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画内容写清楚

2024-03-25 18:41徐萍王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华小强放风筝

徐萍 王平

【摘 要】 看图写话,重点是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结合生活经验,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学“放风筝”的看图写话,教师可以结合准确使用动词引导学生把动作写具体,并想象人物的对话、心理,用例文引路,指导学生互评共进。

【关键词】 看图写话 写清楚 动词 对话 评价

一、激趣导入,明要求

师:还记得古诗《村居》吗?(生齐背)诗中的纸鸢就是——

生:风筝。

师:课前大家都去放了风筝,做了预学单,老师也被大家的快乐感染了,特地做了短视频,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学生放风筝的照片、预学单、日记等预学成果)看到你自己了吗?

生:(开心地)看到了!

师:今天,我们的习作课就和放风筝有关,让我们一起看图画,写一写放风筝的经历吧。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读一读插图下面的文字,想一想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看清楚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生: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生:写完后要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评一评是否介绍清楚了图画的内容,有没有错别字,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师:没错,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的习作要求就是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点评】紧扣习作要求,从引导学生吟诵一首朗朗上口的古诗入手,再跟随短视频一起回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预学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入话题——放风筝,自然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想”做铺垫。

二、观察画面,说图画

(一)看整体,明主体

师:谁来说说我们要怎么看图呢?

生:看图要仔细,要有顺序地看。

生:要把图上的内容看全。

生:要看清楚人的表情和动作。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看图。下面就请大家用上刚才学到的本领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师:哦,你看到了什么人?除了小朋友还有谁呀?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生:还有一家三口在放风筝。有两个小男孩,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举着风筝,一个小女孩拿着风筝站在一边。

师:你一下子把图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说得清清楚楚了。他们在哪里放风筝?

生:在草坪上放风筝。

师:我们拿到一幅图片,首先就是要从整体入手,看清图上有哪些人,在哪里,在干什么。谁能把这三点连起来说一说?

生:图上画的是三个小朋友和一家三口在草坪上放风筝。

师:说得又完整又清楚。图上除了人,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天上有很多风筝,还有白云。

师:你看到了景物。你们真会看图,一下子就把图画上的内容看清楚了。我有个疑问,这么多的人物,主要看谁呢?

生:我觉得主要看近的,近处的是重要的。

师:你认为近处的是重要的。大家来看,近处的人和远处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近处的人画得特别——

生:特别大,特别清楚。

师:是的,近一点、大一点、清楚一点的人往往就是主要人物。

【点评】紧紧围绕“写清楚”这一要点,教师先引领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用一句话准确把握图画意思。再通过比较人物的大小、远近、清晰度等,帮助学生找到观察的主体,习得“抓主体”的观察方法。

(二)看细节,学写法

师: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就叫他们小美、小强、小华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两个男生呢?

生: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师:你能说出几个表示他们动作的词语吗?

生:小强一只手拉着风筝的线,一只手拽着风筝的线轴。

师:“拽着风筝的线轴”,可不可以换一个动词,用得再精准一点?

生:我觉得可以用“拿”。

生:抓、握。

师:用词越来越精准了。其他同学来补充,还可以用哪些动词?

生:小华托着风筝。

生:小强一边拉着线,一边转着线轴。

生:小华把风筝抛向空中。

生:小强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师:同学们一下子把他们两个的动作用精准的动词表达出来了,还表达得很有顺序。用上这些动词,谁能把他们的动作连起来说一说?

生:小强一手抓着线轴,一手拉着线,一边向前奔跑,一边回头看。小华把风筝举过头顶,准备向上抛。

师:谁来评一评她的发言?

生:她把动作说得很精准,还很有顺序。

师:你不但会听,还很会点评。那么,小强拉线的时候是往上拉,还是往下拉?是用力地拉,還是轻轻地拉?跑的时候是迅速地跑,还是慢慢地跑?谁能把他们的动作说得更具体一点?

生:小强一手紧紧地抓着线轴,一手轻轻地拉着线,把它尽量地往上拉,他一边回头看,一边迅速地向前奔跑。小华把风筝高高地举过头顶,使劲地向天上抛。

师:听清楚了吗?谁想点评一下?

生:他把动作说得非常详细。

师:那你会这样说了吗?和你的同桌说一遍。(同桌互说)那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

生:小强会说:“小华,小华,你把风筝举得再高一点。”小华会说:“小强,你快点跑,这样我们才可以把风筝放起来。”

师:她说得很有一呼一应的感觉,这就叫“对话”。真好!

生:小强会说:“小华,你快点把风筝给放了!”小华会说:“好的,你放心吧,我会配合好的。”

生:风筝放起来的时候,他们很开心。小强和小华说:“成功了!成功了!飞起来了!”

师:他把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想到了。

生:一阵风吹来的时候,小强会对小华说:“小华,风来了,赶紧把风筝抛起来。”

师:你们想象的对话,我感觉都很真实。不过,我有个小疑问,他们两个在这么空旷的草地上放风筝,他们的声音是大还是小?

生:他们会大声地说。

师:那请你再连起来说一下。

生:一阵大风吹来,小强大声地对小华说:“小华,赶紧把风筝抛起来!我们要把风筝放得最高!”小华兴奋地回应说:“没问题!我会尽量把风筝抛得高高的!”

师:说得多好呀!想想你自己放风筝的时候,当风筝真的飞起来了,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

生:兴奋得跳起来。

师:你看,这样就更具体了。

生:风筝飞起来了,越飞越高,我感觉自己就像风筝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师:这就说出了放风筝时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加进去,那你的文章就更精彩了。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两个人物的动作、表情,还有他们的语言和感受说清楚了,谁能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呢?(生小组练习后分享)

生:小强兴奋地说:“有风了,我要准备跑了!”小强拉着风筝线往前跑,边跑边回头大喊:“小华,我数到3,你就把风筝抛起来!1,2,3!”小华把风筝高高地抛向天空,小强拉着风筝迅速往前跑,小华在后面追着。风筝飞起来了,他们高兴地欢呼:“成功了,风筝飞起来了!”

师:谁想来评一评?

生:他把动作说得很准确,也很具体,对话加得很恰当。

【点评】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看”的教学分两步走:第一步,看整体,理清“图上哪些人在哪里干什么”,明确主要人物;第二步,看人物的动作、表情,动作指导是重点。动作指导体现三级梯度:一是准确使用动词,二是有序表达动作,三是加上动作的方向、速度、力度等,使动作表达更具体。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用方法,说女孩

师:接下来,请你用上刚才观察和想象的方法,来说说小女孩。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生:小美手里拿著风筝,看着旁边的小男孩,对着他们说:“哇,你们好厉害呀!能把风筝放得那么高。我也要试一试。”

师:听出来了吗?他把看到的小美的动作和想到的语言都说了。其他同学有没有注意到小美的表情呢?她是怎样地看着呀?

生:小美笑眯眯地拿着她心爱的风筝,看到旁边的小强、小华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羡慕极了:他们的风筝飞得好高呀!要是我的风筝也能飞这么高该多好呀。于是她对小强和小华说:“你们能不能也帮我放一下风筝?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放风筝。”小强和小华二话不说,也帮她把风筝放到了天空中,让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生:她把小美的动作、表情、语言都说了,还加了心理活动,添加了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师:你们不但会听,还会点评。是啊,加上心理活动,加上适当的后面发生的故事,都可以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精彩。

【点评】本环节,教师通过拆分图画内容的方式,首先指导学生说两个男孩,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进行整合,习得方法;其次练习说小女孩,接着用一段话写好三个人物,从教到学、由点及面、先扶后放,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现场习作,学评价

师:他们三位是怎么放风筝的?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写清楚。对照本次习作的多元评价表,把人物做的写清楚得三星,把人物说的写清楚得三星,写出人物的神态和心理得三星,没有错别字得三星。

(生独立习作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请小作者自己来读一读,大家对照评价表评一评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一生读习作)

师:他有没有把人物做的事情写清楚?他用了哪些动词?谁来圈一圈?

生:抓、拿、奔、回头、看、说、捧、抛,这些动作写得很好。

师:他的动词用得很精准,也有顺序,还用上了大声喊、快速跑、高高举起,把动作写得很具体,还写到了人物说的话,运用了神态和心理描写。除了这些写得好的地方,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通过修改写得更好?

生:“小华两手用力把风筝抛起”可以改成“小华把风筝举过头顶,再用力抛起”。

师:前面再加一个动作,这样动作描写就更细致具体了。厉害!小作者,你听到了吗?

生:“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加油,小华!”这句话还可以再加一句“我们一定要成为放得最高的”。

师:好的,语言更丰富了。他这段话里用了好多个“说”字,同样表达“说”的意思,其实我们可以把有的“说”改一改。比如,这里“太棒了,太棒了!”说的时候声音一定会比较——

生:(齐声)大,响。

师:换一个词就是——

生:大声地喊、兴奋地喊。

师:我们来看这篇文章,动作描写可以得几星?语言描写呢?

生:可以分别得三星、两星。

师:神态和心理都写到了,得三星。看来,这篇文章得星很高。谁还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

(另一生读习作)

师:谁愿意来评一评?

生:动词用得很好——抓、拉、回头、说、举、回应。

师:是的,这一连串的动词不但用得精准,而且很有顺序。他还用到了老师刚刚教的小妙招。他是怎么来写这些动词的?

生:轻轻地拉、赶紧回头、大声地说。

师:哇,她写得真好呀。谁想再来评一评?语言写得怎样?神态和心理写了吗?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生:我觉得可以在“一阵大风吹过来”后面再加一句“小强跑得很快很快”。

师:跑得有多快呢?你再形容一下。

生:一阵大风吹过来,小强像箭一样飞快地向前跑去。

师:像这样评改习作,你会了吗?同桌互换习作,对照标准一一评价,打星。修改的内容直接写在修改栏。如果有写得精彩的句子或错别字,请你帮他圈画出来。

(同桌互评)

师:同学们已经互评好了,那我们也来评一评这篇习作。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例文)

看,他们开始放风筝了。只见小强右手拿着线轴,左手牵着线,回头大声喊着:“我在前面跑,数1、2、3,你就松手把风筝往上抛。”小华稳稳地站着,高高举起燕子风筝,兴奋地看着小强回应:“好!”小强牵着风筝立即迎着风快速奔跑,一边放开手中的绳子。小华也紧跟在后面一路奔跑。“呼——”风筝迎着风快速地飞起来了。他们快活地大叫着,在草地上拼命地追着,跑着。风筝越飞越高,慢悠悠地,在高空翩翩起舞。小美双手捧着一只五颜六色的蝴蝶风筝,扭头看着他们,心里暗暗地想:要是我的风筝也能飞这么高该多好呀。

远处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小朋友牵着放飞的彩虹风筝,心里乐开了花。他的爸爸妈妈都仰头看着风筝,爸爸指着风筝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宝贝真能干!”

师:谁想来评一评?这篇习作有哪些我们没有写到的地方?

生:他还写了一家三口放风筝。

师:同样是写人,为什么他把一家三口写得这么少?这样好吗?

生:这样就突出了主要人物。

师:是的,主要人物要具体写,次要人物可以简略地写。这些都是我们修改习作的时候可以借鉴学习的。

【點评】教师分了三个梯度评价习作:一是在说的过程中,渗透评价要点,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二是借助星级多元评价表,带着学生评价同学的习作,圈画优点,提出修改意见,评定星级;三是学生练习互评。另外,将例文也当作评价的对象,在进一步巩固评价方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下节课的成文和进一步修改指明了方向。

四、课堂总结,理思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是“看图画,写一写”。我们要将“看”和“想”结合起来。看什么呢?最主要是看人,还可以看景;看人的时候看什么?看人的动作、表情。写动作的时候,动词要用得准确一些、丰富一些,而且要有顺序地表达,还可以加上动作的方向、速度、力度等,使动作表达更细致、更具体。想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人物的语言、心理、感受,甚至故事,当然,故事不能写太长,因为毕竟是看图习作,还是以图为主。这样我们就能把画面从静态的看成动态的,把无声的看成有声的,我们的习作也就能有声有色了。

文章不厌百回改,下节课,习作完成之后,大家再交换习作,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相信你的作文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徐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王平,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华小强放风筝
遇见小华妈妈
潘小强
放风筝
偶像与起床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放风筝
小强爬行记
气急败坏 山崩地裂
是谁偷走了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