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与甲肝大流行

2024-03-26 06:03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毛蚶甲肝启东

■陈一竹

最近,金宇澄先生创作的小说《繁花》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以主人公阿宝的故事为主线,向观众展现了90 年代的上海风情。其中一个情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阿宝在80 年代意外感染甲肝,他住的医院里,到处都是甲肝患者。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在1988 年前后,上海确实暴发过大规模的甲肝疫情。那一年,上海市各医院的床位迅速被占满,不少患者只能自带被褥、折叠床,挤在医院的走廊、大厅甚至洗手间里,汹涌而来的流行病在上海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这样大规模感染的背后“黑手”,居然是一种贝类——毛蚶。

毛蚶一般生长在河口和海湾的泥沙里,吃起来鲜嫩多汁,肉质饱满,是江浙一带百姓饭桌上的常客。1987 年9 月,坐落在上海以北的江苏启东市意外发现了一个蕴藏量5 万吨以上的巨型野生“毛蚶矿”。不久,巨量启东毛蚶涌入市场,价格迅速跌至2 毛钱一斤。渐渐地,吃毛蚶成了上海滩的一种新风尚,为了追求味道鲜美,不少人只用开水烫一下就直接吃掉。有报道说,上海有230 万人都曾食用过启东毛蚶。而正是这一年冬天,上海市痢疾发病率直线上升。这个特殊的现象引起了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的警觉:一般在夏季高发的痢疾,怎么会在冬天突然流行起来?

谢丽娟决定和当时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的王道民一起下一线了解情况,发现不少痢疾患者都在发病前食用过毛蚶。这个消息让二人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几年前那次甲肝病毒暴发的前兆与如今何其相似。曾有实验表明,毛蚶可浓缩甲肝病毒29—100 倍,甲肝病毒可在毛蚶体内存活3 个月之久。而菌痢的潜伏期很短,通常在24 小时内即发病,甲肝的潜伏期则是2—6 周。王、谢二人担心,恐怕很快又要迎来一次来势汹汹的甲肝暴发。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上海各医院就上报了急剧增多的甲肝确诊病例,甲肝疫情在上海全面暴发,有十多天时间,日增病例都超过1 万例。那时上海人到外地旅游或出差,都很难找到接待的宾馆,甚至连上海生产的食品都被封存,或者被扔掉。以至于上海的一份报纸曾发布头条称,并不是每个上海人都有甲肝病毒。

为了查清感染源头,卫生部门开始对疾病的流行追根溯源。上海医科大学徐志一、胡善联等人通过当时最新的ELISA 和cDNA 分子杂交方法,证实了启东海域毛蚶体内存在甲肝病毒。谢丽娟立即向市政府做了汇报,紧接着,上海市政府当机立断要求全市彻查毛蚶销售,并把市场上所有毛蚶作为垃圾填埋处理,阻断病毒源头。随着病毒源头的切断,再加上各医院的全力运转,甲肝的日发病人数逐渐趋于平稳。3 月底,甲肝入院患者逐步减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根据流行病学估计,甲肝病毒的感染人数是发病患者人数的4 倍,这意味着当时上海有150 万人感染了甲肝病毒。当然这150 万人不都是因为吃毛蚶感染的,与卫生习惯不佳、同感染者共餐等也有关系。

事件之后,上海建设了新的卫生预防体制、修建了新的城市排污设施,还开展了食品卫生联席会议、推广注射甲肝疫苗、宣传饭前便后洗手、使用公筷、分餐制等,推进了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工作。

冬去春来,甲肝疫情告一段落,一切归于平静。只是上海人的餐桌上,已经很久没出现过毛蚶了。

主编信箱:rrjk365@126.com倾听您的声音

猜你喜欢
毛蚶甲肝启东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水温、底质对不同规格毛蚶潜砂行为的影响
毛蚶增殖放流技术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2种升温方式对毛蚶呼吸代谢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这边风景独好”——畅玩启东正当时
吃错海鲜,小心得肝炎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启东:城乡联动 均衡发展
启东有家爱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