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适宜技术在经皮肾镜围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4-03-25 04:33李龙凤晏致霞邹晓峰张国玺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鸣音肾镜胃肠道

李龙凤,晏致霞,彭 恬,邹晓峰,张国玺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及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已成为复杂型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然而经皮肾镜取石术存在术后切口疼痛、腹胀等,使术后下床活动延迟。而电生理适宜技术是采用低频电刺激阿是穴(手术切口附近)、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术后尽早干预,甚至干预时间提前至手术室内、麻醉清醒前),刺激血管平滑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修复神经损伤,从而达到有效减轻切口疼痛的目的,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通气排便,早日恢复肠道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目前,电生理适宜技术在经皮肾镜围术期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6月于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肾镜手术的术后患者200 例为研究对象,探究电生理适宜技术在经皮肾镜围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22年1 月—2023 年6 月期间实施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本研究经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成功完成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年龄18~65 岁;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免疫系统疾病。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合并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无法配合观察;有低频电刺激治疗禁忌证;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按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术后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00),未实施低频电刺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100)。

①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生理适宜技术低频电刺激干预。于阿是穴、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及相关肌肉、脉管系统位置布置电极片,使用低频神经肌肉刺激仪BioStim pro(中国佛山杉山大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证号粤械注准20182260716),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刺激程序,以及电流强度穴位,每日2次,每次治疗40 min,于术后12 h后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干预。

1.5 观察指标

1.5.1 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术后疼痛采用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其中0分代表完全没有疼痛,10分代表疼痛强度最大。术后12 h 记录的第1 次疼痛评分(VAS 1),此时电刺激治疗还未实施;术后24 h 记录的第2次疼痛评分(VAS 2),此时电刺激治疗已实施第1 次,术后48 h 记录的第3 次疼痛评分(VAS 3),术后72 h记录的第4次疼痛评分(VAS 4)。

1.5.2 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①术后首次通气时间(h):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②术后首次通便时间(h):术后肛门首次排便时间。③术后肠鸣音次数(次·min-1):术后12 h 记录第1 次肠鸣音次数,此时电刺激治疗还未实施。术后24 h记录第2次肠鸣音次数,此时电刺激治疗已实施完毕。

1.5.3 术后住院天数 记录患者从手术到恢复出院所需天数。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25%,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患者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术后第1 次VAS 评分,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但术后第2次、第3次、第4次VAS评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01),见表2。

表2 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s

分组观察组对照组n 100 100 t P VAS1 3.27±0.57 3.32±0.55 0.635 0.526 VAS4 0.02±0.14 0.07±0.81 8.268<0.001 VAS2 1.54±0.61 2.87±0.51 16.786<0.001 VAS3 0.54±0.64 1.98±0.62 16.140<0.001

2.3 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01);2 组术后第1 次听诊肠鸣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观察组术后第2次听诊肠鸣音次数较对照组多(P<0.001)。见表3。

表3 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表3 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注:①术后第1次听诊肠鸣音,②术后第2次听诊肠鸣音。

肠鸣音2②/次·min-1 3.08±0.49 2.25±1.19-6.447<0.001分组观察组对照组n 100 100 t P首次通气时间/h 14.47±3.82 18.15±6.20 5.053<0.001首次排便时间/h 36.58±5.69 48.03±10.36 9.691<0.001肠鸣音1①/次·min-1 1.00±1.27 0.80±0.99-1.239 0.217

2.4 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0)。见表4。

表4 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d±s

表4 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d±s

分组观察组对照组n 100 100 t P住院时间8.58±2.01 10.43±2.86 5.299<0.001术后住院时间5.20±1.62 5.88±2.07 2.586 0.010

2.5 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100 例患者都接受了完整的低频电刺激治疗,1 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了电极片贴附部位皮肤瘙痒症状,无明显红肿及皮疹,请皮肤科会诊后不排除电极片材质导致的过敏,必要时可考虑抗组胺药物治疗,在观察1天后瘙痒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与电刺激治疗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3 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其存在术后切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延迟等缺点。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有效、系统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加速康复进程[1]。有研究[2]报道证实,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康复时间。

低频治疗仪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利用脉冲波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缓解疼痛等目的的仪器[3]。据文献[4]报道,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给予的低频电刺激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近年来,也有研究[5]发现,低频治疗仪对胃肠功能的恢复、镇痛等均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用于恢复胃肠道功能的电刺激治疗主要包括:有创或无创迷走神经刺激、电针穴位刺激等。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可以通过诱发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从而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并通过减少炎症诱导和阿片类药物诱导的肠道平滑肌功能障碍,从而促进胃肠道功能更快恢复[6-8]。传统中医也认为针刺作为非特异性的物理刺激,可激活体内调节系统,使发生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腹部手术损伤了足阳明胃经,导致经络阻断,经气流通不畅,应以调通经络畅顺气机为主要治疗目标[9]。临床上应对术后肠梗阻的针灸疗法主要选择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等穴位[10]。本研究低频电刺激组患者采取低频电刺激的治疗模式,选择阿是穴(手术切口附近)、合谷、外关、足三里、上巨虚、合谷和内关穴位,即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疗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 h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低频治疗仪通过向患者疼痛部位输入低频电流,作用于痛感传递神经,可阻断大脑对痛感信号的接收,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该治疗仪还可通过电磁波作用于与疼痛相关的关节或穴位,使肌肉出现晃动感和震颤感,引起肌肉纤维激动,关闭传输感觉神经,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发出热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5]。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经皮肾镜术后患者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低频电刺激通过刺激患者的腹部促进肠胃蠕动,使患者尽早恢复排气和正常排便[11];该治疗仪基于中医经络学原理,给予机体低频刺激,通过对脏腑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舒筋、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排便能力,缩短患者排气时间[12];此外,该治疗仪的温热作用对皮肤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可调节腰骶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激活病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活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并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修复,有利于加速患者肠鸣音恢复,促进患者病情改善[13-14]。低频电刺激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及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治疗中均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去除特殊原因导致长时间住院的病例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因此,低频电刺激技术可通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从而减少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

总之,采用电生理适宜技术低频电刺激干预后,经皮肾镜术患者切口疼痛减轻,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鸣音肾镜胃肠道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