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T样式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

2024-03-26 12:16林荣凑翁逸蓉杜国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样式研修校本

林荣凑 翁逸蓉 杜国平

摘      要 SCTT样式是基于中小学实践情境,通过组织常规活动和特色培育,以求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的校本研修框架样式。它着力于增进与分享实践性知识,主张从“有效传递”转向“合作建构”,建立区校联动的运行流程以及相关的运行机制。它体现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能有效整合教研、科研与培训,得到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的高度评价。

关 键 词 区域;校本研修;SCTT样式

引用格式 林荣凑,翁逸蓉,杜国平.SCTT样式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01):31-35.

*该文为浙江省2021年度教师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校本研修SCTT样式的实践研究”(ZD2021003)的研究成果

校本研修是学校层面发生的实践,然而县或区级校本研修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域)的相关行为将会深刻影响各校校本研修的内容、方式和效果,因而在校本研修的层级管理和实施链条中,区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地处京杭大运河南端的余杭区,紧挨省城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教育优势,自2019年9月起,着力构建和实践校本研修的SCTT样式。经全区近两百所幼儿园、中小学的四年运作,“貌不惊人”的SCTT样式获得不俗的成效,得到全区教师和省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一、SCTT样式的概述

1.构建背景

余杭区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家级实验区,2004年就有“项目制”校本培训的实践,在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全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心时任主任潘海燕的肯定:“它(余杭模式)的代表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堪称典范。”[1]。然而,自2014年起,随着域内学校数量的激增、校本研修区域管理者的更换,项目制培训的形式主义倾向泛滥。截至2019年7月,余杭区校本研修“头痛医头”,终无力脱离低效乃至无效的困局,校本研修几乎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鸡肋”。

校本研修类似的现象不独余杭区存在。基于调研与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各地校本研修低效无效的四大病因:第一,研修与教师日常工作脱节,未能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或需求;第二,未能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课堂研究;第三,坐等名师、专家“讲座”,未能发现教研组、年级组等组织的合作研修价值;第四,区域层面的管理,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未能尽科学管理、服务和指导之责。

为此,2019年8月,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痛下决心,对症下药,全面重建区域校本研修管理和指导格局,提出校本研修SCTT概念样式,以期突破校本研修的困局。

2.基本内涵

SCTT概念样式,作为一种研修框架,它基于中小学实践情境,通过组织常规活动和特色培育,以求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其最简明的表达,即实践(S)情境、常规(C)活动、特色(T)培育、团队(T)建设。

(1)实践(S)情境。倡导基于教师的实践、困惑和需求确立研修项目,倡导实践的、情境化的经验积累与反思,以此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2)常规(C)活动。区域明确的基本常规包括专业阅读、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听课评课、专业文本的表达。要求幼儿园、中小学都将教育教学常规的反思、重建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让研修发生于实践之中。

(3)特色(T)培育。各校选择或开发最切合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的研修形式,通过全校教师的实践与参与,培育校本研修的特色。

(4)团队(T)建设。合作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涵,各校要充分发掘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和各中层职能部门等传统建制组织的研修潜能,开发课题组、俱乐部、工作室、沙龙活动等非建制组织,创建符合教师需求的多类型研修团队。

3.学理基础

SCTT样式最底层的逻辑是教师学习机制。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教师学习过程的关键是,默会知识的显性化;通过教学观摩,分享实践知识;在自己的实践中重新设计与实施显性知识。教师研修不能脱离自身的实践,不能脱离教育体验的反思,不能脱离教育理论的把握,教师的成长是从教师自身的需求与经验引发的一种变革。”[2]

有鉴于此,SCTT样式着力于从“有效传递”转向“合作建构”[3]。不仅如此,作为概念性、框架性的样式,其每一元素(S、C、T、T)都有自身扎实的学理基础(见表1)。

SCTT样式的构建,一则基于实践问题解决的客观需要,二则借助现有学理作为理论根基。个中的“实践”“理论”,不独是样式构建的双轮,也是样式实践的双轮。

二、SCTT样式的运行流程

校本研修SCTT样式是区、校两级联动的设计。为有效地协调区、校联动,设计了图1所示的整体流程图。近四年的实践证明了该流程的科学可行。

注:虚线框、实线框分别为区级、校级校本研修管理部门行动;实线单向箭头、虚线双向箭头、虚线分别标识流程方向、区校互动、彼此呼应。

图1本身不具有创新性,却为区域内区校联动,乃至各地推进校本研修提供了一种“看得见”的参考。它简约,但不简单,以下试就若干关键环节作出说明。

1.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广义上的校本研修课程设计,可分为规划(3-5年)、计划(1年)、活动(2-4课时)三个层面。图1左上角“区行动纲领”“校本研修三年规划”就属于规划层面的课程。

区域、学校的校本研修要编制规划,且以3-5年为期。所以如此,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区域或学校为聚焦某一“常规活动”和“特色培育”的研修攻坚突破,要有战略考虑和充分的行动实践时间;二是有鉴于教育变革(包括校本研修)的难度,制度重建、习惯沉淀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三是以“规划的制订”和“规划的实施”解决研修主题年年翻新、内容随意碎片等痼疾。规划的编制,当经过诸如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集体研讨、初稿撰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修改定稿、行政表决等一系列的程序。规划的呈现主要有条文式、板块式、列表式,余杭区的“行动纲领”采用条文式。各校规划,我们推荐“板块式”,其内容包括现状分析、研修目标、研修路徑、支持系统等四个板块。

徒法不足以自行,编制后的规划不能束之高阁,务求付诸实施。实践表明,在课堂观察、课例研修、集体备课等校本研修的主题领域,只有坚持不懈若干年,才能沉淀为教师专业学习的血肉,才能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

2.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规划是一种行动承诺,要将三年规划落地,就必须一年接着一年干。计划以学年为期,且以浙江省的实践经验,宜采用项目计划书方式。项目计划书,一般都有现成的模板。SCTT样式规定的模板是在杭州市师干训中心模板之上区域定制的,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

(1)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和负责部门、研修人数、学校负责人和项目主持人、合作单位等。

(2)项目定位,要求从《三年规划》、需求/问题两方面分析,回答“为什么确定这个项目”的问题。

(3)研修计划,包括研修目标、研修课程(按模块或时序,不少于24课时)、研修作业、研修考核、预期成效(优先考虑物化成果)、经费预算等。

(4)附件目录,其中研修教师名册是必备的,如有合作单位(研修共同体、远程培训机构、其他校外机构等),则需填写相关信息表,作为附件2。

3.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研修活动一般安排2-4课时,其设计依据是“项目计划书”。研修活动不追求“热闹”,重在让教师获得真实的参与、长期的效果,即所谓“深度学习”。早在2005年初,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就提出“教研活动策划”的概念[8]。尽管教研活动并非“校本研修”的全部,有策划的教研活动却同样适用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具有实践性,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SCTT样式设计时,我们曾就“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出四点要求。

(1)立足研修原点。研修活动不能图表面的热闹,而要基于研修教师的困惑/需求,服从项目定位、研修目标与课程,立足“为了教师的研修”的原点。

(2)重视情境学习。从活动目标出发,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架,组织协同、展示和反思,将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整合成为完整的活动方案。

(3)展开活动过程。活动方案付诸实际操作才有意义,要充分展开活动过程,积极鼓励研修教师参与其中,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做好总结反思。收集活动设计、实施的材料(文档、图片、视频等),积极听取研修教师的建议,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信息发布与材料归档等工作。

4.中期监测(现场展示、调研)的实施

中期监测有行政性、学术性之别,我们采用了现场展示、调研等学术性方式,旨在区校共同面对问题。展示活动的承办学校每学年初一次性确定。先由学校自我推荐,通过“问卷星”填报拟展示的活动名称、年月,再由区域评估,每学段(学前段还考虑片区)确定3所展示学校,均匀地安排于10-12月、3-5月。活动展示力求凸显三大功能:一是检阅展示学校的校本研修成果;二是为校本研修主持人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三是就研修中的问题展开研讨。活动前,区域管理者与展示学校一同讨论活动设计,借此指导校本研修,也可借此了解基层学校校本研修的现状与需求,若遇到优秀经验也会褒奖宣传。

活动展示着眼于主持人研修观摩,调研则着眼于解难。调研的发起:应邀为主,强调主动性——是调查、研讨不是监督、检查;区管理部门直接发起为辅,如公办学校之薄弱者(整体或校本研修),或具有典型性(样式提炼价值)的项目。调研的内容:文本阅读(三年规划、项目计划、云平台、研修记录等);教师座谈或访谈;核心成员聚集困惑/问题,研讨解决路径和对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会在调研反馈时与学校领导一起讨论对策。从SCTT样式的运行来看,基层学校很欢迎这一举措。

5.项目的总结与评估

项目的总结与评估,对学校、对区域都具有整理研修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提高研修水平等多方面功能。为此,SCTT样式强调三个原则:重视素材的平时积累,重视资料的统计和分析,重视研修教师的建议。拒绝行政文牍式的成文总结,而是通过活动类型分析、研修成效分析,通过“研究”整理过往,以便“学术”地规划未来(见表2)。

表2引导总结者从活动类型(又按层级、群体、研修形式等视角细分)、学时数、主要内容列举等三方面做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支架,带有“研究诊断”的性质。研发SCTT样式时,我们通过文献法梳理出自我型、引领型、常规型、合作型、平台型和研究型等六类30种形式;填写上表“研修形式”时,要求各校选择最多的三种形式统计。

引导项目总结乃至SCTT样式运行的其实是评估标准。根据“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大胆改造传统的百分制,剔除诸如学校重视等大而无当的指标,引入表现性评价技术,开发了与SCTT样式配套的评价标准。该标准由三年规划、项目计划、云平台建设、研修情况、研修案例、资料与会务、满意度、研修成果8项构成,满分40分。

三、SCTT样式的运行机制

前述的“运行流程”,是与SCTT样式概念框架一并设计的。这里的“运行机制”,则是在SCTT样式运作中逐渐明确起来的,概而言之为123456机制:一个取向,两大领域,三个层级,四步循环,五项常规,六大类型。这里择要简介。

1.一个取向:SCTT样式的实践取向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当今比较通行的是理智、实践—反思、生态等三分法。三种并非水火不容,如胡惠闵教授所说:“教师自身的变革,在内容上,既可包含理智取向所指的‘内容知识‘教育知识的提升,也可包含反思取向所指的教师对自己、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认识的变化,或如生态取向所指的同侪关系的变化。”[9]我们赞同这一说法,但将实践—反思取向放在首位,并由此凝练出样式中的“S”,倡导基于教师的实践、困惑和需求确定研修项目,倡导实践的、情境化的经验积累与反思,實现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2.两大领域:常规、特色两大研修领域

SCTT样式中间的C、T分别指常规活动、特色培育,这是样式的内容支架。

为什么要将常规活动纳入研修?有学者说得好:“从制度理论来说,一个组织越是常规的活动,越是具有生命力……要把这些专业发展活动尽可能地与学校的日常教学(无论是教师层面还是学校管理层面)紧密地挂起钩,并努力使之成为日常教学常规的一部分。”[10]

学校因课程与教学而存在,教学工作是教师日常专业活动的主阵地。校本研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要务,不能置教师日常专业生活的主阵地于不顾。有鉴于此,SCTT样式首期运行(2019-2022学年)厘定了专业阅读、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听课评课、文本表达等五大常规,此举贯通传统的培训、教研与科研,以解决之前彼此割裂、多头管理的问题。

“常规活动”是校本研修的基础性内容,“特色培育”是对常规的发展与超越。置于学校动态发展脉络来观察,两者呈现互动与互惠的关系,即“常规←→特色”。某一“常规”建设的良好发展,从而形成某校校本研修的“特色”;某一“特色”的坚持和发展,沉淀为某校日常专业生活的“常规”。如此循环往复,校本研修可常做常新。

3.三个层级:校本研修的三层级

SCTT样式中最后一个“T”,是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习共同体不是一种自然的安排,教师在同一个办公室或学校工作未必能构成共同体,它需要成员基于实践活动的智慧创造和持续发展才能达成。校本研修有三个层级,如图2。

图2中除“自我研修”外,都可以发展成“学习共同体”。SCTT样式倡导的研修重心不是“校级研修”,而是“组级研修”,且“建制组”和“非建制组”并重。有限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新建学校宜乎先着眼建制组研修,借助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和校本研修尽快建立教师日常专业生活的融通交往方式,即传统所谓的“走上正轨”。

4.四步循环:研修项目或活动的基本过程

SCTT样式强调基于教师专业生活的问题、困惑与需求,认为由此组织的研修才能引领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反思性实践家”[11]。无论是哪个层面(规劃、计划、活动),无论是项目还是活动,都要坚持四步循环(如图3)。

图3呈现了一个研修项目或活动的基本过程,它是SCTT样式扎实运行的基本保证。限于篇幅,又5项常规活动、6大研修类型前已提及,此处从略。

四、成效与反思

SCTT样式实践为期四年,其成果是多方面的:全区树立了以教师实践需求为本的研修理念,区域和学校层面均形成了校本研修的制度和操作流程,积累了一大批常规和特色研修的子样式,恢复了余杭教育人对校本研修的自信。

SCTT样式引导的校本研修转型得到全区教师的肯定。在2022年和2023年的6月,我们两次组织全区教师(幼儿园、中小学合计一万多名)对校本研修作匿名问卷调查,参与率分别为93.8%、94.5%,全区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75、4.78分(满分5分)。调查结果肯定了各校校本研修的付出,表明了SCTT样式的预设正在发挥作用。

同样,用匿名问卷调查了各校管理者对SCTT样式的评价。其中一问是:“从区域运行的整体情况看,您对校本研修SCTT样式的总体评价是什么?选择最适合您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结果显示,165名管理者,选择运行很成功、比较成功、不太成功的人数分别为109人、51人、5人,分别占66%、31%、3%。

有趣的是,访谈三所学校的校本研修管理者,我们发现教师日常参加研修的话语方式因着SCTT样式的运行产生了变化,见表3。

SCTT样式因框架、概念的简约而美,因流程、机制和表现性评价的丰富而美,它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使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但是,SCTT样式并非完美无缺。实践观察和调查问卷显示,其问题表现在:第一,由于教师队伍结构、学校传统和自身(如专业水平、经验)等限制,管理者组织研修的压力大;第二,样式配套的评价项目,有的并非校本研修必备元素(如云平台建设),有的很难用好表现性技术(如研修情况和成果的考核);第三,教师忙碌于事务,用于集中或自我研修的时间极少;第四,样式的潜力发掘受限于学校自我诊断、自我创造和自我适应能力,区域内各校的推进不太均衡。

正视眼前的问题,区校联动以争取氛围、技术、时间等方面的多元支持,强化基于设计的深度研修,我们相信校本研修SCTT样式将会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朱跃跃,刘堤仿,徐建华. 教师校本研修培训项目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序.

[2] 钟启泉.教师研修:新格局与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2):20-25.

[3] 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5.

[4] 林荣凑.校本研修SCTT样式:从“学术报告厅”转向“教育现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3:56-63.

[5]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60-368.

[6] 林荣凑,杨崇佳.拓展性学习:组织校本研修的有效路径[J].福建教育,2023(37):23-27.

[7] 林荣凑.校本研修SCTT样式:从“学术报告厅”转向“教育现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3:64-69.

[8] 张丰.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M]//安桂清,周文叶.教育改革时代的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6.

[9] 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5.

[10] 崔允漷,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2.

[1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194.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样式研修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