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2024-03-25 09:23武海雨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宫缩麦角丁三醇

傅 鑫 郭 淼 武海雨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二病区 (河南 南阳 473000)

产后出血属于临床产科常见症状,其发生因素主要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早剥、宫缩乏力等存在关系[1]。其中宫缩乏力更为常见,因此,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重点在于改善宫缩乏力[2]。以往常采用缩宫素药物防治出血,但因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且对子宫下段作用效果不理想等,随着剂量增加,还可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胸闷、血压异常等[3]。临床为了防治宫缩性产后出血,常采用药物联合治疗。马来酸麦角新碱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均是常用的宫缩剂,用于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和治疗宫缩不足等子宫收缩不良所导致的产后出血,马来酸麦角新碱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则能抑制孕激素的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两者合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加宫缩效果,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5]。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自然分娩产妇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57±6.35)岁,产次0~2次,平均产次(1.44±0.62)次,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22±1.15)周,新生儿体质量2570~3580g,平均新生儿体质量(3071.34±498.33)g;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3±6.41)岁,产次0~2次,平均产次(1.42±0.61)次,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31±1.17)周,新生儿体质量2570~3580g,平均新生儿体质量(3071.22±498.22)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均为阴道自然分娩;均为足月妊娠;分娩期间产妇意识正常;均符合阴道分娩的指征;分娩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宫缩乏力表现,比如子宫轮廓模糊、子宫质地较为柔软等。排除标准:早产儿或者胎龄不足37周;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先兆子痫等疾病;非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并发产后感染或手术并发症;妊娠期间使用药物对宫缩产生影响;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2 研究方法两组均于胎儿分娩前肩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予以缩宫素注射液,药物剂量为20IU,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密切监测产妇阴道流血情况。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再增加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马来酸麦角新碱药物剂量0.2mg,采用臀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剂量250μg,采用臀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宫底情况及不良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7.0统计,Excel表格计算,定性资料均以%表示,组间χ2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进行正态分布的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组间t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2h、1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情况比较[n(%)]

2.2 子宫复旧观察组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宫腔积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子宫复旧[n(%)]

2.3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3。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重要原因[6]。研究称[7],因产后出血引起产妇死亡率最高达到了3%。另外也有研究称[8],超过8%产后出血均由宫缩乏力引起,若不能有效改善出血,将大大增加子宫切除风险性,甚至可能导致产妇死亡。

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缩宫素是常用一线药物,通过对子宫上段平滑肌产生刺激作用,促进子宫收缩[9]。但缩宫素对产妇子宫下段作用并不明显,且半衰期仅为6min,采用肌内注射半衰期最高也仅能达到60min。且缩宫素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作用效果并不会增加,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4.39%。与目前相关报道结果偏高,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前列腺素药物前列腺素药物能够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刺激cAMP或cGMP的合成,进而使钙离子流入细胞内,促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最终发挥止血作用[11]。且目前多项研究证实前列腺素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理想[12-1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新型前列腺素制剂,缩宫作用更理想,且药物作用时间更长,生物活性更高[14]。在林燕玲等人的研究中[1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被注射后,可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至血液循环,15s后可达到浓度峰值,药物起效明显。也有研究称[16],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用于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另外也有研究报道[17],经缩宫素治疗不理想的产后出血,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可有效止血。上述研究均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较理想的止血作用,分析其原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后,增加了缩宫素受体数目,与缩宫素药物具有协同作用,最终有效发挥止血作用。

马来酸麦角新碱主要通过对子宫平滑肌发挥刺激作用,促使子宫纤维、血管出现收缩,最终发挥止血作用。且此药物对子宫下段的刺激更为显著,药效持续时间长。多项研究均称[18-19],马来酸麦角新碱具有较理想的止血作用,但也存在不足,如热稳定性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效果更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与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20]。且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减少宫底高度和恶露持续时间,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宫缩麦角丁三醇
麦角硫因治疗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