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研究

2024-03-20 07:33李瑞雪
山西化工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品检验气相色谱仪检测器

李瑞雪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在石油原油基础上生产的各类化工产品是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石油化工产品制造过程中,其质量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产生各种问题,如果不经检验,直接将其投入市场,则很可能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在此基础上,石油化工产品检验应运而生,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在实践中具有诸多优势,受到了相关领域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试验检验中,检测分析任务往往比较复杂,需要高度重视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使用环境、操作策略,保证其不会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发挥气相色谱仪的效果。

1 气相色谱仪结构分析

石油产品检测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气相色谱仪本身的结构特征,这是保证该设备效果能够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气相色谱仪主要包括五大系统,分别为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

其组成与功能分别为:

1)载气系统。结构包括载气、部分检测器,功能为对气体流速进行控制、净化气体。

2)进样系统。结构包括气化室、进样器,功能为将不同状态下的样品进行气化处理,一般而言,进样口分为填充柱进样口、毛细柱进样口、无分流进样口,无分流进样口能够进一步提升机器灵敏度。

3)分离系统。主要结构为色谱柱,是整个机器功能发挥的核心结构,承担色谱柱分离功能。

4)检测系统。主要结构包括热导池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前者具有灵敏度低、结构简单、定量精准的优势,后者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的优势。

5)记录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记录功能,能够对检测系统转化的电信号进行详细记录[1]。

2 气相色谱仪功能影响因素

在气相色谱仪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温度与湿度。气相色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温度、湿度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比较良好的温湿度标准为:湿度在40%~70%的区间范围内,温度在15~30 ℃的区间范围内。这主要是由于,气相色谱仪的功能需要依靠电子设备来实现,其内部电路板分布比较密集,温度、湿度如果超出特定标准,会导致电路板故障,进而影响气相色谱仪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在异常环境下,FID 检测器的灵敏性会显著降低,进而导致测量数据出现明显偏差。

2)灰尘。气相色谱仪属于典型的精密型检测设备,对于所有精密型检测设备而言,灰尘都会对其功能发挥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外部环境的防尘工作,因此,在气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灰尘清洁工作。

3)电磁干扰。在气相色谱仪正常工作过程中,对于灵敏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电磁干扰会导致气相色谱仪的灵敏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测试精准度[2]。

3 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

为了提升研究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对气相色谱仪在石油化工产品检验中的应用思路进行分析。本次试验选择成分更为复杂的柴油石油作为试验用样本,将柴油石油通过样品注入口注入色谱柱中,色谱柱利用其能够分离样品中不同成分沸点、吸附性的差异,对柴油石油进行有效分析,最后使用检测器完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

3.1 实验材料与器材准备

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准备试验材料以及实验器材。其中,本次实验的核心器材包括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验检测器,除了两个核心设备以外,还应当准备一些辅助器材,主要包括微柱与进样瓶,微柱的内径应当为0.5 mm。此外,应当准备的材料为柴油石油样品[3]。

3.2 实验要点分析

在进行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1)在进样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采取分流送样的方式,并对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其中,气化温度应当为200 ℃、检测器温度应当为300 ℃,在此基础上,保证温度稳定上升,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在温度到达第一个梯度,即80 ℃标准时,应当暂停温度调整,在该阶段停留10 min,其目的在于保证内部环境稳定。此后,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持续加热,每到达一个温度梯度即保持一段时间,在第二个阶段,按照8℃/min 的效率匀速提升温度,在温度达到100℃的标准后,则暂停加热,对升温效率进行调整,按照10 ℃/min的效率匀速提升温度,在温度达到200 ℃的标准后,则再次暂停加热,在此温度标准上维持20 min。表1为典型色谱操作条件。

表1 典型色谱操作条件

2)技术人员需要对灰尘进行有效处理。具体而言,在机器停机时,技术人员应当打开其侧面、后面面板,使用氮气对仪器内部灰尘进行彻底吹扫,对于吹扫无法处理的顽固污渍或者特殊位置,可以采取软毛刷进行处理,在清扫完成后,需要采取水、有机溶剂进行擦洗,在擦洗完成后,应当保证仪器表面干燥、没有溶剂残留,否则很容易导致仪器内部出现腐蚀现象,从而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4]。

3.3 实验具体步骤

在进行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行事,在本次试验中,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制作符合需求的样品。在圆底烧杯中加入汽油油水、蒸馏水,其中,汽油油水含量应当是蒸馏水的300 倍。

2)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抽提装置、回流冷凝管,吸收仪器升温阶段沸腾蒸发的液体,此时应当注意,技术人员应当对蒸馏过程中样品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记录,蒸馏应当持续进行,直到样品容器中油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在停止加热之后,应当维持一段时间,等到仪器设备冷却到室温。

3)在仪器设备冷却到室温之后,技术人员即可进行装置内部油量的读取工作。

4)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正式进行基于气相色谱仪的石油化工产品检验,需要将制备完成的样品放进样品容器内部,并将容器、自动进样端口连接起来,并启动气相色谱仪。在进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保证样品的进样压力,保证压力提升的稳定性与均匀性。

5)对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对提取时间、提取率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并利用氢焰离子化验检测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检验。在此过程中,应当认识防范样品污染的重要意义,采用不同器材盛装不同样品。

6)对柴油样品的占比进行记录[5]。

为了保证实验的稳定与可靠,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在同一场景下进行多次实验,并对多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筹分析,防止由于意外事件导致数据准确率受到影响。

3.4 实验数据分析与整理

在实验数据获取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均值的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试验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而提升数据获取质量。在数据收集、初步处理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则可利用软件完成相关图像的绘制,形成最终的石油分析报告。

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石油产品的成分构成相对比较复杂,气相色谱仪过去的检测图谱峰值普遍相对较多,因此,必须与产品检测标准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对产品组分含量进行进一步明确,才能有效确定产品的基本情况。

4 结语

在当前技术背景下,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想要充分发挥气相色谱技术的优势,相关单位不仅需要充分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工作流程等信息,还应当充分掌握气相色谱仪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温度与湿度、灰尘、电磁干扰等,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消极影响,同时还应当从整体角度着手,加强对实验操作步骤的控制力度,这样才能显著提升石油化工产品检测工作的效率以及精确度,进而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相当重要,值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产品检验气相色谱仪检测器
装饰石材产品检验时应掌握的方法与指标(二)
装饰石材产品检验时应掌握的方法与指标(一)
Impaired eye tracking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 severity but not dynamic postural control in adolescents following concussion
气相色谱仪在天然气组分测量中的应用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车道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应用
过程气相色谱仪的应用
一种雾霾检测器的研究与设计
山东省2016年夏季(2016年6-8月)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一体化火焰检测器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