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03-27 11:23程苗苗祁玲姚静
经济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影响因素

程苗苗 祁玲 姚静

摘 要:乡村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旅游、居住、养老三大功能融于一体,有利于帮助解决养老难题,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对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以及乡村旅居养老的需求等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农村普遍存在养老配套设施存在短板、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等问题。在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以个体状况、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受年龄、是否有养老保险、健康状况、是否满意当下的养老方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原则,提出乡村旅居养老的发展应健全旅居养老的基础设施,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居养老 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2-152-02

一、乡村旅居养老研究的背景

近10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的18.7%[1]。面对严峻的养老情势,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及将来的养老需要。

在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不断满足多层次、高质量的健康养老需求。并随着2020年中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继往开来的实施战略[3],以乡村振兴的实施为契机,对乡村旅居养老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为我国养老问题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文以宁夏为例,对宁夏城镇老人乡村旅居养老模式的意愿、需求等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对乡村旅居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满足城镇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的同时,对振兴乡村经济,促城乡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居养老数据来源

(一)界定调查范围

本课题选取宁夏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5个市的50个社区。

(二)选取调查对象

宁夏5个市603名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及调查工具的建立

在各个市中,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以上老人。设计调查工具,问卷分人口学资料、老年人养老现状、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养老的需求三部分。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子女、子女数目、健康状况、是否有养老保险等;老年人养老现状包括养老方式、对当下养老方式的满意度等;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养老的养老需求包括理想的乡村旅居条件、需要服务人员具有哪些技能等;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9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1。调查前培训调查员,共发放问卷610份,有效问卷603份,有效率为98.9%。

(四)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旅居养老现状、需求及影响因素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统计分析(见表1)

(二)城镇老年人养老现状(见表2)

(三)城镇老人进行乡村旅居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城镇老人去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受性别、是否有子女、是否有医疗保险等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年龄、健康状况、是否有养老保险、居住状况影响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四)城镇老人乡村旅居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解影响城镇老人去乡村旅居养老的影响因素,以年龄、性别、是否有子女、子女数目、健康状况等为自变量,以老年人的真实情况为因变量(是=1,否=2)引入模型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五)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数据显示,老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是否有养老保险、居住状况对老人去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影响显著(p<0.05)。

我国已经进入高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衰老会导致一系列疾病与功能退化出现。根据实地调查,大部分高龄老人因为年龄大而行动不便、患一些疾病等原因只想选择居家养老,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需求,消除老人异地养老的顾虑,提高老人們的生命质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认为[4],健康是促进全面发展的必要需求。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成为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61.6%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而乡村存在医疗水平不高、设备紧缺等问题,很大程度增加了老人去乡村旅居养老的顾虑。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健康,提高乡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养老保险作为一项社会福利制度,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在我国的养老政策趋向成熟,具有普惠性,有养老保险的城镇老年人更愿意去乡村进行旅居养老,政府应该继续推动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稳步发展。

居住方式在老人养老与服务方式的选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有子女的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获得了子女的帮扶,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而独居、与爱人一起居住的老人生活缺少稳定依靠,希望获得外界的帮助,更愿意选择其他养老方式。因此,乡村旅居养老对于独居和只与爱人一起居住的老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四、制约乡村旅居养老发展的因素

(一)乡村配套设施存在短板

乡村经济欠发达,导致了乡村基础设施不足、观光功能不健全、住宿、养老服务能力差、适宜性差[6],医疗、交通、网络都不尽完善,大大限制了旅居养老的发展。

(二)缺乏养老服务专业人员

目前全国有2.5亿以上的人口需要养老服务,但现有的养老护理员不能支撑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老龄诊疗和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绝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老年旅游者的顾虑也会随之增多。

(三)人才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

养老服务人才的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工资待遇水平不高,近5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不均衡,农村资源贫乏,人才流失。

(四)乡村旅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乡村旅居养老服务基础薄弱,旅居养老机构财政投入不足,规模小、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质量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

五、推进乡村旅居养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相关部门要对乡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健全完善,配套良好的医疗、交通、网络、通信等基本建设。能充分满足老人乡村旅居养老的需要,并以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为指标,对养老场所进行适老化设计,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

高校可以扩大对老龄诊疗及养老护理专业的招生,以应对市场上人才紧缺的问题。依托宁夏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对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扩大旅居养老知识,提高产品设计、经营和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学习先进的养老理念与健康管理技术。通过人才引进或联合培养,积极吸引其他领域优秀人才,为乡村旅居养老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实现养老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待遇水平同步提升,让从业者感受到职业尊严,职业尊严的直接体现是工资待遇。提高乡村从业者报酬,实现体面劳动,这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再进一步探索建立员工补贴等激励制度,加大社会的宣传和褒奖力度。

(四)加强乡村旅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旅居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提升管理水平、设施条件以及整体功能。鼓励多种方式整合资源推进运营,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功能升级。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改造升级,在人员配备上补齐不足,提高服务质量基准。相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旅居养老服务质量行业标准,加强监管,促进我国老年人旅居养老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發展,缓解城镇老年人的养老困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乡村旅居养老模式研究——以宁夏为例”(编号:2022107520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文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的分析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7):66-68.

[2]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N].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22(07):3-13.

[3] 陈柳.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旅居养老的发展路径研究[D].江南大学,2021.DOI:10.27169/d.cnki.gwqgu.2021.001352.

[4] 梁贵,周高华.乡村振兴与旅居养老融合路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3):33-38.

[5] 郭婕.居住特征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开封市508位中老年人的调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6):41-49+87.

[6] 梁赉,周高华.乡村振兴与旅居养老融合路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3):33-38.

[第一作者简介:程苗苗(2003—),女,本科在读;通讯作者:祁玲(1976—),女,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公共卫生硕士,研究方向:公共卫生管理。]

(责编:建峰)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影响因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