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4-03-30 08:26高延可李美玲蒋国梅纪荣祖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810005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6期
关键词:克雷伯革兰球菌

高延可 常 璠 李美玲 蒋国梅 纪荣祖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810005

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IAI)是由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腔或腹腔脏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相关文献报道[1-2],腹腔感染发生率4.29%~12.30%,其死亡率10.50%,腹腔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由于肠道菌群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也导致腹腔感染的复杂性[3],也有相关研究报道消化道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不同[4],如果不及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都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5],因此,根据本地区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及时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腹腔感染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标本中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与方法 来自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的腹腔感染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970株,对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与整理(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

1.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要求接种标本和分离菌株,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美华医疗MA12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自动仪器法折点不覆盖的抗菌药物采用英国Oxoid公司药敏纸片做补充药敏试验,参照美国和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单一细菌感染与混合细菌感染的分布情况 腹腔感染患者送检的804份腹腔感染标本中,单一细菌感染638份,占79.35%,混合感染166份,占20.65%,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胆道感染单一细菌感染率为67.61%,混合细菌感染率为32.39%,阑尾感染、胰腺感染、其他腹腔感染单一细菌感染率约为90.00%,混合细菌感染率约为10.00%,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感染部位单一细菌感染与混合细菌感染的分布及构成比 [n(%)]

2.2 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株的分布 从腹腔感染标本中共分离细菌97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31株,占75.36%,革兰阳性球菌239株,占24.64%。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果见表2~3。

表2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构成比[株(%)]

表3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革兰阳性球菌分布及构成比[株(%)]

2.3 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主要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2.3.1 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20.0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40.00%,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菌株,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株(%)]

2.3.2 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2017—2021年腹腔感染不同感染部位感染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3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4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耐药菌株,结果见表5~6。

表5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株(%)]

表6 不同感染部位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株(%)]

3 讨论

目前,革兰阴性杆菌仍是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主要包括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研究数据显示[6],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中,耐药形势较为严重,给临床医师选择抗生素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本文结果显示,腹腔感染患者中,胆道感染单一细菌感染率为67.61%,混合细菌感染率为32.39%,阑尾感染、胰腺感染、其他腹腔感染单一细菌感染率约为90.00%,混合细菌感染率约为10.00%,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腹腔不同部位的感染,混合型感染比例较高,同时也应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在临床治疗上应考虑广谱抗生素或联合应用可以覆盖厌氧菌的抗菌药物治疗[7]。

腹腔感染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所有菌株的53.92%(523/970),这与以往研究报道一致[4,8-9],提示在经验性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在腹腔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检出率较高,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占据第二位,占所有菌株的10.72%(104/970),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应辨别其是否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同时需要结合细菌报告单上有无备注高黏性菌落来辨别确定[10],近年来,不断检出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11],对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联合用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20.00%,临床上可将此类药物作为治疗腹腔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常规用药,本研究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然而,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RE)主要由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引起[13], CHINET调查研究显示[14],目前国内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17.00%,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90.00%[15],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腹腔感染分离菌株的监测,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降低细菌的耐药率。腹腔感染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包括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与其他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6],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仍然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外毒素,容易引起全身性感染[6],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本地区腹腔感染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感染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细菌的耐药率,同时应加强本地区及医院腹腔感染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及时调整经验性用药方案。

猜你喜欢
克雷伯革兰球菌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粘附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