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加间苯三酚对足月分娩产妇产程与NRS评分的影响

2024-03-30 08:26逯翠琴李艳红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457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6期
关键词:苯三酚宫素产科

逯翠琴 李艳红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457000

缩宫素是产科的常用药物,可通过促进宫缩,加速产程进展。临床实践指出,缩宫素在足月产妇分娩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2]。值得注意的是,缩宫素易导致宫颈水肿,增加难产风险,延长产程时间,造成不良母婴结局。因此,联合用药方案成为产科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必然发展趋势。间苯三酚作为解痉类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生殖道的平滑肌,产生较理想的解痉作用。与其他解痉类药物比较,间苯三酚无抗胆碱作用,所以相关不良反应风险更低,保障患者临床安全。本研究选择我院产科接诊的120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探究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的作用价值,对其产程时间、不良母婴结局,以及不同时间点疼痛症状、用药安全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产科接诊的足月分娩产妇共12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4.41±4.3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47±1.21)岁。观察组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4.11±5.03)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11±1.31)周。两组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研究。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足月;(2)单胎;(3)经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4)入组对象知晓研究的目的,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心理疾患;(2)妊娠期合并症、生殖道感染、头盆不称胎盘前置/早剥、巨大儿、重度子痫前期等;(3)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4)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

1.3 方法 入院后,对产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监护、胎心监护、血尿常规检查、生化检验、凝血四项等,结合检查结果,确定产妇的基本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生产厂家:上市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50,规格:10U/支)治疗,即2.5U缩宫素+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速,以8滴/min为宜,视情况调整滴速,每15min调整一次至产妇10min以内出现规律宫缩3次,伴宫口扩张时调滴速,最大不宜≥4滴/min。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缩宫素、间苯三酚(生产厂家: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385,规格:40mg/支),其中缩宫素的使用剂量、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而间苯三酚用法为静脉注射,10mL灭菌注射用水+80mg注射用间苯三酚,用后观察产程情况。在两组整个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宫缩、产程、胎心及胎动等情况,必要情况下终止妊娠。

1.4 观察指标 (1)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2)不良母婴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宫颈撕裂、宫颈水肿、宫内窘迫等。(3)不同时间点疼痛症状: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RS)[3]为工具,评价产妇不同时间点(宫口扩张3cm时、宫口扩张6cm时、宫口全开时)疼痛症状,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4)用药安全性:以头晕、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情况评估患者用药安全性。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的所用时间较对照组减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2.2 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5.00%)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7<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症状对比 用药后,观察组宫口扩张3cm时、宫口扩张6cm时、宫口全开时NR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NRS评分对比

2.4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1,P=0.224>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自然分娩作为分娩方式的一种,具有多种优势,受到医学专家的倡导[4-5]。自然分娩需经历三个产程,第一产程(规律宫缩发生后到宫口全开)、第二产程(宫口全开后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其中第一产程可依据宫口扩张速度分为两个阶段,即潜伏期(自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活跃期起点4~6cm)、活跃期(从活跃期起点4~6cm至宫颈口开全)[6]。就初产妇而言,潜伏期>20h,说明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0.5cm/h,表示活跃期延长,易造成产程延长,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大,引起宫缩乏力,甚至疼痛加剧,产生严重负面情绪,使难产机会增加,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给母婴健康带来一定危害[7]。就足月分娩产妇而言,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易出现产程停滞问题,与以下多方面因素存在联系:(1)产力,通常指使患者胎儿娩出的动力,包括宫缩、腹压,宫缩乏力是造成产程延长的重要原因;(2)产道是指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软产道,前者受到产妇体位影响,后者由软组织构成,一旦软产道中的任一结构发生改变,将会造成难产;(3)产妇精神因素,部分产妇如若处于过于紧张状态,将会引起宫缩改变,进而延长产程;(4)胎儿因素,包括胎儿过大、胎儿异常等,也是造成产程延长的重要原因[8-9]。所以,加强重视足月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产程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加速产程进展,优化母婴结局,提升分娩质量水平。

缩宫素是产科的常用药物之一,属于一种生理性调节剂,可加速宫缩,使之呈规律性变化。静脉滴注是产科使用缩宫素的常用途径,安全性较高,满足宫缩乏力、过期妊娠等原因所致引产需求,一方面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另一方面减少产后24h出血量,促进产妇机体恢复。值得注意的是,缩宫素用量过大易引起强烈宫缩,造成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严重不良后果。此外,不同个体产妇对缩宫素的清除效率、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无法准确掌控缩宫素用量,建议在实践工作中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出现意外事件。

间苯三酚作为一种平滑肌解痉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作用于胃肠道、生殖道、泌尿生殖系统的平滑肌,发挥较理想的药理效果[10]。部分研究指出,间苯三酚在产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促进宫颈成熟,解除宫颈痉挛状态,还可增强宫缩,避免产程停滞,以及进一步调节胎盘血液循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避免宫内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宫颈水肿的发生与产力、宫颈条件存在联系。间苯三酚的使用可促进宫颈成熟,减轻平滑肌痉挛状态,促进宫口扩张。所以,认为缩宫素、间苯三酚的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利于优化母婴结局。

本次针对足月分娩产妇的产程、不同时间疼痛症状、用药安全性、不良母婴结局等情况展开探究,结果发现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的整体效果更理想,可有效保障母婴结局及产妇用药安全性。通过观察产妇产程情况,发现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减短(P<0.05),说明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可加速产程,进一步缩短产程时间。原因如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宫缩所致疼痛与肌肉过度收缩/较强收缩有关,易损害产妇身心健康,使之产生恐惧情绪,并抑制宫缩,导致宫缩乏力,造成产程延长,增加剖宫率。所以,如何预防产程延长成为提高足月分娩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关键。间苯三酚作为是一种具有亲肌力特点,且不属于阿托类型的滑肌解痉药物,以往用于治疗胆道疾病、泌尿疾病、消化疾病等疾病,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无抗胆碱副作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影响。近些年,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药理实验的不断增多,间苯三酚在产科中体现出独特优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示缩宫素、间苯三酚的联合使用可加速宫口扩张,且对母婴健康无影响,降低剖宫产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针对产妇不同时间段疼痛症状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表示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方案对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原因为缩宫素、间苯三酚的联合作用效果更明显,通过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宫颈生理弹度等一系列作用,减轻疼痛。另外,两组产妇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方案的安全性更高,可为产妇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在产科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的作用效果较明显,可减短足月分娩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减轻疼痛症状,以及保证产妇用药安全性,值得进行大力宣传、推广。介于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指标不全面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建议今后继续开展相关研究报道,深入分析缩宫素联合间苯三酚的联合作用效果,以期丰富研究成果,为后续报道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以及为产科后续用药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苯三酚宫素产科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