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对骨软组织肿瘤术后生命意义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影响

2024-03-30 08:26张凤霞蔡晓娟韩莎莎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外五科455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6期
关键词:性心理量表生命

张凤霞 蔡晓娟 韩莎莎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外五科 455000

骨软组织肿瘤恶性肿瘤病情进展急促,难以完全治愈,完全清除面积过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不完全清除可遗留部分肿瘤细胞引起复发,后续需配合化疗持续治疗[1],两种情况均可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严重者可产生自暴自弃等负面想法,治疗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如何减轻恶性骨软组织肿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积极性及依从性始终是癌症治疗难题,目前尚无药物可直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故临床常采用心理护理以提升患者求生意志及自我情绪调节能力。针对恶性骨软组织肿瘤术后患者巨大压力,可采用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压力应对理论为分析患者目前承受压力来源及其可控性,根据患者自身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目标,通过自身努力循序渐进提高生活质量以瓦解压力,增强自信及求生意志。目前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多用于化疗患者,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引起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效果确切[2],但应用于骨软组织肿瘤术后患者较少。本文对骨软组织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旨在改善患者悲观心态及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行骨软组织肿瘤手术患者206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恶性骨软组织肿瘤[3];(2)符合恶性骨软组织肿瘤边缘切除术或广泛切除手术指征[4];(3)年龄20~60岁。排除标准:(1)发生其他部位转移;(2)伴其他部位原发性恶性肿瘤;(3)预计生存期≤1年;(4)妊娠妇女;(5)伴严重精神疾病。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103例。其中,心理护理组男53例,女50例;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6.24±3.62)岁;手术类型:边缘性切除32例,广泛性切除71例。常规护理组男55例,女48例;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5.67±2.86)岁;手术类型:边缘性切除30例,广泛性切除7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相关知识科普,对边缘性切除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并遵医嘱引导完成化疗,保证高营养饮食及基础护理,避免压疮等发生;对广泛性切除患者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d给予肌力恢复训练及肢体活动练习。护理过程中保证病房适宜温湿度、空气流通,减少家属探视,对产生明显焦虑、恐慌患者可适当给予心理疏导。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对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具体为:(1)成立压力应对理论研究小组,选取主管医师1名作为组长,护理人员5名作为组员,护士长1名协助护理,心理医师1名协助解决护理过程中相关问题。由组长、护士长、心理医师联合制定正性心理护理计划后,由护士长对组员进行计划讲解及培训,最终由组员实施并反馈护理结果。(2)制定正性心理护理计划:由组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手术及非手术压力来源,并依次进行分级记录,将术后疼痛、少量贷款(1万元以下)、工作变动、与同事相处不融洽等自身一定程度努力短时间即可克服分为1级压力,将生活习惯改变、生活质量降低、离异等需他人调解克服分为2级压力,将预计生存期较短、截肢引起生活习惯巨大改变等目前难以克服的压力分为3级压力。沟通过程中尽量取得患者信任,了解并记录患者近期积极事件,如结婚、家庭成员增加、重大节日等。组长及心理医师根据患者压力来源依照压力等级及患者能力制定个体化应对方式,按预估解决压力时间进行阶梯式计划制定,即优先完成短期内可达成目标,逐渐提升患者自我调节能力至可应对3级压力。(3)组员采用PPT或视频方式对患者进行生命意义认知科普,明确手术治疗必要性、术后化疗或截肢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并说明正确应对压力方法,内容应包含其他术后积极接受治疗患者及康复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实例。1h/次,1次/周。(4)组员根据制定计划为患者建立短期可达成目标,如独立进食、完成长篇阅读等,对于心态消极、逃避态度患者尝试通过肯定其能力、展望完成目标后对其生活质量提升及回顾近期积极事件调动其积极性务必完成当前目标,完成目标后对患者自身能力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与称赞,并分析克服困难后对生活水平带来的确切提升,调动患者积极性后依照计划尝试完成下一目标。(5)术后切口部分愈合后,对完成化疗及康复训练患者给予肯定,并告知其取得的治疗效果,增强自信心,对于未完成康复训练患者应给予鼓励,分析未完成训练原因,协助患者完成第2天康复训练内容。(6)干预过程中根据患者目标完成进度及生理、心理恢复情况可适当加快计划完成速率以维持患者高积极性,对于突发新压力来源如亲友去世、家庭成员突发疾病等应及时上报组长或心理医师,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并适当降低计划完成速率为患者提供情绪缓冲时间。(7)护理过程中应持续观察患者情绪状态,当出现突发性情绪消极时应及时、主动进行询问,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如仍难以调动患者积极性可通过改变患者饮食及通知家属探望转移注意力。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护理前及护理7d后,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进行评估[5],NRS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难以耐受剧烈疼痛,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2)生命意义认知:护理前及护理14d后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评估患者生命意义认知情况[6],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由生命目的、生命控制、求生意志、存在盈实、苦难接纳、死亡接纳6个方面39个条目组成,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生命态度越积极。(3)不良情绪:护理前及护理14d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情况[7],HAMA由失眠症状、记忆力障碍、肌肉系统症状等14个条目组成,共计56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抑郁情况,HAMD由抑郁情绪、负罪感、工作兴趣等24个条目组成,共计64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4)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RESE)评估两组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8],SRESE量表由快乐、悲伤、愤怒等5个方面,16条目组成,共计8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越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d后,两组患者NR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生命意义认知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生命目的、生命控制、求生意志、存在盈实、苦难接纳、死亡接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d后,两组患者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各项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升,且心理护理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d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RE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RESE评分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RESE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原发性恶性骨软组织肿瘤多发于青年、中年群体[9],及时进行截肢或关节置换手术可阻止肿瘤细胞转移,挽救患者生命。但多数患者难以承受治疗后果,产生消极心态,故围术期间端正患者术后心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以面对压力为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恶性骨软组织肿瘤边缘性切除术及广泛性切除术切除范围较广,手术切口较大,术后可引起患者疼痛,患者因术前焦虑、紧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可增加疼痛敏感性,影响术后恢复。本文结果显示,护理7d后心理护理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术后疼痛属于1级压力,护理人员与患者分析压力来源过程中明确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建设心理防线,提高患者疼痛耐受性,并通过展望未来及讨论积极事件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过度专注增加疼痛敏感性,同时护理人员通过鼓励及肯定患者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增加营养饮食摄入,加快切口愈合减轻疼痛。

广泛性切除手术可显著改变患者生活习惯,而边缘性切除手术仅可控制症状并非根除,部分缺少家属支持患者可能因生活质量下降或治疗费用昂贵丧失求生意志,降低治疗积极性。本文中,护理14d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生命意义认知。分析原因,正性心理护理向患者展示康复患者生活状态,让患者认识到术后生活习惯变化并非无法接受,仍可通过自身努力提升至病前水平,提升患者求生意志,且护理人员鼓励行为可对缺失家属关怀患者提供心理慰藉,减轻其孤独感,避免患者自暴自弃。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完成目标进行肯定与鼓励,可使患者相信自身能力足以克服困难进行正常生活,同时逐步克服困难过程可充实患者生活,赋予患者对抗病情生命意义,减轻其对苦难及死亡焦虑,多方面共同作用改善患者生命意义认知。

患者可能因术后疼痛、化疗严重不良反应、难以适应广泛性切除术后生活改变产生焦虑、抑郁心理,长期受负面情绪影响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文结果显示,护理14d后,心理护理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常规护理组患者面对术后巨大压力感到无从下手,随时间推移压力不减反增,可加重患者不良情绪。而心理护理对患者所有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引导患者循序渐进克服困难,患者在完成目标时可获得成就感,减轻最初面对多种压力时感到无能为力的焦虑感与抑郁感[10]。同时心理护理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持续观察,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对患者情绪影响,并适当放缓计划推进速度,避免造成过度压力引发焦虑情绪。从情绪调控方面来看,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SRESE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更高,提示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分析原因,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当前压力进行分析以寻找可行解决方案瓦解困难,当患者因难以承受压力推迟目标完成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讨论积极事件及未来展望提升患者积极性,长此以往患者在遇到困难时可采用相同方法暂时跳出困难对当前生活产生的影响,着眼于寻找解决困难的切实方法,实现自我情绪调节。

综上所述,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应用于骨软组织肿瘤术后患者可引导其分析并解决压力,促进患者恢复,完善生命意义认知,减轻术后不良情绪,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对于患者出院后恢复正常生活具有显著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性心理量表生命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