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对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2024-03-30 08:26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苏省无锡市4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6期
关键词:塑形敏感度中度

郜 胤 陈 辉 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苏省无锡市 4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有调查研究显示[1],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达到40%~70%,整体表现为发病时期早、发展快速以及高度近视比例逐年增长的态势,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迄今为止,应用于近视矫正的方式较多,其中就包括角膜塑形镜,这是以特殊反转几何设计的方式对患者近视情况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不但可以改变患者的角膜形态,还能改变其视网膜离焦的状态,最终促使患者近视得以延缓或矫正(增长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只关注到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裸眼视力及屈光度是否得以改善,却忽略长期佩戴下对其角膜上皮重新分布以及对比敏感度产生的影响[2]。本研究现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低中度近视患者16例(32眼),年龄9~15岁,平均年龄(10.3±1.6)岁,等效球镜-1.25~-6.00DS,平均等效球镜(-3.75±1.11)DS,散光均不超过1.00DC,属于顺规散光,裸眼LogMAR视力1.71~0.23,矫正的对应值为0.10~-0.08。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在8~18岁之间的青少年;(2)经检测等效球镜度数在-0.50~-6.00DS之间;(3)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在1.0以上;(4)患者配合度较高,其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斜视患者;(2)有活动性炎症或眼表疾病的患者;(3)使用过硬性隐形眼镜或多焦软性隐形眼镜的患者;(4)配合度较低,中途退出研究或随访无法联系的患者。

1.3 方法 本院使用的仪器为美国VV企业提供的型号为CSV-1000E的对比敏感度仪,暗视为3cd/m2,为16例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分别进行无眩光和有眩光的背景后检查,分别在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以及裸眼下直接进行检查。医疗人员为患者详细介绍检查的流程和方法,让其在暗室环境下适应10min,保持与测试屏2.5m的距离,首先进行无眩光状态的检查,将患者另一只眼遮住,叮嘱其说出CSV-1000E测试板中A行第一列条文圆圈方向,逐渐对其进行辨认,再记录患者最后回答正确的所有列数。在检查完A行以后,再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B、C以及D行的检查,结合患者对应阈值水平采用LogCS的统计学方法评估,要求上述所有的测试在40s内检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经两两比较后采用LSD-t检验,若P<0.05,则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中度青少年在暗室有眩光与无眩光的不同背景下,佩戴角膜塑形镜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测全频对比敏感度值比佩戴角膜塑形镜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3个月和半年以后,比佩戴角膜塑形镜1周时的对比敏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同时段(从佩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起)各组间数值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暗室无眩光背景下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比较

表2 暗室有眩光背景下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电子产品已广泛覆盖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在给人们带来高科技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有研究显示[3],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总数不断增加,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势必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和家长的任务。

人的视觉系统中形觉属于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在基本功能中要求不但要看到物体的存在,还要看清楚,即分辨出物体的形态。对青少年的视力检测和评价目前以标准视力表为主,其可反映青少年的视力情况和近视的严重程度,还能反映出黄斑中心凹视敏感度,也就是在黑白对比的情况下获取的检查信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基本是一些中间灰度低对比的事物,所以人们常常使用对比敏感度函数定量视觉质量评估技术,为青少年检测在不同空间下存在的频率图形(通过眼睛可对比分辨出来的结果),从而准确衡量青少年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下事物表面最低黑白在反差情况下对应的物理量[4]。比如,横轴代表空间的频率,纵轴代表对比敏感度函数,就可以获取到具体的对比敏感度函数图,在图中如果发现曲线呈山状,也就是有中频高,高频与低频低的现象。其中低频对应的是视觉对比度的反映情况,高频对应的是视力敏感度的情况,中频对应的是视觉对比度与中心视力综合性的结果。由此可见,对比敏感度函数可对对比度、空间频率的不同参数有改变的功能,用以对人体视功能进行评价,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用来评估复杂情况下人对环境的应对能力,也符合正常情况下人视觉所处和辨析的情境。多年的应用实践证实,对比敏感度函数比人们常用的视力表更能真实反映其对应的视觉功能,甚至精准评估视觉质量,因此有更高的价值[5]。

本研究中主要对16例低中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前后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展开评估,患者所采用的是角膜塑形镜,这是一种和机体角膜表面几何形态成逆反状态的接触镜,在降低角膜屈光力和改变视网膜离焦状态的情况下,帮助近视患者提高视力,也就是(同时)改变了对比敏感度。结合研究结果可知[6],近视引发的机制遵照“离焦学说”的原理,在近视状态下,患者看近视网膜中央区会有前离焦的状态,周边则为后离焦状态,这也使其眼轴延长,近视的程度逐渐加深。有学者[7]提出,人体脉络膜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组织,会为外层视网膜提供营养及氧气,同时也和近视的出现及后续发展有密切联系,在人的近视眼眼轴逐渐延长、屈光度逐渐增加、脉络膜逐渐变薄的趋势下需要及时加以干预和调节。使用角膜塑形镜,特别是在长期佩戴的情况下可帮助患者重新分配角膜上皮,使得角膜的中央部位变平坦和中央角膜变薄,周边的视网膜改变,减少远视性的离焦状态,达到抑制患者眼轴增长的效果。而角膜改变的方式是会对对比敏感度产生一定影响的,在本文中,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不同时段下,暗环境有眩光与无眩光下全频对比敏感度值明显低于佩戴前,且从佩戴的第1个月到6个月的时段中逐渐趋向稳定,组间值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有学者[8]在研究中发现,使用角膜塑形镜可大幅度增加患者角膜非对称及高阶不规则的成分,此外还包括三、四阶像差,而佩戴角膜塑形镜高阶像差增加也有可能是使得对比敏感度降低的因素,这与本研究获取的结果相似。此外,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周的情况下,暗环境全频对比敏感度达到最低值,此时和佩戴后的第1个月至第6个月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和佩戴角膜塑形镜1周时患者角膜形态正在逐渐改变的原因相关,缺乏稳定的重塑性,而在佩戴1个月后,患者的后角膜就能逐渐适应角膜塑形镜过程暂时性结构调整不稳定的情况。有学者[9]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时,对应的角膜形态,包括中央角膜厚度发生改变的程度最显著,在第3个月时角膜形态及角膜中央厚度则没有较大变化,其研究结果也与本文结果相似,由此可知角膜塑形镜会使得患者在暗环境下全频对比敏感度值降低,且对比患者佩戴以前在矫正视力和视觉质量上也将降低,这实际上是对角膜塑形镜的一种全新认知[10]。但本研究只有纳入病例进行持续半年的对比敏感度观察,还需要在持续观察中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尽管会降低视觉质量,但停戴1周(月)后的屈光度、非对称性、裸眼视力等将回到基线,角膜塑形镜可改变角膜可逆性,对患者近视的增长有控制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塑形敏感度中度
小米手表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