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

2024-03-25 09:23张梦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动力性肠梗阻贫血

张梦娇

鄂州二医院外科 (湖北 鄂州 436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习惯、环境、遗传、消化道疾病史等有关[1-2]。手术是结直肠癌重要治疗方法,腹腔镜下根治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阻止肿瘤进展[3]。但手术仍为有创操作,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其中动力性肠梗阻较为多见,其主要指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可引起休克、脱水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二次手术风险增加,严重影响预后[4-5]。目前临床对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尚未形成统一防治共识,故需全面了解发生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分析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男43例,女3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27±6.6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9.58±2.11)个月;体质量指数19.1-28.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8±1.41)kg/m2;身高150-183cm,平均身高(169.21±4.05)cm;原发肿瘤位置:49结肠,31直肠。

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6]诊断;经CT、MRI检查及病理活检等确诊;均行腹腔镜根治术;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存有急慢性感染等。

1.2 方法(1)动力性肠梗阻调查:对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1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动力性肠梗阻诊断标准:①无电解质紊乱情况下有呕吐、腹胀症状,需放置胃管缓解;②腹部X线见肠管广泛扩张、积气或液气平;③查体见腹部膨隆,听诊肠鸣音极弱或未闻及肠鸣音。(2)一般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体重指数(≥24kg/m2、<24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肿瘤位置(结肠、直肠)、TNM分期(I/II期、III期)、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术前是否有肠梗阻(有、无)、腹部手术史(有、无)、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有、无)、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有、无)、肿瘤直径(≥5cm、<5cm)、手术时间(≥200min、<min)、吸烟酗酒史(有、无)。调查前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作用;现场发放问卷,监督并指导填写,现场收回后检查错误,及时改正。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3 观察指标(1)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统计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2)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多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有18例发生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2.50%。

2.2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P<0.05)。见表1。

表1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2~表3。

表2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癌症进展逐渐引起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7-8]。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多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但术后动力性肠梗阻较多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肠穿孔、肠管坏死,危及生命安全,不利于结直肠癌预后[9-11]。

本研究中,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22.50%;单因素分析,两组TNM分期、术前是否有肠梗阻、腹部手术史、术前是否合并贫血、是否淋巴结转移、术前是否有低蛋白血症比较(P<0.05);Logistic回归分析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分析原因为:(1)TNM分期为III期:III期患者提示病情更加严重,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强,对于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深,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范围与难度,因此易释放更多炎症介质,导致肠壁水肿、腹腔或肠道粘,诱发动力性肠梗阻[12-13]。(2)术前有肠梗阻:该类患者肠腔内压力较高,易使导致毛细血管、淋巴管淤积,造成炎症反应,使肠壁肌功能下降,诱发动力性肠梗阻[14-15]。(3)有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史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肠道损伤,再次手术会加重肠道损伤程度,致使手术区域出现不同程度腹膜粘连,大大增加腹腔镜治疗手术难度;同时手术会导致炎症反应加重,肠壁肌功能紊乱,使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引起动力性肠梗阻[16-17]。(4)术前合并贫血:贫血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影响肠壁血液循环,导致肠壁肌功能失衡、肠蠕动消失,从而造成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5)有淋巴结转移:针对淋巴转移患者,腹腔镜根治术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淋巴结清扫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会增大手术范围,加重腹腔器官、淋巴干、淋巴管损伤程度,引起淋巴回流障碍,使手术区渗液量增加,对腹膜造成强烈刺激,从而导致肠道或腹腔粘连,影响肠蠕动,增加动力性肠梗阻风险[18-19]。(6)术前有低蛋白血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腹部炎症程度更深,术后容易出现肠壁水肿等情况,因此更易发生动力性肠梗阻[20]。

临床需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1)术前明确临床分期,联合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缩小病灶组织与手术范围,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动力性肠梗阻。(2)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重点了解有无腹部手术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选经验丰富医生负责腹腔镜手术,降低手术对腹膜损伤程度;针对合并肠梗阻患者,采取促胃肠动力药、胃肠减压等方法,缓解肠梗程度。(3)积极评估患者贫血状况,纠正贫血,尽可能的预防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同时评估淋巴结转移请情况,选择合适诊疗方案,减轻手术对机体损伤。

本次研究样本较少,未能明确更多影响因素,还需增加样本量,明确更多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针对性意见。

综上所述,TNM分期为III期,术前有肠梗阻、有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贫血、有淋巴结转移、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加以重视,通过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动力性肠梗阻。

猜你喜欢
动力性肠梗阻贫血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乘用车DCT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你对贫血知多少
具有家庭干预的HTV/AIDS模型动力性研究
基于Matlab程序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
动力性牵引外固定架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