保证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总之,教学目标应该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3 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强教学活动多样化

新课程指出物理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应具备广泛的视野和创新能力,善于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务实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关心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时刻思考和挖掘当中所蕴含的教学资源和育人价值,使物理教学设计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与时俱进[5],同时教师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2.4 创设物理情境,引导科学探究

生动有趣的物理情境,能够把晦涩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帮助初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新课程理念强调问题导向,教师可以巧妙设计带有冲突和反差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并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2.5 重视评价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分数衡量,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在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教师需要注重多样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全面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6],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物理学习的正确方法,建立物理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要勤于反思自身教学思想和方法的不足,并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进。

3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案例

3.1 教学内容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对前面所学液体和气体压强等知识从静态到动态的迁移提升的学习过程[7],同时又为后续“浮力”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流体压强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本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密切,安排了较多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和思考中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并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由生活到物理,再由物理延伸至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3.2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习了液体和气体压强等前备知识,因此本节课要注意关联知识的深化和迁移。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还是较为抽象的,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实例也有一定难度。但是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有了一定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物理情境和实验,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感性体验,并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规律。

3.3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通过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和归纳,了解流体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流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通过机翼模型的观察分析,了解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

(2)科学思维

经历探究和推理过程,学会演绎推理、归纳等思维方法;通过流体概念将知识进行迁移,提高类比分析的能力。

(3)科学探究

经历实验探究,提升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探究,提高将知识运用于物理问题探究中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C919大型客机新闻的引入,了解中国民航事业的伟大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高铁安全线的知识应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4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实际问题。

3.5 教学策略

(1)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塑料水瓶,黄色纸团,纸片,透明水箱,锡纸,注射器,竹签,吸管。

3.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3.7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以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为主。课堂评价主要以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为诊断依据,对学生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与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等过程中反映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等进行测量评价。作业评价则以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为主,主要对学生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作业完成的态度进行测量评价。

4 结语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创设了丰富的生活化物理情境,并且自制了许多生活化的趣味教具,让学生能够经历丰富而又生动的感性体验,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也能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和实践,而又回馈和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10]。同时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由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落实了注重科学探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迮恒春.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9):65-67.

[2]马新平.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思考[J].学周刊,2023(31):79-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16.

[4]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0-62.

[5]洪流,蒋德鸿.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探究[J].现代交际,2021(19):64-66.

[6]杨发林.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广西物理,2023,44(3):80-82.

[7]邹学枫,刘健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J].物理教學探讨,2020,38(1):28-32.

[8]卢星辰.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J].物理之友,2018,34(8):36-37,40.

[9]高守光.以问激学,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J].天津教育,2023,(25):23-24.

[10]王佳宁,吴苏徽,孙锦如,等.跨学科实践的进阶化设计: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23,41(12):58-62.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Chen Qi Zou Zhijun Tan Qingshou Yang Ting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physics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physics classroom should als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nstructional,design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nd 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id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 as an example to put forward specific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hysical core literacy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concept;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Instructional design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初中物理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