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2024-03-25 18:41张章
走向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

张章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传承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程中,它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核心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龙”从哪里来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关于“龙”起源是真实物还是想象物,众多专家、学者从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可知,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拾遗记》描述伏羲出生时的样貌,就是后世传说中龙的形象。也就是说,伏羲与龙有紧密关系,中华民族对伏羲的崇尚就包含了对龙的崇拜。

从考古发现角度看,新石器时代是龙崇拜现象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各地先后考古发掘出各种不同的龙崇拜遗物和遗迹。据考古界最新的成果,龙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近万年。最早的龙以堆塑手法成形,如辽宁省查海遗址的石堆龙、内蒙古自治區兴隆沟的猪首摆塑龙、河南西水坡的蚌壳堆塑龙群。其中,辽河流域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龙纹陶片和蛇衔蟾蜍陶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龙形象,已经具备中国龙形象的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尾、龙爪等基本特征,可以说是龙崇拜之源。而距今5000年前后,凌家滩、崧泽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都有玉龙发现,红山文化除了玉雕龙还有彩画龙和泥塑龙。由此可知,早期龙在多地区都有发现但有主有次,辽河流域的龙,起源早、类型多、成系列;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形象已比较成熟,并对夏商及后世龙的演变影响深远,是中国龙起源的主干。

文字方面,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龙是先民想象中的神物,因此甲骨文中的“龙”字,头上长角,张着大口,右边是蜿蜒的身躯。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也就是青铜器铭文中,“龙”字的大口形演变成了“肉”字形,但总体上仍像长角、张口、曲身的龙形。可以说,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龙”字基本都是整体象形。作为象形文字,龙的形象在文字中的样子与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有说服力的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海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爬龙,爬龙的形象与甲骨文的“龙”字除了四肢略有不同,两者几乎一模一样。

后来为了书写方便,“龙”字被一步步简化。春秋时期秦国文字中“龙”的写法,左右分写,同时在尾部上方加了装饰性的三撇,小篆“龙”形就是由此变来的。到了战国时期,不同地区的“龙”字写法差别较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了统一的书写系统,其中包括了“龙”字的规范化,许多不同的写法在这个过程中被整合为秦文字的“龙”。汉代隶书在秦篆的基础上,将圆转的笔道写成方折、平直的笔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形成了楷书,“龙”字就是现在大众熟悉的样子。而简体“龙”字就是繁体字的龙身演变而来,把原先的三横省略成一撇。

龙的“进化”

如果说,新石器时代产生的龙崇拜与农业生产有关,生动表现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那么,从查海文化时起,龙崇拜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伴相生数千年,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形象。中国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认为,龙是以蛇为本体,又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是因为“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考古发现也证明,史前时期的龙是多种动物的“龙化”,如熊龙与猪龙,更有多种龙化动物的组合,如内蒙古小山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的鸟龙、鹿龙与猪龙,凌家滩和牛河梁遗址出土的龙与凤组合的玉饰,特别是龙与花(华)的结合,被认为是从中原到北方更为广阔区域古文化的结合,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集中体现。

每个时代的龙,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距今4000多年,那时龙的形象还不太稳定,比较多元,从夏代晚期的绿松石龙形器到商代的嵌绿松石象牙杯再到西周的“牺尊”青铜酒器,虽然年代不同,但上面龙的形象开始趋同。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玉龙,个头不大却大有讲究,它的大头、卷尾是受距今5000多年前的北方红山文化影响,头上的菱形纹来自同样5000多年前的南方良渚文化,身上的半弧纹饰则与4000多年前的陶寺彩绘龙纹陶盘如出一辙。出土于陕西咸阳塔尔坡秦代建筑遗址的战国时期龙钮铜錞于,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秦式龙钮錞于,其顶部装饰龙形钮,形态卷曲,呈倒“S”形,四爪两两相并而立,龙首向后,龙口大张……商周的龙神秘莫测,春秋战国的龙变化多端,秦汉的龙威武刚劲,魏晋南北朝的龙飘逸洒脱,唐代的龙华美富丽,宋明的龙威严至尊——历经数千年,龙的体态虽然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形象到内涵,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尊重,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处,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其实,不仅是龙形象起源与演变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道路,与之相关的文化,包括文人墨客笔下的龙意象、各类民俗活动,也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龙能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扎根,是多民族推崇的结果,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和民俗等各个领域,表现出强大的传承力,承载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

《山海经》里的龙

龙是中华文明里非常重要的图腾,被视为祥瑞,也是封建时期帝王皇权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龙是神圣的,是行云布雨的神,它们能大能小,能升能隐,法力无边。

作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山海经》记录了大量神话传说和怪异生物,龙是其中最为著名和神秘的存在之一。《山海经》中关于龙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龙很相似的异兽,它们虽不是龙但有龙的特征,比如有鸟身龙首神、人身龙首神、马身龙首神等等;一种是真正的龙或者说是龙族,分别是烛龙、应龙、夔龙和蛟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烛龙和应龙。

《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烛龙全身呈赤红色,身长千里,它的光芒可以照耀北极的黑暗。烛九阴的神通非常强大,它的一举一动都能使整个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把眼睛睁开,整个世界马上就变成白天;闭上眼睛,黑夜就笼罩下来。《海外经》中还有相关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烛龙吹一口气天空便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变成冬天;呼一口气,马上又是烈日炎炎,热浪逼人,变成夏天……这种能力放眼整个神话世界,似乎也只有盘古大神才具备。

应龙也被称为黄龙,在《山海经》和《史记》中均有记载,最早出现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在远古时期,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发生了战争,蚩尤一方有很多擅长呼风唤雨的灵物,所以黄帝部落为了扭转战局请应龙来帮忙,应龙的加入使得战事发生了变化,蚩尤和夸父也被其擒杀。应龙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也消耗了太多的能量无力振翅飞回天庭,于是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所以南方变得多雨。到了后世,大禹为了拯救苍生决心治水,并请应龙前来帮忙,应龙以尾扫地成功疏导了洪水,又生擒了当时为祸世间的“四大灵猴之一”无支祁,再次立下了不世之功。

“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夔龙的地位和实力均不如烛龙和应龙,虽然也能呼风唤雨,但被黄帝剥皮剃骨,皮被做成了鼓、骨被做成了鼓槌,鼓声能传五百里,足以威慑天下。

“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鲧是天上的神仙,为助人间治理洪水,偷了天帝的“神土”息壤私自下凡,想用息壤治理洪水。就在鲧快成功时,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于是派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鲧的治水大业至此也就失败了。

龙的“代言人”

千百年来,除了《山海经》里丰富多彩的十几种龙,中国文学中到处都有龙的身影、龙的传说和龙的故事,屈原在《离骚》中驾飞龙遨游,李白在诗中欲攀龙上九天……有关龙的描写广泛存在于《诗经》、汉赋、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叙事抒怀,反映社会生活,承载美好祈愿,不断丰富和拓展了龙文化的内涵。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跟刘备煮酒论英雄,引子就是天上出现了龙卦,云彩出现了龙的形状,曹操跟刘备聊龙的各种变化,然后问到了“天下英雄”。《水浒传》里面,梁山“一百单八将”里面有五条“龙”,分别是“入云龙”公孙胜、“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还有“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叔侄。《西游记》里面,龙王成了一个分级别的“系统”,最高的是海龙王,也就是四海龙王,其下,江、河、湖、泊、潭都有龙王,甚至井里都有龙王。有着“民间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里面,曹雪芹因故事情节而数十次写到“龙”,笔墨或多或少,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也将“龙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但主要是基于龙的精神价值层面的比拟和基于龙的形象层面的建筑、服饰、陈设器物等纹饰。此外,回目中嵌有“龙”字的有三个: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蒲松龄却在《聊斋志异》里笔锋一转,所写的龙跳出了固有认知,独具一格。举凡兴云布雨、变幻无端、飞升云天、击凶除恶、与人沟通往还等等,在他的笔下皆有描绘且大都充溢着诗意,丝毫不让“聊斋”世界中的其他华章,同样显示出蒲松龄超拔的艺术功力。《聊斋志异》中涉及龙的作品,共有20余篇。其中《余德》《羅刹海市》《晚霞》《白秋练》等作品,彰显出蒲松龄天才的想象。同时,这类龙故事能够在承续前人之作的基础上又有着别开生面的转折,其中充溢着驰想天外的艺术想象、自由浪漫的审美追求和含蓄而又强烈的诗意之美。

龙之九子

龙,是中国的“图腾”。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是青龙和水牛之子,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它继承了母亲温驯、善良的性格,喜欢音乐,特别喜欢蹲在琴头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传说嵇康在世弹奏《广陵散》时,吸引了囚牛,囚牛为了时时刻刻都可以听到嵇康弹奏的《广陵散》,自己化作了一把古琴,从此留在了嵇康的身边。囚牛通常出现在古典乐器之上,比如常见的龙头胡琴,其实就是囚牛。

次子睚眦(yá zì),是龙和狼之子,它不仅继承了龙的一部分基因,更像母亲,好勇喜斗嗜杀,是一个狠角色,更是一个小心眼,成语“睚眦必报”说的就是它。因为这种性格,很多兵器都喜欢用睚眦的造型,尤其是利斧之上。

三子嘲风,是龙和一只大鸟所生,“形似兽,好险又好望”,因为喜欢探险登高,嘲风在中国民俗中常常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常“以置殿角”,也一直有专家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四子蒲牢(pú láo),是龙和蛤蟆之子,继承了母亲爱鸣叫的特点,平时生活在海边,害怕鲸鱼,每遇鲸袭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钟椎雕成鲸鱼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五子狻猊(suān ní),是龙与狮子所生,长相酷似狮子,继承了母亲端庄、威严、沉默的性格,喜静好坐爱烟火,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狻猊出香也是常见的香具题材之一。

六子赑屃(bì xì),也叫霸下、龙趺、填下,是龙和龟所生的神兽,外形似玄武,“形似龟,好负重”,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赑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并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让它背起自己的功绩,因此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七子狴犴(bì àn)也叫宪章,相传是龙和老虎所生。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还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被置于狱门上,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因此,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八子负屃(fù xì),同样也是龙和龟所生,和赑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长相肖父,平生好文,尤爱闪耀着艺术光彩的碑文,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那些传世的文学珍品,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也因此,通常负屃和赑屃常常同时出现在碑文的一上一下,相得益彰。

九子螭吻(chī wěn),是龙与鱼之子,实际上是鱼龙,龙头鱼身,是鱼和龙的结合体。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并且口阔噪粗,喜欢吞火,因此人们常常将它安在屋顶正脊与垂脊交汇之处,作镇邪之物以消灾避火,居家和商户也常摆放螭吻以镇邪避火。

当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也代表极多,有一种说法是龙并非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个虚数。

青岛与“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依山傍海、人杰地灵的青岛,自然也有许多与“龙”有关的地名。

比如,有“龙”的政区,有即墨区的龙山街道、龙泉街道,胶州的九龙街道;有“龙”的山川有市南区的伏龙山、西海岸新区的龙斗山、即墨区的龙山、平度市的龙虎山;有“龙”的河流有崂山区的五龙河、西海岸新区的海龙河、即墨区的龙泉河、平度市的龙王河;有“龙”的海岛有即墨区巉山湾的龙口岛和马龙岛。

而有“龙”的路名,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内有100多条,这些路名一种以国内行政区划名称命名,如“龙江路”以黑龙江省龙江县命名、“龙城路”以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命名。另一种以吉祥寓意命名,如“龙福路”因靠近龙湾取第一字“龙”字,“福”寓意福气、福禄,有幸福安康之意;“龙腾路”寓意飞龙在天、腾空而起;“龙舞路”寓意龙飞凤舞;“龙展路”寓意展翅翱翔巨龙腾飞之意。

有“龙”的桥梁有海龙河大桥;有“龙”的建筑有位于莱西市七星河北岸元明建筑龙女祠和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胶莱河上明代建筑的五龙桥;有“龙”的村落有崂山区的雕龙嘴、北龙口、南龙口、五龙涧、卧龙,西海岸新区的蟠龙庵,即墨区的盘龙庄,莱西市的南龙湾庄,平度市的龙湾姜家等。此外,还有崂山北宅的五龙、西海岸新区大村的龙古、即墨通济的龙湾头、莱西望城的龙湾庄、胶州铺集的龙池、胶州李哥庄的石龙屯等聚落。

青岛有“龙”的景点更是不胜枚举。位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龙潭瀑”,以其下落形态命名,瀑水源自崂山南麓的8条溪流汇成的八水河由于崖高水急,瀑击潭水,声若龙吟,气势雄伟壮观,其“龙潭喷雨”是著名的“崂山十二景”之一;位于崂山仰口景区太平宫北山涧的“白龙洞”,因民间传说得名,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5块鼓形的圆石上组合而成的天然石洞;位于崂山王哥庄街道晓望村西的“二龙山”,因两条山脉婉若游龙得名,山地面积12.2平方千米,海拔约870米;位于崂山外八水河东村南、北九水太子涧尽头的“飞龙瀑”又称太子瀑,瀑水沿崖顶缺口倾泻而下,状如飞龙;位于崂山太平宫西百余米处的“犹龙洞”,初称“老君洞”,明隆庆年间山东提学邹善来游崂山,与同游的即墨县令杨方升取《史记》中“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之语,雅化为现称。洞前刻有“鳌老龙苍”。

龙于中国

经历后来几千年的发展,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核心的代表,一直贯穿、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是民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发展,龙的演化也出现了包容性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龙”的特殊形象,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民俗生活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春节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划龙舟等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传承的民俗生活。可以说,以龙为核心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的跨族际交流实践,构成了“美美与共”的多民族和谐生活关系,不断强化和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中国文化所称道的龙是“善龙”,是包容互鉴、和谐共处的,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文化基础。

一直以来,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龙升腾九霄、遨游四海、畅通天地,是奋发精神;龙嘉瑞吉祥、勇猛威严、百折不挠,是抗争精神。中国人自认为“龙的传人”,是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是团结凝聚的精神象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贯穿了集众长、惠万物、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自古以来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学科的阐释都是如此,几千年不变,因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中华龙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实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丰富了中国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近代中国,龙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爱國、奋进、抗争、自强的民族解放精神之中,为中国人民取得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秉承团结统一、和平友好、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迈开坚实步伐,龙的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龙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心心相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纽带,助力中国这条巨龙腾飞。

Year of the Loong: Embracing Loong Culture

2024 marks the Year of the Loong i n t h e C h i n e s e s e x a g e n a r y c y c l e(stem-branch cycle).

Loong culture stands as one of the oldest, most enduring, and most intricate face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subconscious of every Chinese individual. Chinese people have a profound affin- ity for Loong culture, which hold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eritage.

For Chinese people, the Loong symbolizes not only strength but also auspiciousness, happiness, and blessings for reunion. Throughout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oong culture has evolved and been passed down for millennia. I t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core values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 but also serves as a potent spiritual catalyst propelling the nations progress. We proudly consider ourselves descendants of the Loong, embodying deep-seated patriotism and an indomitable spirit.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