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24-03-24 05:50栏目主持兀晨
世界建筑 2024年3期
关键词:建院建筑

栏目主持:兀晨

山本理显荣获2024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宣布,来自日本横滨的山本理显(图1)荣获2024 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项是国际公认的建筑领域最高荣誉。山本理显出生于1945 年,1968 年从日本大学理工部建筑系毕业,后于1971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硕士学位。1973 年,他创立了山本理显设计工场,在其漫长、持续而又严谨的职业生涯中,致力于建立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关联,鼓励人们跨越身份、经济能力、政治信仰、基础设施和居住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他的建筑作品遍布日本、中国、韩国和瑞士等地。普利茨克奖颁奖典礼将于 5 月 16 日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举行。

WEISS/MANFREDI 荣获 2024 年路易·康奖

纽约建筑事务所WEISS/MANFREDI(图2)荣获由DesignPhiladelphia 颁发的2024 年路易·康奖(Louis I.Kahn Award)。该事务所由马里昂·韦斯(Marion Weiss)和迈克尔·曼弗雷迪(Michael Manfredi)创立,因其广泛而高品质的项目而受到认可,从文化机构到城市景观,所有项目都展示并响应了环境条件、可持续标准,并以人类体验为中心。路易·康奖于1983 年设立,该奖项的命名人路易·康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该奖旨在表彰在建筑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路易·康奖颁奖典礼将于4月3 日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举行。

与国同行·都城设计——北京建院“院史馆”主题座谈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活动举办

2024 年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BIAD,简称为“北京建院”)建院75 周年。2 月26 日,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北京建院与中国文物学会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浙江摄影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与国同行·都城设计——北京建院‘院史馆’主题座谈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活动(图3)。北京建院“院史馆”于2023 年底建成揭幕,全面展示了在过去75 年里北京建院用设计服务为北京“都与城”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活动同期举办了《朱启钤与北京》一书首发,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在内的数十位建筑文博大师、专家举行了座谈研讨。

北京街区整体更新的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顺利召开

2 月29 日,“北京街区整体更新的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以西总布街区为例”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功召开(图4)。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进行学术指导,东城规自分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清华建筑协同创智中心承办,业内专家学者共计30 余位嘉宾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特聘院长张杰,北京建工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石萌分别致辞。主题沙龙围绕建筑更新、街区更新、空间更新3 个视角,对以西总布街区为代表的整体更新相关议题展开研讨,会议由建筑学院副院长梁思思主持。

UNStudio创始人Ben van Berkel特邀讲座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国院举办

3 月5 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UNStudio 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敢于创新与蜕变:UNStudio 特邀讲座暨《知识赋能:建筑设计的11 种工具》新书首发仪式”在中国院顺利举行(图5)。仪式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建筑分社社长陆新之主持,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咸大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景泉致辞。本次活动中,UNStudio 创始人、首席建筑师本·范·伯克尔(Ben van Berkel)结合新书内容作主旨演讲,并与中国建筑设计院多位建筑师进行了沙龙交流,共同探讨了本土化、国际化及可持续发展等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3 月1-2 日,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顺利举办,主题为“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图6)。主旨演讲报告会中,多位国内外嘉宾分别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启迪,相互交融;同主题平行论坛中,主讲嘉宾们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平行宇宙的科学原理及艺术创作、数字文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2001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和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联合发起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旨在感知和探索更为丰富的未来,同时以更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与生活。据悉,展期将持续至3 月31 日。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印发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部署,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建设、实施和管理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 月20 日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该指南适用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涉及保护修缮、风貌修复、人居环境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消防与防灾减灾设施提升、智慧化管理等。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近日公布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公布,2 月26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悉,《条例》将于2024 年5 月1日起施行,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

2 月26 日,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图7)。殷墟博物馆新馆国际建筑概念方案征集2019 年由《世界建筑》参与策划组织。新馆坐落于安阳市洹河北岸,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领衔设计,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新馆建筑面积51,000m2,展厅面积约22,000m2,设有3 个基本陈列展、4 个专题展和1 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 件套,其中,3/4 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谷歌纽约总部揭幕

2 月26 日,谷歌位于纽约圣约翰车站(St John's Terminal,图8)的新总部启用。该总部由COOKFOX Architects 与Gensler 合作设计,1930 年代的原火车站顶部经过改造,成为容纳 14,000 多名谷歌员工的中心。为了适应现代工作不断变化的动态,大楼的设计优先考虑协作和灵活性。办公室没有采用传统的分配办公桌,而是采用“共享邻里”座位模式。设计总共包括 60 多个社区,每个社区旨在支持大约 20~50 名员工的团队。这种方法基于对当代工作模式的广泛研究,希望创造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创新的空间。此外,该总部设计优先考虑环境责任和可持续性,以尽量减少碳足迹的方式重新利用现有的历史建筑,并旨在通过添加太阳能电池板和景观露台等亲生物设计组件来改善当地生态系统。该建筑的核心和外壳开发已获得LEED V4 白金认证,改造后的项目预计可减少约 78,400tCO2当量排放。

猜你喜欢
建院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