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恢复中应用效果观察*

2024-03-23 02:22杨志华李志卫李鹏军程遥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期
关键词:充气气压肝素

杨志华 李志卫 李鹏军 程遥遥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安阳 45500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临床常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2]。现阶段,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及术后创伤易造成患者机体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若不及时辅以治疗,易使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疼痛,严重者甚至丧失下肢功能[3]。气压疗法通过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下肢施加循环有序的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能够有效降低DVT 发生率[4]。低分子肝素属于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活性,改善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5~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凝血指标及DVT 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10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审批号:K202002051),所有患者签署研究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n年龄(岁)体质量指数(kg/m2)文化程度[例(%)]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及以上对照组观察组t/Z P 52 52 52.78±3.61 53.02±3.54 0.342 0.733 20.11±1.64 20.43±1.52 1.032 0.305 29(55.77)30(57.69)0.219 0.896 15(28.85)13(25.00)8(15.38)9(17.31)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良性子宫肌瘤患者,且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交流、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临床资料完整;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手术前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疾病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史者;存在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者;对本研究药物既往存在过敏史者;存在出血倾向者;近期接受过有关凝血功能治疗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无法配合治疗者;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气压疗法: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该仪器主要包含气囊、充气导管及主机,连接治疗仪电源线后,连接充气气囊,将充气管一头插入气囊中,另一头插入治疗仪的电源插口。治疗师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保持肢体放松,患者下肢使用气囊包裹住,松紧程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随后打开主机开关,将仪器设置为由远心端至近心端的充气模式,其参数设置为压强10~20 kPa,时间30 min,充气间隔时间5~7 s。按下运行键进行治疗,循环充气放气,30 min 后关闭电源,将充气管和电源线分离,排出气囊内空气,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第2 天开始治疗,每次治疗30 min,2 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0470)皮下注射,4 100 IU/次,1 次/12 h,持续注射7 d。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及DVT 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2)凝血指标:于清晨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经离心处理10 min 后,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指标。(3)疼痛程度:术后1 d、3 d、5 d、7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0~10 分,得分低则疼痛程度轻。(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涵盖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维度,0~100 分,得分高则生活质量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达,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达,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APTT 高于对照组,PT、FIB 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D-D(ng/m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nPT(s)治疗前治疗后FIB(g/L)治疗前治疗后APTT(s)治疗前治疗后52 52 t P 9.02±1.02 9.04±1.25 0.089 0.929 11.30±0.78 13.25±0.96 11.368 0.000 5.60±1.03 5.52±1.05 0.392 0.696 6.22±1.27 5.73±0.84 2.321 0.022 29.09±1.33 29.15±1.12 0.248 0.804 33.04±1.22 38.01±1.65 17.465 0.000 740.16±80.26 741.71±80.05 0.099 0.922 632.55±201.49 577.62±194.23 1.415 0.160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观察组GQOLI-74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躯体功能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n社会功能治疗前治疗后心理功能治疗前治疗后物质生活状态治疗前治疗后52 52 t P 57.44±2.98 58.02±2.85 1.014 0.313 64.41±3.57 79.55±6.03 15.580 0.000 55.28±3.01 55.36±3.14 0.133 0.895 65.31±4.18 79.51±6.84 12.774 0.000 59.43±3.27 59.50±3.26 0.109 0.913 69.77±4.37 80.29±6.38 9.810 0.000 58.43±3.66 58.53±3.59 0.141 0.888 70.21±4.55 83.37±6.54 11.911 0.000

2.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DVT 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DVT 发生率比较(±s)

表4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DVT 发生率比较(±s)

组别n术后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DVT[例(%)]对照组观察组t/χ2 P 52 52 69.76±12.06 35.79±10.44 15.357 0.000 13.15±3.10 8.76±2.35 8.138 0.000 8(15.38)2(3.85)3.983 0.046

2.4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 d、3 d、5 d、7 d,观察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5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s)

组别n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对照组观察组52 52 t P 6.12±1.11 5.31±0.87 4.142 0.000 5.08±0.78 4.01±0.64 7.647 0.000 4.26±0.61 3.11±0.50 10.514 0.000 2.98±0.57 1.13±0.24 21.570 0.000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但术中创伤及应激反应易损伤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从而释放较多活性物质,提高患者体内血小板黏附力和凝聚力[7~8]。同时,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需卧床休养,肢体短期内无法正常活动,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增加DVT 发生风险[9~10]。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后需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DVT 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7 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预防DVT 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凝血指标,促进患者康复。气压疗法可循环有序地对气囊进行充气放气,使患者肢体形成由远心端至近心端的循环压力,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及下肢动脉血液灌注速度,增强肢体营养成分供给及氧合,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调节机体内新陈代谢,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11~12]。此外,静脉瓣是形成血栓的主要位置,通过空气压力波对下肢进行间断性加压,能够使血液流经静脉瓣时产生冲击作用,以防出现瘀滞。同时,气压治疗能加快术后炎性致痛物质的代谢程度,促进渗出物吸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症状,通过被动压迫肌肉,有效避免出现肌肉萎缩情况。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有序按摩,能够灵活控制间隔时间和按摩力度,使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舒适,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低分子肝素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凝血酶活性、促进机体内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且半衰期较长,对凝血活酶时间影响较小[14]。同时,经皮下注射给药,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内膜脂流动性,使抗原决定簇充分暴露,提升敏感度[15]。此外,低分子肝素与机体血浆蛋白结合较少,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在气压疗法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疗法可有效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术后DVT 发生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猜你喜欢
充气气压肝素
充气恐龙
看不见的气压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国内外非充气轮胎的最新研究进展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