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运用

2024-03-27 11:06郑莹
经济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运用

摘 要:现如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持续审计工作提供了多种途径,促进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不再适应企业内审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企业亟需寻求新的方法适应现代化科技要求,将持续审计充分应用到内部审计之中。因此,文章将探索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持续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思想 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2-097-02

前言

审计工作在企业运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要强化对其的重视程度,优化审计方法。但新的审计系统向企业原有的审计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直接影响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要改变审计的运行方式,提高工作的标准,创新审计方法,使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一、持续审计的理论研究

(一)审计方法理论基础

持续审计是一种审计方法,起源于传统审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演变和创新。近些年来,企业自发依据相关法律来实行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方式大多是审核财务信息,也是对企业环境的思考。此外,持续审计的理论基础是代理和信息理论,代理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根据相关理论观点可知,审计是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使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保持一致。信息理论是假设审计信息具有一定价值,可以让使用者将这些信息全部应用,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审计方法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持续审计方法是实时审核委托项目,制定工作方案,为企业提供书面报告。审计工作应具备连续性和及时性,将其结算结果融入到项目生产过程中,完成对各项环节的审核。在持续审计中,需完善上一环节的审核结果,为下一环节的开展提供保障。及时完成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处理获取的数据信息,并制定计划,有效控制项目风险。自动化是依据计算机技术来完成,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掌握网络技术,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现代化背景下,获取审计证据需要公布相关报告,制定审计计划,及时反馈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风险控制是指信息的核查环节,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全面评估委托方的经营环境。

二、持续审计在企业内部中的应用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企业环境

1.外部环境。近年来,多数企业组织规模逐渐变大,审计中的逃税漏税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要处理好税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概率。基于此,福建省为加强内部审计效率,发挥内部审计工作优势,制定了《福建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其在财务收支、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指导以及监督。除此之外,税务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要对负责人建立诚信档案,将个人诚信数据记录其中,为高层管理人员敲响警钟,督促企业不出现违法犯罪现象。记录诚信积分,会计的人员变动可能更高,所以要完成部门协同工作,跟踪其在持续审计中的信息。

2.内部环境。平潭综合试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于2021年12月整合重组,注册资本金5亿元。集团主业定位为旅行社及旅游景区开发、运营及配套服务、影视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和体育产业。该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经营管理优化重点,合理配置审计人员,聚焦战略目标,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步。因此,所有产业共同运行需要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一致认可一套审计流程,其中持续审计工作十分重要。

(二)审计工作管理创新

平潭国企产业园借助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实现企业的虚拟集聚,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税代理、融资孵化、产业撮合等服务。园区管理方以产业园为载体,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运营服务、产业资源整合、筹融资服务于一体的“异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完善内审考核机制,增强技术人员持续审计的能力,提高审计效率,節约运营成本。

例如,福州市审计厅为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创建了大数据审计监督平台,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将数字化技术与审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发挥云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势,科学处理多维度数据,优化自身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处理智能化。并且,平台方面还灵活带入其他行业数据,扩展数据资源,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审计效率。

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将持续审计方法应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中是企业运行的必然趋势,完善审计流程,可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人员需重视对各方面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将持续审计的效用发挥最大,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让管理者作出正确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要想完善持续审计工作,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工作技巧,熟练完成持续审计工作。企业应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保证工作达到相关标准,充分体现审计的重要性,将保障企业运行的功能最大程度展现出来,加强企业对持续审计工作的认识。另外,企业运行的战略规划离不开持续审计的帮助,将其融合进审计工作中可降低工作的冗杂程度,增强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培养审计人员的能力

到2020年,平潭旅游文化康体产业实现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产业收入1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这对企业的经营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内审评价机制,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是企业运行的关键因素,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才可将持续审计融合到审计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团队中存在的问题。但许多企业的审计管理部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高,因此只能依靠基础技术完成审计工作,无法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审计人才是团队建设的基础,企业需加强内部培训工作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多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外部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需制定审计培训计划,为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企业应增强人员的选拔标准,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确保选拔的人才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审计人员的能力,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可采用奖金和晋升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支持,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规划,为员工的晋升创造良好条件;其次,企业要为审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出合理的薪资待遇可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完善的福利保障可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增强企业凝聚力。人才选拔是企业运行的首要任务,优秀的人才可使企业稳定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应建立高效的审计团队,完善企业相关制度,这有利于维护审计部门的地位,避免贪污现象的出现。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保障董事会和管理层依法依规经营管理,使企业资金链平稳运行。使用持续审计方法,可降低财务内部发生风险的概率,保证审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完善内部结构可如实反映出审计问题,因此审计部门应站在企业的角度,增强财务管理效率。

(四)使用现代化技术

提升平潭国企旅游业建设可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它们在现代企业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利用现代化技术可建立大型网络数据库,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以及云计算技术高效完成持续审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内部审计系统服务。应将互联网技术与内部审计系统融合,实时监控企业资金流动去向,当面对突发情况可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审计系统维护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必要工作,要检查系统中的文件是否完整,减少信息误差给持续审计工作造成影响。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许多企业已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持续审计工作。但是,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很多工作人员在应用计算机系统时无法灵活掌握工作技巧,对审计工作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严重影响。经调查发现,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观念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手工操作会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还认为通过利用计算机来计算财务数据信息就算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企业的现代化技术观念认知严重不足。由于认识不充分,在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时常会出现信息流失,使成本消耗与记录数据出现偏差,大大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另外,现代化技术管理能力不足妨碍了持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计算机的环境维护为持续审计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化信息管理不仅实现了空间观念的突破,也不会受到时间的约束,极大丰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简化了持续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系统更加高效。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需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与持续审计工作的数据相同,避免实际数据信息出现误差。工作人员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对资金流向的跟踪管理,全面了解持续审计进度和绩效。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務就是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信息化建设,与持续审计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系统[3]。

例如,步步高集团为促进内部审计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针对企业财务、供应链等领域开展风险预警,实现审计等管理模式的变革。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思维以及方法,综合分析财务以及业务等数据,将企业与行业数据进行关联,全面识别行业风险,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降低数据分析时间,使审计结果更加准确。工作人员能快速发现所需数据,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五)增强信息质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因此要增强旅游信息质量,建立完善的凭证检查章程和票据管理系统。实施持续审计工作,可将资金使用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实施比对,完善审计结果,所产生相关信息集中归入内部审计系统完成入账工作,从而抵制企业内部员浪费行为。将资金信息统一管理,可增强信息质量,为企业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

拥有统一的核算标准可规范企业的核算章程,使审计数据更加精准可靠,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各个部门之间应互相理解,并将企业相关规定落到实处;消除内部有意无意的比较,发挥各自的长处减少统计汇总的弊端,为持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结论

综上所述,持续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到了较多企业的广泛关注。持续审计系统可将企业运营信息实行收集处理,并生成审计报告,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信息泄露现象,相关人员可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实时监控企业信息是完成持续审计工作的关键,也是完善内部审计系统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郭晶晶.以项目为依托的中小企业审计问题研究——评《中小企业审计实务(第二版)》[J].国际经济合作,2023(04):2.

[2] 田峰.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实践[J].财会学习,2023(20):113-115.

[3] 史美晨,李琳.中小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3(07):82-83.

[作者简介:郑莹(1990—),女,汉族,福建屏南人,本科,经济师,会计师,研究方向:内审监测、差异化考核、经济运行监测。]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