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媒对苄星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

2024-03-25 09:23江华珍马荣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苄星皮试试液

江华珍 周 颖 马荣华 曾 掌

1.九江市都昌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西 九江 332001)

2.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处 (江西 九江 332001)

在临床上因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各类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类疾病较为常见,同时细菌性感染发生率处在最高水平,因此抗菌药物逐渐成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苄星青霉素作为一类长效青霉素,是一种和青霉素较为类似的抗菌药,经肌肉注射能够在机体中游离出青霉素,后青霉素能发挥较好的抗菌作用[1]。苄星青霉素于机体内的吸收速度较慢,且药效维持时间长[2]。该类药物不能取代青霉素对部分急性感染病开展治疗,而仅能使用到敏感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治疗中[3]。用药期间有着疗效理想、价格便宜和多年应用不易生成耐药性等优点,单次注射后血浆内的有效浓度能维持2-3周[4]。药物与生俱来具备使用风险,据有关资料显示[5],有1/7人类死亡和用药相关,其中1/3左右患者因不合理用药死亡而并非疾病本身,有高达5%住院患者受药源性疾病影响进入医院。苄星青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6]。因此,临床在使用苄星青霉素之前需对患者开展皮肤过敏试验,能采取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制。因药典、教科书以及药品说明书结对于苄星青霉素有关肌注溶媒暂无确切规定,本院一直按照青霉素肌注液进行配制,采取无菌注射用水当作溶媒以配制药液[7]。因首次肌注苄星青霉素前需开展皮试,为了节省药物以及工作方便,大多情况下执行皮试者采取3.5mL的无菌注射用水将药物溶解成原液后,抽取原液0.1mL采取无菌注射用水将其稀释配制成为皮试液,剩余原液被用于肌注。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本文现对2022.01-2022.12本院门诊需注射苄星青霉素的98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不同溶媒给苄星青霉素皮试结果带来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01-2022.12本院门诊需注射苄星青霉素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范围在19-60岁,均值为(35.78±4.12)岁;疾病类型:肺炎38例,扁桃体炎30例,泌尿道感染20例,其他10例;用药时间在1-3周,均值为(1.98±0.45)周。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有49例。

纳入标准:均拟行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认知功能正常,且依从性良好;均取得患者知情和同意,同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排除标准:以往出现过苄星青霉素有关变态反应者;肝肾心等脏器存在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病者;拒绝参与此次研究者。本研究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皮试液配制 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溶解配制后开展皮试,即采取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制成皮试液,先采取0.9%的氯化钠溶液对80万IU的苄星青霉素开展溶解,选择0.1mL药物加入到生理盐水直到1mL,后取0.1mL的药物加入生理盐水到1mL,在取0.25mL的药物加入生理盐水到1mL,后每毫升含有500IU苄星青霉素;对照组加入灭菌注射用药溶解配制后开展皮试,采取和实验组相同的方法通过灭菌注射用水对苄星青霉素开展稀释处理。

1.2.2 皮试部位选取 实验组皮试液开展皮试部位是左前臂掌侧以下1/3位置,对照组皮试液开展皮试部位是右前掌侧以下的1/3位置。

1.2.3 皮试方法 采取75%乙醇对局部皮肤开展消毒后待干,后每位患者均同时在左前臂的皮内注射生理盐水溶解配制后的苄星青霉素皮试溶液,在右前臂皮内注射无菌生理用水配制过的苄星青霉素皮试溶液,等到20min左右时间后观察和记录下最终的皮试结果。所有患者皮试操作过程、结果观察以及记录均是专人负责完成。

1.2.4 皮试结果评定及处理 结合《护理学基础》[8]当中有关皮试结果的评定标准,阴性:局部不存在红肿现象,同时未观察到异常的全身反应存在;阳性:皮丘存在红肿现象,硬结的直径在1.5cm以上,红晕直径在4cm以上,有时产生伪足或者瘙痒感。为进一步判断皮试结果的强弱程度,将阳性结果细划分成(+)至(++++)总共4个等级,(+)指的是局部红晕处在4-4.5cm范围内,边缘比较规则,不存在硬结和主诉症状;(++)指的是局部红晕处在3-4cm范围内,硬结超过1cm,存在小伪足或者丘疹,不存在其他反应;(+++)指的是红晕超过4cm,硬结处在1-2cm范围内,存在伪足或者丘疹,伴随略微瘙痒感;(++++)指的是红晕超过4cm,硬结超过2cm,同时伪足较为明显,存在瘙痒感。此外,若红晕硬结未满足(++++)的标准,然而局部存在显著瘙痒感或者全身反应,也能划分到(++++)范围内。对于皮试结果评定成阴性者,将所需注射的药物一次性注射完毕,观察20min无反应则可离院,存在不适需要及时随诊;对于皮试结果评定是阳性者,经脱敏注射法完成给药,在注射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变,若存在过敏症状,需要开展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皮试液的苄星青霉素含量、皮试阳性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1)皮试液的苄星青霉素含量:包含溶液含量以及苄星青霉素含量;(2)皮试阳性率:皮试阳性例数/总例数×100%;(3)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疼痛度展开评定,得分在0-10分范围内,得分越高,即疼痛越为严重,其中1-3分为存在轻度疼痛,4-6分为存在中度疼痛,7-10分为存在重度的疼痛感[9];(4)不良反应:主要包含局部疼痛或压痛、皮疹以及头晕等,统计两组各类不良反应出现人数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经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相比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用药时间等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基线资料相比结果

2.2 两组皮试液的苄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结果两组的溶液含量、苄星青霉素含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皮试液的苄星青霉素含量相比结果

2.3 两组皮试阳性率相比结果实验组的皮试阳性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皮试阳性率相比结果(例%)

2.4 两组疼痛程度相比结果实验组的轻度疼痛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疼痛程度相比结果(例%)

2.5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相比结果实验组含局部疼痛或压痛、皮疹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占比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所示。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相比结果(例%)

3 讨 论

苄星青霉素作为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凭借自身价格较低、半衰期较长、副作用较小、杀菌性较强和不易生成耐药性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治疗中,且取得了良好成效[10]。然而苄星青霉素易导致变态反应,注射前需开展皮肤过敏试验,对于皮试结果是阴性者才能使用药物[11]。苄星青霉素的皮试结果和皮试液溶媒选取、皮试液配制方式、注射浓度以及剂量等存在紧密联系[12]。当前,生理盐水是临床推荐的皮试用稀释液,但依旧有部分医院以及诊所采取注射用水配制皮试液,这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皮试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的溶液含量、苄星青霉素含量相比无差异(P>0.05),这说明采取两种溶媒配制皮试液不会对皮试液的浓度产生影响。实验组的皮试阳性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反映出生理盐水作为溶媒配制皮试溶液能减少假阳性情况产生。考虑原因是无菌注射用水在皮内注射之后局部组织会产生脱水现象,皮丘逐渐变硬,局部产生疼痛感,容易导致假阳性情况;生理盐水可维持局部细胞的内外环境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进而能减少假阳性情况发生[13-14]。实验组的轻度疼痛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将生理盐水作为溶媒配制皮试溶液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考虑原因是无菌注射用水属于低渗溶液,其渗透压较组织液低,和组织液之间混合时,水分较快到达细胞中,促使其膨胀,导致局部疼痛感,疼痛会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促使皮肤变得潮红并充血;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在渗透压方面和组织液相同,和组织液相混合时,细胞的体积未产生显著改变,因此,疼痛感相对较轻[15-16]。实验组含局部疼痛或压痛、皮疹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占比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这反映出生理盐水作为溶媒配制皮试溶液能减少有关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可能是采取无菌注射用水当作溶媒配制稀释液,注入到皮内后酸性液体能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直接性刺激作用,进而引起局部疼痛或者压痛,还有少数患者能出现头晕和皮疹等不良反应[17-18]。为确保苄星青霉素皮试结果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开展苄星青霉素有关皮试液配制期间需要严格依据操作流程开展操作,将生理盐水当作稀释液,避免采取无菌注射用水取代。对于部分患者的皮试结果很难把握的情况,需要由至少2名护士一同判断,在观察患者皮丘同时,还需做好其全身反应观察,系统了解并综合评定,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假阳性情况产生,进而减少无需开展的脱敏注射,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19]。护士在给患者做皮试之前需要仔细询问其有无过敏史,准确掌握患者是否属于过敏性体质,特别是应注意询问加其是否存在苄星青霉素注射史,包含注射时间、间隔时间、总共注射次数和注射后是否存在变态反应等,并需常规准备好可能使用到急救药物以及氧气等各类抢救物品,以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及时开展抢救处理。此外,护士的不合理操作也能使皮试结果出现假阳性现象,如皮试液中药物的浓度过高、消毒液未干对皮试穿刺针口产生刺激、存在皮肤过敏或者采取皮试针头过大等[20]。因此,需要护士坚持高度负责工作态度,严格规范自身操作,避免因节约药液而改变溶媒,并应避免为了工作方便而简化操作流程,注意合理选取医疗用物,并做好患者的体征监测,注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产生,掌握熟练的急救技术,以便患者产生意外时可第一时间开展抢救,尽可能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苄星青霉素作为一类广谱抗生素,采取生理盐水取代灭菌注射用水当作溶媒配制皮试液,能减少皮试假阳性情况产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值得推广应用到临床。但本文依旧存在不足的地方,如纳入的样本总数不多,样本全部是同一家医院收入,且未对皮试后患者注射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有局限性,这些还需在日后加以完善,得到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苄星皮试试液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两种注射苄星青霉素方法对疼痛影响的研究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
皮试液配制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思路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临床应用
水泥试样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基准法)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调节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