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2024-04-02 15:19张鹏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课堂教学

张鹏

音乐教学在最初的教学整体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近年来,随着教育的转型,音乐教学得到了重视。然而,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熏陶,聆听的音乐大多是一些网络流行歌曲,对课本中的音乐歌曲没有兴趣。教师按照教材进行音乐教学时,学生不仅不配合教学,甚至还会对音乐课程产生抗拒。因此,教师必须要思考将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课程相结合的方法。

一、将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首先,教师使用流行音乐进行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当今的社会文化氛围偏向于包容开放,加之我国的教学理念也在朝着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发展,因而当前的学生普遍个性鲜明。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如果教师仍然照本宣科地讲解陈旧的音乐理论,使用教条的方法教授学生音乐知识,那么,学生必然无法形成对音乐了解与探索的兴趣,甚至还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注意转换自身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兴趣与传统教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以兴趣作为学习动力,使其能够更加主动、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偏爱流行音乐,教师也不应当对流行音乐抱有偏见,要以包容的眼光,挖掘流行音乐的深层价值,寻找其与传统音乐课堂之间的联结点,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流行音乐可以进一步扩宽教师的教学范围,使音乐教学与时代接轨。我们都知道,教材的编订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如今却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教材在进行音乐选择时力图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并不一定全部适合于当下。如果教师依然将教材作为唯一标准而忽视时代的真实需求,那么,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接受到的精神熏陶就会含有谬误的部分,最终妨碍学生的自我发展。音乐教材中的曲目数量是有限的,凭借这些曲目教学,教师难以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看到流行音乐的潜力,并在设计课程时,积极将流行音乐纳入教学内容当中,做到与时俱进,选取一些符合当代价值观念的正能量歌曲,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精神内涵,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扩宽教学内容,将流行音乐真正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带领学生对其进行鉴赏,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与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将流行音乐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

(一)对流行音乐进行正确选择

在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对音乐有所选取,从外部的节拍旋律与内部的思想情感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流行音乐做出全面的考量。而要求教师筛选流行音乐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虽然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但与此同时,更多负面的内容也充斥在我们周遭,而音乐面临的境况也是相似的。当代的流行音乐中有很多昂扬向上、感动人心的优秀乐曲,但也有很多毫无意义,甚至根本不成曲调的内容。教师在运用流行音乐丰富课堂时,就必须要对这些良莠不齐的音乐加以甄别,剔除那些缺乏意义的内容,选择一些有深度、歌词优美、旋律动人的音乐作为教学曲目。

首先,在对音乐的节拍旋律进行选取时,教师要选择整体听起来比较轻松愉快的歌曲,对于那些音调起伏较大或者节奏较为激烈的音乐则要慎重。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通常难以支撑其感受此类音乐中所迸发出来的思想。在聆听此类乐曲时,学生只会觉得音乐的声音很大,歌手在唱歌时情感非常饱满,而这显然不符合音乐教学的整体目标。所以,教师在对流行音乐的旋律进行筛选时,要注意选择一些舒缓或者活泼欢快的曲调,以便使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对音乐的鉴赏。其次,在初中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助音乐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审美水平与精神素养的熏陶。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选择充满正能量的歌曲。由此可見,教师必须要确保所选择的流行音乐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能够在学生聆听时启发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立足于这两点,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歌曲入手,譬如动漫的插曲、电视剧的片头片尾曲以及短视频中的背景音乐等,从中选择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所表达的核心主题抽离出来进行分析整合。在讲述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音乐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流行音乐插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二)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价值鉴赏

没有学生天生就能对音乐形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实际上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生活经历对音乐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同时,还需要将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理论,对流行音乐进行更为专业的鉴赏。而在以往的音乐课程中,在授课时,教师通常不会将学生的想法与感受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进行音乐理论教学时,有些教师只会将教材中枯燥的乐理内容为学生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勾画出书中的重点内容,最后,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背诵下来。而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教学时,有些教师也只会将乐曲为学生播放几遍,并让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套路完成赏析。显然,这种死板的音乐教学模式很难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而想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感受能力,教师就必须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并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入手,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探索音乐的热情。例如:班级中的学生都很喜欢陈奕迅,那么,教师就可以专门开设一堂关于陈奕迅的音乐鉴赏课,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的热情。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不必直接将所要鉴赏的歌曲放给学生们听,而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陈奕迅,对他的音乐有哪些理解。有的学生说因为他的歌词浅显易懂,不但很好理解,而且还能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的学生喜欢他歌曲的旋律,认为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还有的学生认为他的音色比较特别,在唱歌时感情特别饱满。在这近似于聊天的课堂环节中,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完成了对音乐的初步鉴赏,但这些想法因为没有理论支撑,显得比较散乱。那么,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陈奕迅歌曲中的一些经典曲目播放给学生听,并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能够进行深度鉴赏的着眼点。有些教师认为,音乐鉴赏必须依靠艰深晦涩的理论,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来,这些理论比较枯燥,学生听不进去;二来,以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他们即使记住了理论也做不到有效应用。因此,在带领学生通过鉴赏流行音乐提升个人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直接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从而形成对乐曲的审美。

(三)利用音乐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通过音乐的选择与审美的引导使学生初步具备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之后,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组织音乐活动,转变学生的身份,使学生从音乐的聆听者变成音乐的创造者,让学生从创造的角度出发,形成对于音乐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举办一个歌唱比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并在课下自主练习。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音乐能力,对歌曲进行相应地改动,使其更加符合个人的审美。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活动的开展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使学生受到优质音乐的熏陶。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时,应当积极主动地将流行音乐纳入教学体系中,以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最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提升。

(吴  莹)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音乐课堂教学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音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音乐