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患儿中的应用

2024-03-25 01:32周许艳焦鸿虹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危重病灌洗个体化

周许艳,焦鸿虹,杨 欣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河南 南阳 473000]

小儿肺炎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以及过敏反应等引起肺部炎症,而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可产生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具有严重通气与换气障碍或者伴有休克、低灌注等全身炎症反应[1-2]。呼吸衰竭为引起SP患儿死亡主要原因,而机械通气为纠正SP呼吸衰竭措施,故确保气管有效通气,可预防气管插管堵管而危及患儿生命安全[3]。准确评价危重症患儿病情,对于改善临床效果与预后存在积极意义。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为近几年评估危重症患儿病情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高护理指导效果,并能有效增强护理质量与临床疗效[4]。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SP气管插管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基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联合肺泡灌洗的应用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SP气管插管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5]中SP标准;行气管插管治疗;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年龄<14岁;家属签署同意书;均为二型呼吸衰竭。排除标准:血液病变者;认知或者精神障碍者;伴肾、肝功能障碍;伴恶性肿瘤者。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肺泡灌洗干预,同时辅以相应护理措施。肺泡灌洗如下:术前禁食水、肌内注射阿托品,局麻,静脉注射咪达唑仓,利多卡因行气管局部与鼻咽部黏膜的表面麻醉,利用电子支气管镜经鼻孔-鼻咽-喉-声门进入气管,注意气管镜前端需涂抹利多卡因凝胶,观察气管各段和部分亚段开口,了解病变情况,吸出气管与腔内分泌物,温生理盐水灌洗炎症部位,分泌物较多者可多次灌洗。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针对排痰困难者予以机械吸痰处理,注意控制压力,确保呼吸通畅,并定期消毒病毒,确保通风。

研究组接受基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1)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与资深护士组成,予以专业护理培训,增强风险意识培训与风险预测有关分析能力,经课题讨论、内部讲座与专家解析等多个形式强化护理技能,增强管控行为能力。(2)护理措施:通过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予以评估,其中<70分属于病情危重、70~80分为中度病情、>80分为轻度病情。①针对<70分者,每30 min予以风险评估1次,依据指标变化进行治疗调整与护理措施,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随机抢救准备;及时告知家属当前病情与面临风险,通过沟通来安抚家属情绪,并让家属做好随时抢救准备,配合医生签署同意书,便于医生及时开展治疗。②70~80分者予转重症监护室,每天予以6次病情评估,并配备责任护士,持续监测心电图,一旦出现心率急剧下降或者升高现象予以双极胸前导联心电图,了解心率状况,便于临床开展针对性治疗措施;通气量护理,即将压力传感器和呼吸机(飞利浦,型号V60)管道连接,便于监护气流流速与气道压力,减少或者预防并发症;经皮检测血气,将氧电极和皮肤紧贴,以便扩张微循环;通过微型电机经半透膜检测电极中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③>80分者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其中温度是以22~24 ℃为宜、湿度为45%~55%为宜,定期予以通风换气和定期更换床单,并叮嘱家属及时更换患儿衣物,并随天气适宜增减衣物;于室内张贴温馨提示或可爱画报,营造温馨环境,转移注意力;接受常规检查,及时更换病情信息,一旦发生异常立即予以重点观察,必要时通知医生予以有效处理。两组持续干预5 d。

1.3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即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2)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即败血症、肺大疱、脓胸等。(3)统计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即通过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判定,其内容涉及社会功能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4)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通过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判定,其内容涉及技术水平、环境、操作规范、服务态度等,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通过血气分析仪予以检测。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21.2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较[n(%)]

2.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PaO2、PaC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2.4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分)

2.5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因儿童的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免疫和呼吸系统,对气候、卫生条件、细菌和病毒等比较敏感,抵抗力差,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当肺炎患儿合并气道分泌物阻塞状况时,一旦控制不当,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6-7],故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患儿年龄相对较小,依从性较差,加上部分家属对于有关知识了解少,导致治疗工作开展存在困难[8]。为解决以上问题,主张治疗时配合护理干预。

小儿危重病评分法主要标准涉及血压、脉搏及心率等客观指标,可直接显示生命状态、功能,客观性较强,易获取,便于医护人员获得有关证据,对于患儿病情发展状况予以准确、迅速判断后制定治疗方案,且其排除年龄、性别等多个因素,对于病情进展、生化指标与生命体征等评估,便于掌握病情进展方向与态势,并预测死亡危险性,具有动态性特点,能优化疗效,明显增加护理工作科学性[9-11]。个体化护理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对于个体状况予以系统评估,确认个体差异,以此作依据予以护理[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联合肺泡灌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血气指标。分析原因,首先利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对患儿病情予以评估,依据不同病情程度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更加贴合患儿临床需求,有效预防病情进展,利于病情转归,起到缩短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的目的。此外,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联合肺泡灌洗可增加生活质量,改善家属护理满意度。其原因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更贴合患儿生理需求,且针对不同程度病情患儿予以临床护理不同,可得到家属认可,从而增强家属护理满意度,且符合患儿生理与病理需求,能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SP气管插管患儿予以基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个体化护理联合肺泡灌洗时,可缩短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优化血气指标,抑制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增加家属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危重病灌洗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