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过年好光景

2024-03-25 18:41王溱
走向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放爆竹爆竹鞭炮

王溱

美味幸福的年夜饭

年夜饭非常重要,许多地方把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重要的一次家庭宴会。在欢快的鞭炮声中,在观看着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的欢声笑语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酒佳肴,共同辞旧迎新,是世间最温暖也最为幸福的时刻。特别是老人,家人的团聚令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看着健康的儿女,望着活泼可爱的子孙,老人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舒展、温馨。

可以说,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可口、最香甜,有时也是最昂贵的佳肴。多年前人们盼着过年,某种角度上,是盼着这顿“大餐”。特别是孩子,进了“腊月门”,掰着手指头数着过。记得小时候,大院里的邻居大都生活拮据,平时吃肉吃鱼的机会本来就少,更不要说那些有名堂的炒菜、有花样的面食了。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说到吃好东西,都盼着过年,尤其是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是一年中最多的,荤的素的、凉的热的都有。一般最少8个菜,多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是真正的丰富美味大餐。

年夜饭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个晚上是合家团圆的良辰吉日。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见一见朝思暮想的亲人。春运是世界上最庞大也最为壮观的回家大“迁徙”,而那些归心似箭、不辞劳苦、长途跋涉的“迁徙大军”,都期望在年夜饭之前赶到。年夜饭成了召唤人们回家的信号、灯塔,远远超出了一顿饭的意义。在一些人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饭桌前有一个位子、一副碗筷,但不见人影。这是表示这家的亲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赶到,或者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家人忘不了他。摆上桌椅碗筷,权当亲人也在其中。所以年夜饭许多菜名,也是因此而生。“团团圆圆”“阖家幸福”“好运当头”等等,寓意着家人平安幸福的心愿。

许多人家的年夜饭很讲究,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有说头。即便是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也各显神通,费尽苦心,千方百计搞到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以图个吉利。当然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南北也差异很大。比如南方人喜欢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汤圆,还有的吃生蒜和皮蛋。其中年糕寓意最明显:“年年(黏黏)高(糕)”,吉祥如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而北方人传统食品以面食为主,饺子是最普遍的过年食物,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习惯。有的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的说正式被列为过年必食之物是源于汉朝,还有的说是唐朝。许多地方,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所以好多人家会提前到银行换一点崭新的硬币,或者把旧硬币用开水烫一烫消消毒,随馅包进饺子里去,谁先“吃”着了,“吃”得多,就预示着有福气、能多挣钱,这对孩子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年三十晚上,再困再累也不合眼,就等着吃饺子,吃出钱币,心里高兴。再就是鱼,这也是年夜饭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点,寓意着“年年有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年夜饭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执着”,越来越“钟爱”,当然也更“理性”了。外出打工的、在外工作的以及各种原因与家人暂时分离的亲人,不管是发了大财的,还是一时走了背运的,临近年终都在朝着家的方向奔,都期盼着能赶上这顿意味非同的聚餐。不过,很少有人再去为年夜饭劳神费心了。因为人们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更不会像以前那样期盼着年夜饭才得以享受的口福。年夜饭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食欲诱惑。人们更在乎、更眷恋的是那份亲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年夜饭所带来的家的温馨。

这些,才是最丰盛的年夜饭!

爆竹声声迎大年

过年不可缺少的重头戏是放爆竹。这些年因种种原因,过年爆竹声渐渐淡了,但人们,特别是上点年纪的人,在过年期间会时不时又想起小时候放爆竹的往事。毫无置疑,对于爆竹,人们还是“感情”深深、情有独钟的。

听着爆竹声过年,这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美好回忆。以往,人们盼着期待着春节的到来,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放爆竹。尤其是孩子,口袋里装满了各种爆竹,远比吃大肉大鱼更来劲。过年家长从勤俭节约中拿出块八毛钱给孩子买挂小鞭、几扎“嘀嗒纸”,那是孩子最珍貴的礼物。年前大院邻居孩子相互攀比的就一样东西:爆竹。谁家的大人给孩子买了“二踢脚”“砂爆竹”,谁家的孩子有了“花子”“钢鞭”,会在孩子中间掀起巨大“波澜”。什么是羡慕嫉妒恨?体会和感受的会到“骨子”里。

放爆竹是祖先传承下来的特有“文化”。古时候人们为了驱寒,会在寒冷的冬天围绕在火塘周围烤火,燃烧的草木加热之后膨胀爆裂,便产生“噼噼啪啪”的声音。这是爆竹的雏形,却也歪打正着成了驱赶野兽的“武器”。史书记载: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到了南北朝,放鞭炮已经成了春节的规定动作。正月初一一大早,全家人便会在院子中燃烧竹子,令其爆裂,“以辟山臊恶鬼”。正式有纸皮包装火药的爆竹,是在宋朝,算下来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这一千多年,燃放了多少爆竹,驱赶了多少“妖魔鬼怪”,实现了多少意愿的梦想?这笔账恐怕永远也算不清楚,永远都是一个谜。

放爆竹寓意颇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氛围营造的需要,放爆竹不但是辞旧迎新的一种传统习俗,还演变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象征意义的载体与形式。每逢重大节日、喜事庆典,爆竹都会响成一片。那“噼噼啪啪”的声响,代表着人们欢乐的心情和美好的祝福,也寄托着人们对幸福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对孩子而言,放爆竹更多的是娱乐。

以前爆竹的种类很少,最常见的是红纸皮“小鞭”、牛皮纸皮的“二踢脚”、大拇指粗的“花子”和响起来吓人的“砂爆竹”。其中“小鞭”最便宜,引线像辫子一样编在一起,按“挂”算,燃放时声音不大,小孩子也敢放,好像一角六分钱一挂;“二踢脚”的模样就像卷烟,圆又细长,末端处有一很小的圆孔,引线从那儿露出,燃上或先一头响,接着另一头也响起来,随后窜出,会放的人竖着轻轻捏在手里,一响先朝地下,再一声响,整个圆筒便窜上了天;“花子”就像现在的烟火,会喷出五彩缤纷的火焰,当年的“花子”价钱不菲,买一个的钱可以买四五挂小鞭,所以能玩得起“花子”的,应该都是富庶人家。

最盼除夕夜,从一大早就盼着天黑。尽管年夜饭对孩子们也充满了诱惑力,但跟放爆竹相比,那种渴望更胜过美味佳肴。常常是当大人们还在推杯换盏时,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年三十晚上,当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时,夜空中会突然响起的清脆鞭炮声。先是一声,接着一阵,仿佛信号枪打响,顷刻间大地“噼噼叭叭”响成一片,耀眼的光泽顿时映红了贴着粉红纸的玻璃窗,喧闹声此起彼伏。“火树拂云飞赤凤,琪花满地落丹英。金吾弛禁欢游剧,载路笙歌直到明。”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火星闪烁,夜空被一阵阵映亮,大地似乎也被唤醒。到了夜里十二点,新年钟声响起了,爆竹声更是响成一片,整个世界都像是在跳跃。

调皮的孩子会用鞭炮搞点恶作剧。最常见的是看到有女生从远处走来,就偷偷点上一只“小鞭”趁人家不注意扔过去,惹得胆小的女生哇哇大叫。还有的用一个铁罐头盒轻轻盖在鞭炮上面,看见有人走来,就赶快点上引线,等差不多靠近时鞭炮正好响了,吓人一跳不说,罐头盒也被震得老高,掉在地上发出一阵乱响,像是呼应刚刚响过的鞭炮声,让孩子们爽快极了。不过玩笑也有开过头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几个调皮鬼在一个邻居家门口预先放上了一个鞭炮,他们本意是想吓一吓那家跟他们一般大的孩子,讨个乐。结果当他们一起高喊那个孩子的名字,要引他出家门时,开门的却是孩子的奶奶。“砰”的一聲鞭炮响了,接着又是一声响,孩子们傻眼了!一只瓷盆摔在了地上。原来奶奶端着盆子正听到有人喊孙子,想出门看看,不料被鞭炮“吓”着了……好在奶奶没难为孩子们,还对闻声赶来的大人说,孩子们让我岁岁(碎碎)平安,是喜事。

欢欢喜喜去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重头戏之一,是年味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最佳载体,更是亲情友情的最好体现。

拜年有学问,给谁拜年不给谁拜年,先给谁拜,后给谁拜,既有学问,又是礼道,也是传统。

给长辈拜年,感恩又孝道。过去拜年都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后来提倡新风气新气象,叩头、跪拜这些老做法不再讲究了,但大年初一先给长辈拜年这一顺序始终没有变。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春节这个炎黄子孙最隆重的传统佳节里,越发显得突出。“正月之朔,是谓正旦……洁祀祖祢,进酒降神毕……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早在东汉时期,这种“规矩”就蔚然成风,社会不断发展,别的“习惯”可以“破旧立新”,唯独“敬老慈幼”牢不可破。

晚辈敬长辈是美德,也是孝心,更是感恩。含辛茹苦,无微不至,面命耳训,谆谆教诲,年轻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长辈的呵护、关爱。正如歌中所唱: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委屈的泪水,有人给你擦,你身在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晚辈给长辈贺年,也是祝愿和祈盼。长辈的健康是晚辈的福气。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四面八方,无论人在何处,都要回家。家,有长辈才能称得上名副其实。俗话说,娘在,家在。失去了长辈,家的概念大打折扣。所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是春节拜年的最大主题。叩首、跪拜、鞠躬、作揖、拥抱、问候,都一个心愿:长辈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尽情享受晚年美好的生活。

许多人戏言,晚辈给长辈拜年,叩首也好,拥抱也罢,得到的回报都不会“吃亏”。最普遍的是红包,钱多少没有统一的定数,但总不会让人扫兴。以前,男孩子除了红包,更喜欢的还有鞭炮。给老人拜年换来一包红彤彤的爆竹,高兴得直要蹦高。所以,大年初一有老人的家庭,孩子们一睁眼就会嚷着去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拜年。这是最欢乐的时刻,对孩子来说孕育着好奇和诱惑,对老人而言,充满了期待和恩爱。而这一切都贯穿着一个心声:在相互表达中,寄托着美好的祝福。

给师长拜年,敬重又感念。尊师重道是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从帝王到庶民,老师的地位从来都是“至高无上”。

父母给了生命,老师赋予了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老师对学生情同父母。许多人对老师的感情甚至胜过亲人。

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淡了,更多的是学识和技术上的交流和切磋,但“年龄”“资历”“经历”“阅历”之别,依旧存在着“老少”差异。春节去给师长行一个致敬礼,送上新春吉祥,人与人会走得更亲近,相处得更密切。同时,那也是一种敬重,一种情意的表达,里面包含着满满的感激与崇敬。

给挚友拜年,温馨又长久。每年初一早上许多邻居家相互拜年。过年好!进门都是这句话,好像有些“俗”,但没人在意,反而觉得是一种温暖。拜年只是一种象征,远不远、近不近、亲不亲,心里自有杆秤。但是能走进家门贺年,起码说明关系不错。邻居之间一年到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大院里“过日子”,都知根知底。然而过年彼此走一走、串一串,看上去很“形式”、很“套路”,但关系会无形中更上一层楼。约定俗成的礼遇是一种情感,就是靠你来我往建立的。这是一份情谊,也是已久的传统。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拜年表面上看是相互“祝贺”,实际蕴含着多层含义。单位的同事、往日的同学、朋友、自家的亲戚、老乡等等,平时里不一定联系很密切,但心里又时常挂念。春节是相互联系沟通的最佳时机和平台。即便有什么“误会”“过节”“不满”“疑惑”,一句祝福,统统烟消雾散。相逢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相互拜年是这两句话最妥实的注脚和诠释。

春节那几天,整个大地都是川流不息的拜年大军。你来我往,他去你来,真实、有温度、有气氛、有情感,电话、短信、微信,甚至视频统统代替不了。人是感情动物,感情要近距离接触才能擦出火花,得到进一步燃烧。友情也好、情谊也好,加固的桥梁和纽带少不了相互走动,春节恰好给人们提供了平实自然,却又“仪式感”隆重的平台。令人欣喜不已,又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放爆竹爆竹鞭炮
空气爆竹
香香国
香香国
民国老作文
小鞭炮
小鞭炮
红鞭炮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北京的春节
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