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低年级词语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4-03-25 12:03沈月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理解低年级

沈月

【摘 要】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根据学段特点独辟蹊径,切实开展词语教学,适切把握词语理解之度,适时渗透词语理解之法,适度强化词语理解之效,引领学生理解词语,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理解中提升思维能力,也为后期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 低年级 词语教学 理解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只有理解了字词,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词语理解绝不是简单的查字典、看注释,每个学段对词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情特点,独辟蹊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和适宜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进行语用训练,提升思维能力,也为下一学段的词语学习做好准备。

一、适切把握词语理解之度

(一)依课标要求“螺旋式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一学段词语理解的目标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第二学段词语理解的目标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而到了第三学段,词语理解的要求已经上升到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了。以“严寒”一词为例,它第一次出现是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古对今》中。课文要求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感受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而对词语“严寒”的理解,只要求学生能大致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强调在阅读中积累。到了第二学段,如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中又一次出现“严寒”,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写,还要理解意思,体会列宁对灰雀的担心。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学段出现,虽然目标定位不一样,但是目标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针对性,且呈螺旋式上升。在教学中,教师要依学情,明要求,螺旋式落实教学目标,切不可拔高要求,以免学生在词语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

(二)依学段衔接“前瞻性铺垫”

一年级下册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文与生活经验了解意思”,而到了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又一次提到“联系上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这是对一年级“联系上文了解意思”的衔接。《大禹治水》一课提出“联系下文,我知道了泛滥的意思”,这是在为“联系上下文”的理解做铺垫。

因此,在“螺旋式落实”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前瞻性铺垫”,帮助学生从一年级“联系上文了解意思”过渡到三年级“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顺利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

二、适时渗透词语理解之法

(一)于“巧妙联系”中渗透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词语最为重要的方法。它既能勾连文本,又能将词语理解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让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都能参与理解词语,从而使具体的事物成为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支柱”,让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时,针对“盼望”一词,笔者是这样开展教学的——

師:你们知道“盼望”是什么意思吗?

生:盼望就是希望。

生:我觉得是“想要”。棉花姑娘想要医生给她治病。

师:没错。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盼望着一些事情,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过生日的时候,我盼望妈妈能给我买可爱的洋娃娃。

生:放暑假时,我盼望着爸爸妈妈能带我出去旅游。

师:是的,此时的棉花姑娘也在盼望着能有医生来帮她除掉身上可恶的蚜虫。她天天盼,日日盼,分分秒秒都在盼。你们瞧,盼望就是一种心里的想法。刚才,我们不仅联系课文读懂了意思,还能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理解词语的方法真好!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于抽象词语的理解,教师应该由生活入手,再结合课文展开教学,最后引申至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词语意思有正确的解读,还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

(二)于“趣味活动”中渗透

低年级词语教学的开展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行为发展,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活动”,让词语教学丰满起来,进而让学生更乐于在亲身体验中理解词语。

1.实物促悟。教材中有很多形象生动的插画,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文字共同叙述着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如果遇到没有插图的课文,又出现理解难点时,实物的呈现就是最好的选择。

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是一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该课文描述的年代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且课文没有插图,所以在理解“扁担”一词时,笔者分三步展开教学:首先,读准轻声;其次,以实物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并触摸扁担,了解扁担的样子和材质;最后,请学生体验、了解扁担的作用,加深对扁担的认识,也为后文的理解奠定基础。笔者顺势指导学生在理解难懂的词语时,可以先看看插图,或者找找相关的实物,了解一下它的作用。

2.圈画破难。通过圈画,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知道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问题。在语文学习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画一画,更好地理解字词的意思;中年级学生可以画一画自己读后想到的内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主要结构。

以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为例,数量词练习中涉及同音字“棵、颗”等的比较与运用,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引导学生发现星星、杏子等事物都是圆圆的、小小的,就用“小圆圈”表示,“颗”多用于圆形或颗粒状的东西;而小草是一种植物,长得长长的,就画上了“小长方形”,“棵”用于植物,所以是“一棵草、一颗杏子、一颗星星”。

3.互演促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爱想象,所以演绎词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理解动词的方法之一。为了避免学生每一次的演绎仅仅停留在表演环节,教师应适时通过引导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最后再通过小结,让学生掌握词语学习的方法,真正让“演”服务于“解”。

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为例,在理解“迎上去、追上去”这两个短语时,笔者请两组学生演绎后,还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演得非常好。那什么是“追”?什么是“迎”呢?

生:“追”就是一个人在前面跑,一个人在后面跑,要跟上前面的人。“迎”就是两个人面对面。

生:我知道“欢迎”“迎接”——我们去饭店吃饭的时候,门口总是有服务员微笑着对我们说“欢迎光临”。

师:是的,“追上去”表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往同一个方向去;“迎上去”则表示两个人是面对面的。做动作能帮助我们理解动词的意思,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动词,比如“披着、鼓着、甩着……”,我们也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于“工具使用”中渗透

教材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分别要求学生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就是引导他们学会使用字典。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可见,理解通常是在猜测后,借助工具书进行验证的。

以《朱德的扁担》教学为例,对学生来说,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最难理解的是“会师”一词。笔者分四步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猜一猜“师”的意思;其次,借助字典,出示字典中“师”的四种解释,引导学生比较后发现,这里的“师”代表军队,“会师”表示军队会合;接着,联系文本,将“会师”放在语段中,让学生明确是哪两支队伍会师;最后,结合图片,让学生看看会师的场面,感受当时的激动与喜悦,并通过朗读加深理解。由此,再渗透学法:遇到难理解的词语,不妨先猜猜意思,再查查字典,接着根据句子确定意思,读读句子能更好地帮助理解。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查字典只是作为学习词语、帮助阅读理解的辅助手段,因为有时字典、词典中的注释可能比词语本身还难理解;而且,低年級学生在词语义项的正确选择上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三、适度强化词语理解之效

(一)在“语境运用”中深化

语境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关键作用,也对词义有限制和补充作用。课后习题及《课堂作业本》给教师的教学指明了语用训练的方向。

《朱德的扁担》在《课堂作业本》中有词语“常常”的语用训练。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常常”不难,他们知道“常常”就表示“经常”的意思。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词语来深化理解呢?笔者在教学中,先呈现了一段关于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粮食情况介绍的视频,帮助学生解决了“为什么会缺粮,为什么要挑粮”的困惑,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拉近了学生与时代背景的距离。接着,笔者定格三个画面,引导学生用上“常常”进行说话训练:“战士们常常连红米和盐也吃不到”“八十多个战士常常一餐饭只有三斤米下锅”。这样的训练基于文本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理解。

教学中,教师要巧借语境,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联系文本与社会文化背景,全面掌握词语意思,学会辨析和运用。

(二)在“个性表达”中活化

从理解到运用词语,学生的言语思维看似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词语运用的教学似乎可以“鸣金收兵”了,但实际上此时的语言训练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夯实基础。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学生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所学词语,进行有个性地表达。

对于《朱德的扁担》中“常常”一词的指导,在让学生结合视频资料练习说话外,笔者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进行表达:“妈妈工作很忙,常常很晚才回家”“放学时,常常是奶奶来接我。”

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后,用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就能张扬个性,写出独特感受,更能促进自己对词语的再理解。※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向阳小学)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理解低年级
优化词语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解读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